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征精神铸就走好新长征路的坚定自信

2017-04-12 18:15万生更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长征路跟党走长征

万生更

(陕西省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基地,陕西西安 710061)



以长征精神铸就走好新长征路的坚定自信

万生更

(陕西省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基地,陕西西安 710061)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对理想信仰的坚信、对革命道路的自信、对创立未来美好社会制度的自信、对跟党走的自信。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路,是当年红军长征的继续,弘扬长征精神,能够使我们夯实走好新长征路的道路自信根基,坚定理论自信指引,强化制度自信保障,厚植文化自信力量,坚定跟党走的自信。

长征精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党的领导自信

80年前的长征,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对理想信仰的坚信、对革命道路的自信、对创立未来美好社会制度的自信、对跟党走的自信。抚今追昔,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以伟大长征精神铸就走好今天长征路的自信指明了方向。

一、以长征精神夯实道路自信根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中共一大《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中共二大把“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长征前为此进行了长期的浴血奋战。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中央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踏上漫漫长征路。

长征路,是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接续奋斗之路。但是,它又是一条牺牲之路。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红军每前进一步都充满着艰难险阻,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与牺牲。仅从红一方面军来说,长征出发时有8.6万人,湘江战役后剩下3万人,到达陕北时不足8000人,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亲历长征的杨成武将军说,在这些光荣牺牲的同志中,他印象最深的是17岁的小宣传员郑金煌,进入草地的第4天,就一步也走不动了,他对同志们说:“我在政治上象块钢铁,但我的腿不管用”。后来,他衰弱得连马也不能骑了,第五天终于不行了。他最后一句话却是:“我知道党的路线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胜利!”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是这支几度濒临绝境的队伍,向死而生的精神密码。张闻天同志曾说过:“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红军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如磐石,向着理想豪迈进军,“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1]把这条牺牲之路变成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2]150“从长征的终点出发,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1]

长征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铸造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前辈走过的长征路的自然延伸,就像一位老红军所说:“我们翻越一座又一座雪山,当时想,我们这些人也许永远也翻不完这些山了,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我们坚信,即使我们真的倒下去,中途失败了,但我们的下一代也一定会继承我们未竟的事业,继续前进,革命终将成功。”[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光彩夺目,就在于它在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理想信仰灯塔的照耀下。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1]今天的长征路上,虽没有了枪林弹雨,也不见战火纷纷,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长期存在,有“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各种试图阻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阴霾,改革中有各种难啃的硬骨头,有需要打破的固化的利益格局,它们是今天长征路上的“围追堵截”“雪山”“草地”。如何战胜它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弘扬理想如炬、信念如钢的长征精神中夯实走好今天长征路的道路自信根基,坚定方向不迷航,以理想信念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弘扬长征精神,如何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夯实道路自信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追求真理,遵循规律;要让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引我们的理想,坚定我们的信仰。

红军信仰支撑前行,完成了长征的伟大壮举。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弘扬长征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夯实道路自信的根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肯定能行稳致远,披荆斩棘,实现我们伟大的奋斗目标。

二、以长征精神坚定理论自信指引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毛泽东早在1930年就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2]111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红军被迫长征,就是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按照共产国际指示来指导中国革命的错误所致。

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963年9月,毛泽东在同外宾的一次谈话中说: “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会议在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战略方向问题、军事指挥问题、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问题的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从实际出发作出的,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胜利。长征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作用得到了历史的证明,中国革命的领导问题和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内逐渐得到解决,加快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从而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1]红军长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之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站立于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这两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之上,一步一个脚印,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使我们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面临“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考验,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能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1]

我们坚定理论自信,是因为它有良好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的毛泽东思想为历史起点,以孕育了长征精神的“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逻辑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1]在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从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长征精神中汲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更加深入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确立真理;坚定理论自信不要理论自满,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定走好新长征路的理论自信指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让理论自信之花,结出民族复兴的丰硕成果。

三、以长征精神强化制度自信保障

“当86000多人离开中央苏区时,没有谁能预知即将开始的远征,他们不过是怀揣一个简单的信念:改造中国。”[4]它是践行中共二大“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的庄重“宣言”。[5]“改造中国”就是要消灭压迫剥削广大人民的旧制度,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就是要消灭压迫剥削广大人民的旧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制度,使人民得幸福。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享有主体,也是创造主体,“改造中国”的力量源泉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悉其中道理,在“改造中国”的长征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长征的胜利,说到底是党和红军践行解放人民、造福人民的目标,植根人民、依靠人民、发动人民,同人民形成以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高利益为共同目标的命运共同体的必然结果。

长征途中,红军在军事上处于无后方依托、非常险恶的境地,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不论遇到多大的艰难困苦,红军始终不渝地遵守群众纪律, 对群众秋毫无犯。连蒋介石在给川军的电报中都说,据报朱毛红军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银元一枚于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真正抗日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指引的道路是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的正确道路。”“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1]红军所到之处,不仅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而且视群众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长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6]164红军在长征中,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方针,宣传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宣传只有党和红军才能领导人民消灭剥削阶级、消灭旧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制度。红军高举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大旗,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群众废除苛捐杂税。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西陕南地区后,每到一处,都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仅在汉中华阳地区一处,就建立了7个乡的革命政权,在政治上获得了翻身解放的群众高兴地唱着:“从前妇女锅台转,只有男州没女县;自从建立苏维埃,天下事情管一半”。[7]148英国学者罗杰·霍华德在《毛泽东与中国人民》一书中说:“广大的农村都开始走上红军的道路”。

