简析电影《红色小提琴》蕴含的文化美学

2017-04-12 10:39邓文
视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波普小提琴红色

□邓文

简析电影《红色小提琴》蕴含的文化美学

□邓文

影片《红色小提琴》以红色小提琴为叙事核心,讲述红色小提琴跨越四个世纪,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参与不同人生际遇的传奇故事。导演将红色小提琴视为不同艺术与文化之间对话交流的媒介,展现了人与艺术、艺术与文化、文化与社会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红色小提琴》;文化苦旅;死亡与新生;传承

《红色小提琴》是加拿大导演佛朗索瓦·吉拉德在1998年执导的电影作品,本片荣获了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和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艺术贡献奖以及最佳影片提名。

一、命运与群像:红色小提琴传奇的影片缘起

故事缘起于17世纪的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制作大师毕尼高的妻子安娜有孕在身,毕尼高倾注心血制作了一把专属于“音乐家”的小提琴,作为未出世儿子的礼物。不幸的是,安娜母子死于难产。毕尼高在悲痛中用妻儿的鲜血将小提琴染成红色,从此红色小提琴踏上了命运多舛的旅程。它与音乐神童卡斯帕缔结了生命的纽带,但卡斯帕对其超常的痴迷使红色小提琴成为他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最终将它带进了坟墓。盗墓贼让小提琴重见天日,它从云游的吉普赛人手中辗转到艺术家波普的心中,波普对小提琴的热爱导致他背叛了爱人,灵魂空洞的他选择死亡。波普的仆人把小提琴卖到了上海当铺,项萍的母亲为幼小的她买下小提琴,十几年后“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了华夏,项萍纵使眷恋小提琴但为了保护它忍痛割爱把它托付给别人。改革开放后,小提琴被送到蒙特利尔的拍卖会上,在鉴定师莫里斯的鉴定下确定了它是大师毕尼高的佳作,使它身价倍增得到了世人的追捧,慕名而来的竞拍者中有奥地利修道院的代表、波普家族的后人、上海当铺商人的后代,奇迹般地聚集在一起似乎印证着轮回,但他们都不知道红色小提琴真正的内涵与价值,用毕尼高妻儿鲜血染色的琴身寄托了毕尼高无尽的爱与眷恋。只有鉴赏家莫里斯发现了它的秘密,用赝品替换了真品把真品传给自己的孩子,一如毕尼高制作红色小提琴的初衷:是一位父亲情感的延续、技艺的传承,更是艺术与生命的纽带。

影片的主题镶嵌在人与琴密不可分的关联中,红色小提琴饱经死亡与新生、亲情与爱情、传承与发展,承载着拥有者思想与精神、人性与灵魂、情感与欲望。导演借由红色小提琴从诞生到最终归宿中重要的生命时刻表达出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美学的探寻,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哲学气息。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包裹着悲剧的形态、人文的内核,展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国家命运和个体命运的交织,描绘了不同意识形态、社会文化间交流和碰撞的过程,红色小提琴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二、对话与传承:红色小提琴历经的文化苦旅

意大利造琴师毕尼高、奥地利孤儿卡斯帕、英国的贵族波普、中国的项萍和美国的鉴赏师莫里斯就像红色小提琴上的琴弦,代表着不同的文化音域,正如巴拉兹·贝拉所言:“文化正在从抽象的精神走进可见的人体。”①这些人代表了不同的民族精神符号和集体情感意识,不同民族、集体间的交汇形成融合与对立两种局势。

文化交流与艺术传承的过程离不开碰撞、对立、融合。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社会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会孕育出不同的国家机器、时代症候、意识形态和民族心理。红色小提琴历经五个不同的时代与国家,历经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更替,激发了多种阶级文化的对话与传承。红色小提琴诞生首先引发情感与信仰的碰撞,毕尼高用鲜血为小提琴染色,这和当时社会人伦道德是相驳的。然后是西方文化精神、阶级分层内部间的对话,即18世纪维也纳的贵族阶级到19世纪的英国的资产阶级(以吉普赛人为过渡)。维也纳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的摇篮,贵族阶层的音乐生活颇为丰富,此时音乐属于主流文化,蕴藉着政治意义。到19世纪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取代贵族势力,社会思潮变得主观,追求个性与激情,是浪漫主义文化的繁荣时期,这时音乐也从宫廷与贵族为代表的主流文化走向了资产阶级代表的精英文化,精英文化则面对大众、公共,音乐欣赏也从自下而上转化为自上而下,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这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传承的历程。如影片中维也纳的卡斯帕为了走向宫廷成为贵族王子的陪奏而苦练,英国波普的音乐演奏则被公众所观赏。吉普赛人的过渡他们代表着:流浪与融合、激情与张扬。从个体看,红提琴内残存的吉普赛人文化基因影响到了波普。整体来看,资本主义的扩张使世界各国音乐开始受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红色小提琴作为载体引发了中西方文化精神、阶级的对话。文以载道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艺术风向话语权长期被主流文化所主导。西方则倡导艺术的无功利性、无目的性、艺术更多地被精英文化所影响。红卫兵项萍处在资产阶级代表的外来文化和无产阶级认可的传统、本土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中,外来文化的小提琴是不被主流文化接受的。对向萍而言小提琴不仅是艺术,更是一份爱的传承与托付。她用生命守护了人类共同追求的真善美,凸显了艺术与文化的力量,这亦象征着中华文化博大胸怀与海纳百川的精神。下一次对话是中西方文化美美与共后产生的大众文化,是消费和市场的狂欢。各个阶层的人在拍卖会上汇集,倾倒在红色小提琴的故事意义或资本价值下,进行着“竞拍狂欢”,这种狂欢带有商业性、通俗性、娱乐性。在这种消费文化盛行的市场环境下,懂得小提琴的莫里斯深知小提琴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世俗的耳朵难以领悟真正的音乐,便产生了以假换真,这也暗示着精心传承在资本市场下的不易。

