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初三学生郑晓微

2017-04-13 17:53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季羡林老先生同学

阅读让我学会感受文字、爱上文字,它们的千变万化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喜。提笔写一段文字感觉轻松自如,只因为笔端流露的都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受与憧憬。

——郑晓微

新生代感言

笔尖滑过洁白的稿纸,氤氲着一行行优美工整的字迹,只为留下心中的情愫,或欣喜,或迷茫……

闲暇时,我喜欢捧上一本书慢慢地消磨时光。抛开学业的忧虑、生活的烦恼,置身作者精心编织的美好中,心情无比轻松。我喜欢畅游《万物有灵且美》中春风和煦的约克郡,敬佩吉米·哈利对生命的尊重;也爱忐忑不安地徘徊在《解忧杂货店》里的街道旁,思考着该何去何从;不断思索着《苏菲的世界》中抛出的三个终极哲学问题……这些文字给予了我力量。

阅读让我学会感受文字、爱上文字,它们的千变万化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喜。提笔写一段文字感觉轻松自如,只因为笔端流露的都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受与憧憬。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用笔墨书写情怀,用灵魂书写人生;不为哗众取宠、取悦旁人,只为表现真实的自己,让生活有滋有味。

新生代简历

2013年在第十届深圳童话节童“画”世界少儿书画大赛中荣获铜奖;

2013年在深圳市第十四届读书月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4年荣获2013—2014学年度区级“优秀班干部”;

2016年在4·23世界读书日“齐运动·健身心”主题征文创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6年在寻找“最美南粤少年”活动中荣获广东省“自强好少年”称号。

得失之间 郑晓微

郑晓微习作

我一直没去过美术馆,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空闲与朋友同去,最近陈老师布置了参观任务,终于可以拜访关山月美术馆了。

我们去得早,馆内基本只有我们一拨儿人,偶尔能看见一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年参观者。馆内极安静,心中的躁动感一下子消散了,我们三三两两各自观赏,不知不觉散开了……

本来想欣赏关山月老先生的绘画作品,但绕着偌大的展厅走了一圈又一圈,眼前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作品很多:缤纷的油画、淡雅的水墨画、独树一帜的版画……唯独没找到关山月老先生的作品。我心灰意冷、无精打采地在一层的展厅里闲逛着,漫不经心地浏览着墙上的画作。忽然,墙上一幅“两虎争霸图”吸引了我。

这是刘怀山老先生的《山月虎啸图》,画面的三分之二都是陡峭的山崖,悬崖边盘踞着两只成年老虎。体形较大的一只前腿紧蹬,后肢呈半蹲状,尾巴高高地翘起,头微微下探,后脖处的皮毛挤出几层皱纹。往头上看,它的双眼泛着绿光,大嘴稍张,露出几颗锋利的牙齿,凝视着天空中的皎月;体形稍小的那只老虎稍侧着身子,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双耳挺立,后肢肌肉明显紧绷,尾巴中部向下,尾巴尖儿却高高翘起。

懸崖高耸,青翠的松柏坚韧地探出崖缝;皎月凄寒,映照着鲜艳的花朵……

我不知道刘怀山先生作画时的想法,但我颇有感触:一山不容二虎,但真正的较量不是望月长啸、卖弄勇武,而是隐藏实力、静待时机

流连在这幅画前,忍不住与身边的同伴交流几句,我的兴致越来越浓。紧接着闯入眼帘的是《秋溪虎啸图》,这幅画的背景是气势磅礴的断崖瀑布,线条一气呵成,瀑布水流湍急,被几块巨石一分为二。一头体形巨大的猛虎潜伏在秋叶中,橙黑相间的条纹在火红的秋叶间若隐若现,锋利的虎爪寒光闪闪。最精妙的莫过于它的双眼,仿佛散发出淡淡的绿光,正锁定猎物……

