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追梦在路上》的纪实性表达

2017-04-12 11:00郑耀豪
视听 2017年8期
关键词:故事片纪实性摄像师

□ 郑耀豪

浅论《追梦在路上》的纪实性表达

□ 郑耀豪

真实是电影的基因,在电影诞生的122年后的今天,这种基因依然存在,不管是虚拟类的故事片,还是非虚拟类的纪录片,真实才能让观众可感可信。真实,更是纪录片的生命,是纪录片的美学特征。而纪实性,是体现真实的一种创造理念、创造手法,是纪录片的本质特征。

纪实性;真实;纪录片故事化;《追梦在路上》;长镜头

《追梦在路上》是广东卫视重点打造的一档原创大型人物励志类系列纪录片,启播于2013年9月9日。截至2016年12月,《追梦在路上》播出了8个系列共62期节目,获得了国内外54项大奖。《追梦在路上》以鲜明的时代主题、饱满的人物塑造、细腻的记录语言、新颖的叙事技法、创新的节目形态打造精品纪录片系列,励志故事个性鲜明但又极具典型性,实现了个人叙事和国家叙事的高度统一,被观众盛赞为“中国梦”标杆式的选题。笔者作为《追梦在路上》的主创编导,尝试谈谈《追梦在路上》的纪实性理念,以及在实战中如何做到纪实性。

一、纪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

(一)伴随电影的诞生而产生的纪实性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这一天,被定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最早的电影就是以纪录片的样式出现的,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电影给观众带来的最震撼的观感就是:真实。真实是电影的基因,在电影诞生的122年后的今天,这种基因依然存在,不管是虚拟类的故事片,还是非虚拟类的纪录片,真实才能让观众可感可信。近十年来,一种理念为业界广泛接受:纪录片的故事化,故事片的纪录片化。纪录片的故事化,是指在真实的前提下,提高纪录片讲故事的能力,加强纪录片的可视性;故事片的纪录片化,就是指加强故事片的纪实性,用纪录片的手法,增强故事片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不是指故事的绝对真实,而是指电影呈现出来的情节、人物、故事、画面、细节让观众信服,给观众观看纪录片般的真实感。

(二)纪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特征

纪录片的英文是documentary,作名词解释,即为“档案”,作形容词解释,即为纪实的。纪录片大师伊文思讲过:“纪录片把现在的事物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业界对纪录片没有公认的唯一定义,通俗来讲,一切真实地记录社会和自然的电影或电视,就是纪录片。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是纪录片的美学特征。而纪实性,是体现真实的一种创造理念、创造手法,是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正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将“纪录电影”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纪实性不是简单机械的纪录,而是通过导演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力求纪录片在整体上、细节上还原生活本来的面貌。从这点上讲,纪实性应该归属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摒弃理想化的想象,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

二、《追梦在路上》如何体现纪实性

以《追梦在路上》2016 开年献映的四集长篇巨制《绝壁长廊——凿出来的幸福生活》为例。第一集,开篇一个90秒的段落,导演马志丹没有用一句解说词,而是用影像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接着是短短50秒的解说词,交待了郭亮村、郭亮洞的基本情况,段落最后一句解说词是:“十三个壮士,十三个当年开凿绝壁长廊的英雄般的传奇,在南太行山、在世间流传着。”镜头一切换,一辆载着游客的旅游大巴开过一个路边摊。80秒的同期声先是交待了这样一个事实:摊主向游客讲述他所谓的英雄史,让与其合照的游客每人交十元钱,游客纷纷表示敬佩。突然,一个激动的村民冲向镜头,情绪激动地说道:“他连一天都没有干过。”接着又有两个村民加入声讨的行列。纪实性的创作手法在这个段落体现得淋漓尽致。导演不着一词,不做任何议论,从头到尾,力求用客观纪实的影像,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去判断。这个段落的前80秒,正是导演基于对现实的细致观察,用摄像机忠实还原、冷静呈现,这样的情绪用一组固定镜头来表达最合适不过了。后面30秒,因为是突发事件,采用了上肩跟拍的方式,晃动的镜头感增强了镜头的真实性,和村民激动的情绪相得益彰。4个镜头之间的过渡是通过三个村民的语言来引导的:第一个村民说完愤然离去;这时,一个女性村民的声音响起,镜头顺着声源往跟前一摇,女村民说:“他就半分钟都没干过。”紧接着镜头切了该女村民一个近景,“俺是村里人,俺不知道吗?”话音刚落,又一把男声进入,镜头往右一摇,一个男青年说:“他那个手啊,真的是斧头砸的,不是凿洞砸的。”听到声音找声源,这是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镜头顺着声源的方向摇过去,就显得自然和真实。整个段落短短110秒,导演不做评论,不用解说词去人为地设置悬念,但是人物、悬念、矛盾、冲突,全部有了,这就是纪实性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对这一个段落的剪辑处理干净利落:基于事实,但是不从头到尾照搬事实,用寥寥数个镜头,把现时中持续了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的故事压缩在有限的影视时空里。由此可见,纪实性不等于慢节奏,也不一定是长镜头。

