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炫耀性消费问题研究

2017-04-12 23:51陈云涛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炫耀性消费观消费

陈云涛, 童 彤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党委宣传部,浙江 杭州 310018)

高职院校学生炫耀性消费问题研究

陈云涛, 童 彤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党委宣传部,浙江 杭州 310018)

高职院校学生炫耀性消费导致消费比例失衡,消费内容异化,消费结构方式也有所改变,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社会原因、家庭影响,也有学校环境因素。建议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重视消费观教育;以学生差异性为依据,推进消费观教育;以校园文化为抓手,优化消费观教育;以家庭教育为补充,强化消费观教育,以引导高职学生逐步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念。

高职学生;炫耀性消费;教育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追求高消费成为某些领域的通病,炫耀性消费现象也开始在高校出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成为高校的教育任务之一。加强高职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教育,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炫耀性消费,又称炫富消费或位置消费。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一书中提出:炫耀性消费是为财富和权力提供证明以获得并保持尊荣的消费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夸示财富而不是满足真实需要的消费活动[1]。本文对高职学生的一些消费现象进行观察,分析高职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炫耀性消费的特点

炫耀性消费的主体是青年一代,其炫耀性消费不仅与他们实际的收入水平不相匹配,更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一)消费比例失衡

高职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直接影响高职学生消费结构的构成。根据高职学生日常开支情况,把高职学生的消费结构划分为生活消费、学习发展消费、社交娱乐消费、享受性消费四个部分。其中生活消费为在校期间吃、住、行及购置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学习发展消费包括购买学习材料、书籍及用于自我提升类的教育培训消费;社交娱乐消费包括通讯费、聚餐聚会、网络游戏等休闲娱乐活动消费;享受性消费,作为炫耀消费的体现,包括购买名牌化妆品、高档服饰,频繁更新电子产品,以及高层次健身活动、美容护理、豪华旅游等的费用。合理的消费结构应以日常生活、基本社交和学习消费支出为主。由于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薄弱,高职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社交娱乐消费和享受性消费比例较高。炫耀性消费使得部分学生过分沉迷社交娱乐或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

(二)消费内容异化

本研究主要从生源、性别和年级角度分析炫耀消费异化现象。

从学生来源来看,高职院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普遍要比城市学生多,其中还包括部分贫困生。自幼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对特殊事物的感觉阈限相对较高,而农村生源学生可能受从众压力的影响,相对更倾向于接收新异刺激,其中包括震撼眼球、引起关注的炫耀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所蕴含的部分符号价值也许就成为农村学生寻求认同和关注的筹码。这意味着相对从小就有高水平消费习惯的少数学生而言,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炫耀性消费可能是进入大学后形成的。

从不同性别的消费支出来看,男女生在炫耀性消费的用途上有较大的差异。女生相对于男生心理成熟较早,更倾向于以成人化的标准要求自己,然而受经验、能力等的限制,内在素养的提升相对较难,更需要时间的沉淀,这也就促使更多女学生将改变的目标转向外部,通过炫耀性消费(购买名包、香水等),使自己在同伴中显得独特、有个性,也通过这些具有符号价值的物品使自己表现得成熟。同时,男生消费在电子产品上的比重明显比女生高。

从不同年级的炫耀性消费比重来看,年级越高比重越小。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工作、继续升学的压力,历经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后,对于校园事物的各种新奇感已经渐渐淡化,更多的要考虑现实中的责任和压力,也趋于成熟稳重,注重内在技能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不再通过外在事物获得虚幻的满足感。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大学校园是朋友圈子重新建立、人际交往需求增加的时段,他们更倾向于被圈子同化,而炫耀性消费中的时尚、个性特质使其成为部分低年级学生所注重的方式。

(三)消费方式改变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对较短的学制,使得高职学生更早地面临向社会角色的转变。他们更易成为炫耀性消费的追随者,而消费来源的匮乏则使高职学生寻求以信用贷款的方式解决炫耀性消费的需要。自2014年起,大学生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以每年超过200%速度增长[2],在互联网消费成为普遍消费方式的同时,网络分期借贷也成为高职学生透支消费、信用消费的主要方式。据课题组调查,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中超过1/3的学生表示曾通过网络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商品。行业调查数据则显示,2014年大学生互联网分期规模为32亿,而2015年这一数值则超过了250亿[2],高增长率及大规模借贷的背后,值得担忧和深思的是大学生消费的不理性趋势,以及不具备偿还能力的潜在后果。