浏览了一上午,直到走在回家的路上,才有同伴提到关山月老先生的作品都在美术馆二楼,我心想:原来错过了。

虽然错过,却不是完全的遗憾,一切随缘,原来也很好。现在回想起那次错过,也是另一种得到,因为它让我遇见了不一样的精彩……

教师点评

两幅“虎啸图”深深打动了小作者,让她沉迷其中,以至于“忘记”了要看关山月老先生作品的初衷。有时,生命的精彩就在于偶然出现的“意外”中。懂得随时随地投入、欣赏,不执意完成某项“任务”,这是本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古焕英)

享受快乐 郑晓微

初夏的教室里,没开风扇,十分闷热,但丝毫不影响同学们热火朝天的忙碌……

为了筹备第二天的招生工作,大部分男生和少数女生留下来进行大扫除。

首先要擦拭天花板上吊着的几台电扇。男生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只见李其蔚先踩着椅子,然后踏上桌子,可还是够不着电扇。不过身高不够脚尖凑,他努力踮着脚尖,才刚刚够着电扇,宽厚的手掌在扇叶边胡乱拧了半天,风扇盖还没拆下来,脚下的桌子却不老实了,居然剧烈晃动起来,吓得我赶忙冲过去和站在一旁的叶伟乐扶稳桌子。过了一会儿,叶伟乐不耐烦了,他拍了拍李其蔚的裤腿,示意他下来。李其蔚已累得够呛,不停抱怨着,小心翼翼地踩着凳子跳下来。他刚下来,叶伟乐便抬起大长腿,一只脚直接踩在桌面上,轻松一跃,便稳稳当当地站在桌子上,马上开始拆除风扇盖。我站在下面一边扶着桌子一边惊叹,灰尘纷纷扬扬地落在我的头上……

看着他们越干越顺利,我就走开了,以免妨碍他们干活儿。我刚走到前门,便发现詹岳睿孤身一人与电扇“做斗争”,只见他用几根手指小心翼翼地捏着抹布,使劲儿擦着扇叶外围的一圈污渍。污渍很顽固,牢牢地粘在叶片上,颇有誓死不从的“豪气”。忙活半天毫无效果,詹岳睿气得龇牙咧嘴,却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我不能站在一旁看热闹,在教室和厕所之间跑来跑去为擦风扇的同学洗抹布,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浑身黏糊糊的,难受极了,更不用说在教室里挥汗如雨的同学们了。

我灵机一动,忙抓起教室后面的塑料桶直奔厕所去接水,再放回教室里供大家洗抹布,后来索性站在门旁边专门洗送过来的脏抹布。我们自动分成几个小组密切合作,大家的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却笑容满面,耳边笑声朗朗……

那天我们干到很晚。走在回家的路上,身体很疲惫,我却很开心。大家齐心协力做卫生,就像家庭里的年前大扫除,忙碌而温馨。

我享受着迎面吹来的清风,阵阵凉风好似吹进燥热的毛孔,倍感惬意。我享受这种齐心协力劳作后的疲累,享受汗水过后舒爽的清风……

我想,你们也一样吧,一样享受这份劳动的快乐。

教师点评

本文描写了一次班级大扫除,场面描写真实自然,表现了同学之间家人般的和睦又温馨的情谊,文字生动感人。劳动中的同学们合作默契,虽没有鼓舞人心的激情话语,却如涓涓流水般温和,如暖暖阳光般和煦,叙述平静而愉快。

(古焕英)

野老话家常——读季羡林《我的童年》随感 郑晓微

“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我想大概就是语言朴实情感浓醇,就像乡村田野中的老人唠叨家中琐事的意思吧。这句话不仅是学者钟敬文对季羡林老先生的评价,更是每位读者的读后感受吧。至少我是如此。

季羡林老先生笔下叙写的童年没有红,没有绿,只有平实的灰黄,正如他的字里行间,没有艳丽多彩的修饰,甚至稍微花哨的辞藻也没有。这让我想起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全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夸张等修辞手法,甚至让我感觉,每一句作者都恨不得再修饰得华丽些。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是否平淡如水?的确,可我更觉得,他的散文是那种百读不厌、每读必有感触的类型,完全是“语朴之至”。