不过,长镜头以其持续时间较长、没有剪接点、一镜到底,天生具有强烈的纪实性。长镜头和纪实手法的组合,通常被应用在突发事件、冲突、灾难性事件中,大大增强了纪录片或故事片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追梦在路上》荣获2015年度“中国梦”精品题材纪录片短片一等奖的《恒大足校九(七)班》,就有一个经典的长镜头。这个镜头的入点在上集10分13秒处,一场半决赛结束之后,李明一步步逼近裁判员,身后传来中方教练的呼声“李明,李明”,此时的摄像师和观众一样感到疑惑——比赛结束了,李明不是到场下休息,赶着去哪呢?谁都不知道下一刻要发生什么。镜头紧跟着李明,怒气冲冲的李明被队友推开,嘴里嘟囔着什么,走了没几步,李明挣脱开队友,晃过人群又冲将上去,二度被强行拉开之后,教练、助教、西班牙语翻译全过围过来了——原来,李明不服裁判判决,情绪大爆发,冲撞了裁判。整个镜头长度30秒,跟拍的过程中,景别的变化紧跟李明的跑位和情绪的爆发而急速推拉、跟摇,镜头的目标时刻锁定主人公,焦点迅速从虚到实,在忠实记录下李明发飙全程的同时,纪实性的镜头语言增强了突发事件紧张、不可预测的视觉传达效果。这个镜头被完整地拍下来,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首先,纪录片拍摄经验告诉我们,在比赛开始之前要提前进入现场,在比赛结束后不能立刻离开现场,这两个时段往往是故事发生的时机;其次,笔者作为该纪录片的编导之一,兼任主摄像,在镜头对准李明的时候,原本只是想记录比赛结束之后作为主角之一的李明状态如何,在意识到事件的突发性之后,笔者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凭借多年积累的摄像经验,几乎是本能地做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动作。如果是常规的编导和摄像沟通之后再启动,这场戏最精彩的瞬间就稍纵即逝了。

三、如何实现纪录片中的纪实性传达

首先,编导和摄像要有纪实性的意识。不同于剧情片,纪录片里发生的事件往往不可预知、不可重来,这就要求在事情发生的极短时间内,编导要迅速做出判断:“拍,还是不拍?”“拍什么?”然后把指令迅速传达给摄像。紧急情况下,编导和摄像往往没有足够的沟通时间,“怎么拍”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摄像师身上。这就要求摄像师要具备快速反应的基本功,景别、角度、构图、曝光、变焦、聚焦都在瞬间完成,快、准、稳,这是技术上的要求。不可或缺的还有意识要求,摄像师要有编导意识,要知道镜头要聚焦何人何事,什么时候要变换角度,什么时候把镜头对准其他相关的人员,什么时候要冷静旁观,什么时候要往前奔跑。经验丰富的摄像师知道什么时候开机,什么时候关机,这就是编导意识的重要体现。编导要盯紧事态发展,在摄像师镜头偏离主题的时候,要及时纠正;在摄像师顾及不到的视线之外,要及时提醒,这样才能做到编导和摄像师的无间合作,出好作品。

其次,后期剪辑上,剪辑师要熟悉纪实性的镜头语言,准确、大胆、最大限度地保留镜头的纪实性特质,当然,也不能过于拖沓。还以《恒大足校九(七)班》的长镜头为例,初剪的版本里,这个镜头被我剪断和剪短了,审片时,总导演马志丹提出,保留素材的完整性,推拉聚焦的过程统统保留。事实证明,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会因为镜头时长增加而拖慢节奏,反而最大限度保留了这个纪实镜头的原汁原味。

四、结语

近几年,我国纪录片发展进入繁荣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认为:“纪录片的夏天到来了,因为它热起来了、火起来了!”纪录片的题材越来越多样,表现手法不拘一格,但是,真实作为纪录片的美学特征是不变的,那么,纪实作为记录真实的有力武器,值得纪录片人去努力坚持和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故事片纪实性摄像师
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强化策略
如何提升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
《老阿姨》喜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探析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研究
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艺术特色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优化解析
摄像师拍摄中的创造空间与技巧
小勺子的故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