红色小提琴游走在不同的社会历史与文明维度中,凝聚着人类的共同价值和文明基础,成为人类情感的共同纽带。即使被不同的种族、人群所拥有过,每段文化交流与碰撞、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也都是不易的,但也正因为历经磨难与坎坷的文化苦旅,作为公众符号的红色小提琴所代表的文化才深入人心,沉淀成为人类共同的永恒追求。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强调:“文化并不是禁锢在人们头脑中的东西,而是体现在公众符号之中,社会成员通过这些符号交流思想、维系世代”。②

三、生命与死亡:红色小提琴蕴含的二元对立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到哪里去?是生而为人时刻要面对的问题。影片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交织的蒙太奇展现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将生命与死亡两大母题做了有秩序的缝合与拼贴,通过红色小提琴的“灵魂之旅”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红色小提琴中蕴含着同时链接起人类学、结构学的二元对立命题。列维—斯特劳斯说过:“在世间万物各种对立现象中最根本的对立即是自然与文化的对立。”③自然与文化的对立即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对立,当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产生严重的不平衡时,会指向生命与死亡的二元对立。死亡/生命又是寓于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抵触中,每个人都要面临自身、他人与环境的相互对立。如爱琴如命的卡斯帕将琴凌驾于他的生命安全上,当受到强权抢走琴的威胁时,失去了生存的意义而走向死亡;小提琴赋予波普新生的艺术生命,以波普对恋人的欲望和爱恋为养料,失去爱人意味着波普创作热情、生命激情、艺术信仰被吞噬;诚如雅思贝尔斯所言:“悲剧可以说是发生在意识超出能力的虚空地带,在那里,人们可以体验到自己毫无能力的行动和取得成功,并经受着由此而来的痛苦——变成破坏性力量,并最终毁灭他自己。”④项萍处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对立中,攸关生死。她认为应该研究西方音乐,进行跨越意识形态的艺术交流与互通,民族音乐才能更好地进步与发展。她具备民族发展的长足眼光,坚守精神阵地,升华了生命的意义;身为人父的小提琴鉴赏家莫里斯用天生的父性和敏锐的直觉解开了红色小提琴的秘密:造琴师尼古拉为了表达对逝去妻儿的不舍与纪念之情,以亡妻的血液为红提琴上色。红色是生命与自由、爱与热情的颜色,母亲安娜的血液为红色小提琴注入了灵魂,红色小提琴就像个孩子一般,红色小提琴身上不仅倾注了父亲的希望与寄托、信仰与传承,更是一位母亲血脉的绵延与升华。红色小提琴是父爱和母爱的物质依托,这种爱的精神是不带任何欲望与杂念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只有成为父亲的莫里斯才可以体会得到。他问人亦是自问“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怎么办?你有儿女吗?”足以见得这把小提琴是莫里斯个人最想得到的东西,但当他得到自己最珍视的小提琴后当作爱的礼物送给女儿,平衡了自己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让女儿演奏出世人共享美好的音符,这种音符不仅是视听觉的享受,更是不同文化与艺术思维的传递与交流,让人得到灵魂的净化与洗礼。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说过:“我们必须记住艺术效果的双重源泉,其一仅以形式为基础,其二是以与形式有关联的思维为基础。”⑤艺术传达出的这种思维也正是全人类得以繁衍生息、多元发展的一部分因素,是全人类共有的,这种精神超越了生命和死亡。至此红色小提琴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也得以体现,获得了灵魂的安息与归宿,这是建立在死亡之上的涅槃重生。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要到哪里去?这部影片给出了他的答案:我们从无私和纯净的孕育中来,用真善美的精神去发现自己、用爱去挖掘自己,再用爱的奉献和传承把最宝贵的生命精神和人生体验在子女的生命中延续下去,到安宁的归处去。

红色小提琴这部影片映射着东西方不同的生命和死亡观念,小提琴的五段旅程体现了东方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继续的“轮回”意识。小提琴被赋予生命和死亡意义体现了西方人追求灵魂不朽,个体生命会以灵魂的形式延续。纵使小提琴被不同人赋予了不同的欲望和感情,红色小提琴的赤心与灵魂也从未改变。死亡抹杀不了小提琴为艺术而生灵魂,新生改变不了小提琴爱与希望的血液。小提琴承载着造琴师对孩子无私的亲情、对妻子真挚的爱情,使艺术精神超越生命与死亡的界限,化解了生命与死亡的二元对立,得到了灵魂的不朽,回到了家庭的温馨港湾,一如造琴师对妻儿所言的那样“我知道你会回到我身边的”。

四、结语

影片用混叙、套层结构叙述了红色小提琴文化苦旅的意义,用五段具体的叙事段落描绘了生命/死亡二元对立的内涵。深化了红色小提琴蕴含的人文精神主题,引发观众对个体与国家的文化特性与共性的凝视,对民族情结和全人类共同情感的思索。影片的音乐在激发情感共鸣、营造艺术氛围的同时将多元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意蕴糅合在一起,形成不同时空、国度、文明、人种的精神交流和文化互通从而进一步诠释了主题。揭示艺术品的价值意义,传承着人类生活中美好的情感、坚定的信念、善良的人性,承载着人类生命与灵魂的意义。

注释:

①[匈牙利]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 电影精神[M].安利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16.

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③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07.

④[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悲剧的超越[M].亦春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15.

⑤[美]佛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M].金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4.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波普小提琴红色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红色是什么
Hey Diddle, Diddle
红色在哪里?
《波普系列之红》
追忆红色浪漫
波普之上
Pear Concert
波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