《我的童年》全文很长,文章大致分为五大部分,语言朴素却不是记流水账,也没有深深隐藏情感,而是毫无悬念地开诚布公。比如文章里说:“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吃苦咸菜。”以一个孩童天真又真挚的想法,表达了对故乡对亲人浓厚的思念之情,不愧“情醇”。

“语朴情醇”的作家自然不少,但我认为,真正能做到如同“野老话家常”的,恐怕只有季羡林老先生。就《我的童年》来说,真如同跟友人回忆童年往事一样,更恰当地说,是写自己回忆童年的日记。他如同唠家常一般自然平淡,娓娓道来,给我一种舒畅贴心之感,让我深深感到,他的文章不为吸引多少读者,只为取悦自己。这才是写作的真谛,能做到这点的人有多少?季羡林老先生就是这样“野老话家常”,平淡自然,真好!

学者钟敬文说:“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

我说:“繁花粉饰亦美却不耐,平凡盛花绝美香溢浓。”

教师点评

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语言朴实而隽永,叙事平实而富有内涵,而作者小小年纪竟能品出其中滋味,不能不说是有天赋的。她在叙写自身感受时还懂得运用对比写法,说明书读得不少,并且还有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古焕英)

我看郑晓微

印象最深的是,报到那天,老师问:“上小学时谁当过班长?”晓微悄悄跟我说:“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当班长,一直到现在当了九年了。当班长太累了,我才不举手呢。”

最終她未能如愿。我打趣她说:“晓微太威武了,浑身散发着一种霸气,就算不举手,老师也会把你挖掘出来。”

当班长自然不能只靠霸气,晓微的管理才能总是在不经意处熠熠发光。语文早读课,她站在讲台上带领大家认真朗读;午休时,她坐在后面用严肃又掷地有声的语气警告吵闹调皮的同学……

晓微并不总是这样严肃,她很爱笑,笑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她捂着嘴乐不可支的样子在我眼里便是一种可爱与率真。

——同学 戎雨菡

怎么说呢,晓微这个人啊,就是一板一眼、认认真真的,无论干什么事,做什么作业都特别用心,特招老师喜欢;上课时,最迅速地响应老师提问,发言最积极,这种学习态度是我们1班同学的骄傲。

从初一开始,我们就彼此相伴,一起憧憬未来,一起欢笑,一起迷茫,一起加油,两年时间悄悄过去了。一路走来,有生日时的祝福,有考试时的鼓励,还有跑800米后的拥抱,只想简简单单说一句话:晓微,有你真好!

——同学 黄丽莎

我一直没有告诉你,你是我见过的最认真努力的女孩。我从未见过你迟到或违反校规;你的作业总是干净整洁,字迹端正秀美;遇到问题你不逃避,而是想方设法解决;无论课上课后,总能看见你认真学习的身影,或是拼命奔跑的背影……你认真得纯粹,像泉水;你认真得令人敬佩,像流向远方的江河。阳光下的你蓬勃向上,如同你的文字,散发着平实又独特的味道。

你的成绩是你应得的,你是我们的骄傲。

汗水浸湿你的衣襟,困难搅乱你的思绪,你仍勇往直前,不退缩、不停滞,仿佛前方就是你的未来,那里黎明熹微,初升的太阳冲破云层,照亮你蔚蓝的天空。愿你像飞鸟一样翱翔,永远认真、纯粹,微笑面对未来。

——同学 薛雅仪

午休的铃声准时响起。“好了啊,打铃了,都坐到自己座位上,不要再说话了。”一阵中气十足又具有穿透力的声音传来,先前的吵闹声戛然而止。循声望去,你正坐在座位上提醒大家。

教室里安静极了。可20分钟后,有些同学耐不住性子,偷偷摸摸讲起话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影响了正在专心写作业的同学。你抬起头,竖起耳朵,捕捉着声音的方向,对正在讲话的同学们大喊:“不要讲话!”你的眼神像一把利刃,吓得他们赶紧闭了嘴。