“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1]党同人民群众这种生死相依的密切关系,培植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深厚土壤,长征“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2]150长征十四年以后就取得了全国胜利,长征的丰硕成果---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建立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从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长征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1]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造福人民的制度,这是它同各种剥削制度的根本区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1]长征中10余万英烈的牺牲,在中国革命中牺牲的千万英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了血染的风采。

弘扬长征精神,强化走好今天长征路的制度自信保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1]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属于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造福人民的制度,要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1]人民群众是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靠山,要从人民中汲取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竭的力量。心中有人民、心中为人民、心中靠人民,我们才能坚持并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1]

四、以长征精神厚植文化自信力量

如果按照胡适所说“文化是人们生活的方式”,梁漱溟所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那么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长征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面对强敌天险的严峻环境,向死而生的生活生存方式: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吃野菜、啃树皮、煮皮带。

长征精神作为长征实践的文化精神创造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长征精神的文化内涵: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1]长征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1]我们要从长征精神中汲取走好今天长征路的文化自信力量。

长征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并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巨大的能动力量。在长征处境极端严酷、作战极其惨烈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从内容到形式都升华到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崭新的境界,形成了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面对国民党的剿杀和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淬炼出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在同党内教条主义路线的斗争中,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等务实精神的领悟,形成了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传统文化精华,以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使红军凝聚成钢铁一样坚强的队伍。我们党吸收了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民为重的合理内核,以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党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

长征精神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我们总能看到长征精神的红色基因。

从长征精神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中,我们看到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在今天的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弘扬长征精神,能够厚植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文化自信力量。从伟大的长征精神中,使我们进一步坚定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为人民提供坚定的信心、进取的勇气和创新的活力,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反对 “去历史化”、“去中国化”等文化虚无主义;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打足文化自信的底气,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寻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气神。弘扬长征精神,使我们获得走好新长征路的理想信仰的力量、人民支持的力量、团结奋斗的力量、顽强拼搏的精神。弘扬长征精神,以长征精神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牢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好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保持红军长征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敢于牺牲的精神,克服各种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思想,把无数革命先烈开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路,一棒一棒的接力走下去,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五、以长征精神坚定跟党走的自信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1]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面临着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在红军将士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跟党走。当女儿问邓小平的长征经历时,他只回答了“跟着走”三个字。广大党员和红军将士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跟党走,使长征由革命失败时的战略撤退,成为“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坚定的信仰铸就了红军铁心跟党走的忠诚。共产党是红军官兵崇奉信仰的“图腾”,他们笃信:“只要跟党走,就有前途,就会胜利”。地可动、山可摇,但忠于党的坚贞不可撼。

跟党走的自信来自党的团结统一。长征途中,在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克服了王明“左”倾宗派主义,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图谋,全党全军和军民之间实现了革命的大团结。

跟党走的自信来自党的正确领导。长征走的是高山峻岭,渡的是大河险滩,过的是草地荒原;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每一个行程、每一次突围、每一场战斗都从战略全局出发,既赢得了战争胜利,也赢得了战略主动。

跟党走的自信来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围追堵截,广大党员干部吃苦在前、战斗在前、牺牲在前,始终以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红军战士战胜艰难困苦。

跟党走的自信把红军官兵凝聚在党的旗帜之下,自觉服从和维护党中央的领导, 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并肩作战, 互相支援, 密切配合。广大红军官兵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生死相依,情同手足,总是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把方便和生的希望留给同志。顾全大局、坚强的团结和严明的纪律, 把红军凝聚成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战斗集体。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1]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表达了对党的领导的坚定自信,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我们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走好新长征路,我们要从弘扬长征精神中,坚定党的领导自信,打足坚定跟党走的底气。踏上新长征征途的中国人民所直面的是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我们要弘扬坚信党的正确领导、顾全大局、坚强的团结和严明的纪律的长征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跟党走。

在新的长征路上,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实现坚定跟党走的自信,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风雨如磐不动摇;要坚持人民立场,植根人民,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党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坚定不移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只要心中有信仰,眼前有希望,脚下的力量一定会走出坚实的新长征路,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壮丽史诗。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对理想信仰的坚信、对革命道路的自信、对创立未来美好社会制度的自信、对跟党走的自信。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路,是当年红军长征的继续,弘扬长征精神,能够使我们夯实走好新长征路的道路自信根基,坚定理论自信指引,强化制度自信保障,厚植文化自信力量,坚定跟党走的自信。

[1]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2).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0.

[3] 马祖云.永恒的“政治钢铁”[N].人民日报,2016-10-18(4).

[4] 任仲平.铸就我们民族的精神航道[N].人民日报,2016-10-19(1).

[5]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D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54/4428164.html.

[6]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 董乐山,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7] 万生更.陕西红色文化软实力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李兆平]

Studying the Long March Spirits to Give the Strategy Advices of the New Long March Road Today

WANSheng-geng

(TheCultivationofCoreValuesandtheInheritanceofRedCulturalHeritageinShaanxi,
ShaanxiXueqian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

The long march spirit is a powerful spiritual forc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Red Army that achieved the victory of the Long March. Behind the long march spirit, it is the ideals and beliefs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Red Army officers. Convinced of the revolutionary road of confidence, it helped to create future social system to go with the party self-confidence. To achieve the dream of new Chinese long road today, we have to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Long March of the Red Army, so that we can consolidate the new long march road confidence with good foundation and firm theoretical guidance.

the spirit of the long march road; confidence; confidence theory; cultural confidence; go with the party's confidence

2017-01-02;

2017-02-12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面向“十三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6ZDA09)

万生更,男,河南邓州人,陕西省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红色文化研究所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红色文化。

D642

A

2095-770X(2017)06-0114-06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6.026

猜你喜欢
长征路跟党走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回望长征路
高举队旗跟党走
追忆长征路
永远跟党走
追寻长征路
走好新的长征路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