二、高职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截至2016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超过7.3亿,其中青年网民群体超过80%[3]。在漫布网络的视频、文字中,对成功人士的描述都是配名车、住豪宅的浮夸形象,社交平台上也充斥着炫耀奢侈生活方式的网红形象。互联网及高科技迅速发展,商业模式随之发生变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互联网信贷平台。如果说传统的超前消费还需要办理繁琐的信贷手续,那当下无孔不入的新型信贷平台更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人们在消费时因为担保的简易化及支付操作的便捷化而丧失消费理性。

(二)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教育是影响子女价值观和消费观的重要因素。部分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的经济要求。对正确消费理念引导的缺失,导致学生进行炫耀性消费的时候很少考虑消费来源,意识不到炫耀性消费的弊端。而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更是因为从小物质上的富足和父母的溺爱,感觉自己炫耀性消费在情理之中。

(三)学校教育因素

部分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对消费观教育更是不够重视,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消费观教育涉及很少,只有理财及相关专业会开设消费经济学课程,一般专业只是在思政类课程有所提及。由此,高职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近一段时间,“校园贷”事件频发,反映出很多学生不知道便捷信贷行为背后巨额的债务偿还要求,在进行消费活动时也不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消费决策。

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的基本途径

科学消费观的建构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相互配合,这样,高职学生才能建构科学的消费观念,抵御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重视消费观教育

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高职院校首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以树立科学正确消费观为目标的消费教育应包含消费观念、消费知识、消费技能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内容[4]。可从三个课堂进行三种维度的教育:充分利用思想道德修养公共课进行消费观念教育,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黜奢崇俭”的优良传统美德,科学合理地消费;通过在财经类专业课及财经类公选课中系统讲授消费知识及消费技能,使学生具备理性消费能力;积极开展消费实践课堂的学习和锻炼,通过成立绿色消费社团,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情景剧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二)关注学生差异性,推进消费观教育

在进行消费观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分层级、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观教育[5]。利用学生入学教育进行消费观的培训,尽可能早地教育学生理性消费。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其践行并巩固之前所形成的正确消费观。根据男女生炫耀性消费的差异,可开设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用体育活动课引导男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取代对电子产品的依赖;针对女生可开设礼仪教育和女性素养类课程,让女生知道女性美是由内而外产生的,并不是靠名牌服饰堆砌出来的。此外,对于特殊群体应加强引导,尤其要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干预以及消费技能和就业技能的教育。贫困生的经济来源有限,一旦产生炫耀性消费行为,其后果会更为严重。

(三)以校园文化为抓手,优化消费观教育

消费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有机结合的过程,特定的消费行为其实是对文化价值观的选择。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向上的校园消费文化,是促进学生自觉养成正确消费观的长效机制。在文化建设方面,首先,从教风和学风入手,教师具备“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师德师风,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另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这种形式的消费观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还可以增强消费观教育的物化载体建设,在校园及宿舍区设立消费教育的标语口号、宣传橱窗及有教育意义的雕塑等,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处于科学消费的宣传环境中。

(四)以家庭教育为补充,强化消费观教育

父母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要靠家长供给。家长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倡导简约的消费方式;减少对于物质消费的过度追求,提高生活品味和思想修养;帮助子女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子女经济独立意识的培养,平时在支付生活费时,要让子女明白钱财来之不易,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

摒除或消减炫耀性消费仅通过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从国家、社会到家庭各方面因素的引导,高职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在职业能力培养中深入挖掘身处消费社会的公民角色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内涵。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促进高职学生逐步树立起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念。

[1]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李华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64.

[2] 搜狐.艾瑞咨询发布《2015年中国大学生消费分期报告》[EB/OL].(2016-03-09)[2017-04-20].http://mt.sohu.com/20160309/n439822724.shtml.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1-22)[2017-03-19].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4] 卢嘉瑞,吕志敏.消费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

[5] 郝文斌,任雅媛.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培育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1-4.

责任编辑:张文革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b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HEN Yun-tao, TONG Tong

(Department of Publicity, Zhejiang Financi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The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b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eads to an ill match of structure of consumption, which may affect the students in physical, mental health and even values.So, the consumption patterns have also changed due to social, family, school and personal reasons.It is recommended that colleges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rational and proper consumption view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

2017-03-26

2010年度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2010B112-L)

陈云涛(1969-),男,浙江嘉兴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和大学文化; 童 彤(1989-),女,浙江兰溪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广告和新媒体营销.

1009-4873(2017)03-0070-03

G718.5

A

猜你喜欢
炫耀性消费观消费
正确认识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为什么有人爱在朋友圈炫富?
消费观
40年消费流变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浅谈炫耀性消费与奢侈品广告传播
新消费ABC
炫耀性腐败内涵及其类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