可5分钟不到,说话声又响起来,连教室外面的保安叔叔都拍着门喊:“太吵了,安静点儿!”可很快又是老样子。你扯着嗓子一个个点名,吼了无数次“安静”,还拍了几下桌子,但班里并没有安静多少。

你无奈地趴在书桌上,又缓缓站起身,轻轻在我耳边说:“梦琪,你陪我去一趟洗手间吧。”在走廊里,你无力地哽咽:“梦琪,我真的管不动了。”

走进洗手间,你静静地站在洗手盆旁,低下了头,双臂直直地撑在台面上,我看不见你的表情。你缓缓抬起头,看着镜中的自己。我发现镜中的你两眼通红,泪痕清晰可见。你面带悲伤地看着我,带着哭腔说:“我越来越管不住班级了,一天比一天吵闹,我真的很累,怎么办啊,梦琪……”褪去坚强外壳的你与教室里的你判若两人,可一回到班里,你仍面带微笑。

后来,你跟我说,班长这个职务你做不下去了,交给别人了,你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我想,你也许不是管理能力最强的那个,但一定是最有责任心的那个。

——同学 王梦琪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晓微清纯有活力,又成熟稳重,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清晨,我刚进办公室,就听到隔壁教室传来晓微清脆悦耳的领读声:“《望江南》温庭筠,起!”同学们也跟着她大声朗读起来。听说她从幼儿园起就当班长,班级事务管理得特好,我问她当班长怕不怕得罪人?她爽朗地笑着说:“习惯了。再说,班长不就该多管闲事吗?”

晓微也爱读书,我布置了读书任务,一学期过后,好家伙,晓微积累了厚厚一大本读书笔记,自己还起了名字《墨迹生香》。“卷首语”里的一句“去吧,拿上一本书,细细品味,去感受文字的魅力,这是墨迹的芬芳”,令我印象深刻,端正秀气的正楷字让人赏心悦目。读书笔记里都是她对阅读的独特理解,有对水浒英雄、花果山美猴王的赞叹;有对培根、罗曼·罗兰、三毛等名家作品的感悟;有对《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的追逐;也有对徐福贵、骆驼祥子的叹息。

通过大量阅读,她写出了不少佳作,《追思滕子京》《顾乡》《石缝问的生命》《曾经错过的》《阳光的真谛》《赢得芬芳》无不渗透着她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理解。

师生相遇是缘,朋友相待是福。桃李不言,静待花开,遇到晓微那样的孩子,我很欣慰。抚摸着厚厚的《墨迹生香》,真是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

——语文教师 古焕英

郑晓微于2016年在寻找“最美南粤少年”活动中荣获广东省“自强好少年”称号,罗湖区仅晓微一位中学生入选。

她不仅是我们班的班长、语文课代表、学校摄影社社团副社长,还曾荣获翠园管理之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上小学时总是年级第一的她,进入中学后名次波动较大,她也迷茫过,但并没有放弃,而是认真听好每堂课,做好每次作业,踏踏实实,每天进步一点点,终于重回前列。同时,她对班级工作也毫不懈怠,每天早上组织同学早读,中午组织同学们午休;同学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都会找她倾诉,有不懂的问题,也会找她咨询。我们班的同學亲切地称她为“一班妈妈”。

正如她自己说的:“也许有人说,没有遭受过大的挫折和打击,怎能体现自强?可我认为,挫折不是检验自强与否的唯一标准,反而是在优越的条件下,养成独立、自主、健全的人格,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领导力,更可以称为自强少年。”晓微就是这样一个自强自立的阳光少年!

——班主任 黄缨

猜你喜欢
季羡林老先生同学
怀臧克家老先生(外七章)
我的书斋
听雨
绿洲里的老先生
100万只猫
老先生要关注前列腺问题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咪咪(节选)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