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分析及水文规划设计的探讨

2017-04-13 08:08罗绍兴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小河流

罗绍兴

摘 要:河流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着饮用水,而且还为人类的各项生产提供水资源。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清洁的电能以及为航运带来了便利等等。我国作为世界上河流较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小的河流。本文主要对我国中小河流的现状,管理人员的工作等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以及不合理的管理方式等,提出应对的措施。目前,我国中小河流的治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对流域不合理的开采、故意的毁坏河道、侵占河流等等这些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成了防洪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管理的人员对规划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以及对于河道的径流也缺乏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没有防洪的观念。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背道而驰的情况发生。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问题;水文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V882 文献标识码:A

河流是由源头、支流、湿地、湖泊以及河口组成的一个水系,具备完整的形态,昼夜不停地为人类提供着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与此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美好的精神文化,滋养着神州大地上的中华儿女。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开展实施了大量的防洪工程,形成了大江大河以及重要的支流堤防、对洪水的控制为枢纽的防洪体系。为了能够使防洪的工程进一步加强得到有效的管理,中小河流承担着区域的防洪、供给水以及调节生态的功能,所以我们应给予中小河流的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但是目前,在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在中小河流的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设施差,防洪标准低

这个问题是中小河流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中小河流分布面积较广,但很多中小河流没有经过全面且较为系统的管理。根据统计来看,我国很多的河流防洪的标准仍旧没有达到我们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对于已经治理过的河流来说,基础设施仍旧十分薄弱,很多地方缺少基础的设施,而仅仅有简单的防洪道以及排污沟等等这些。且很多的地方即使有堤坊、闸坝、以及河渠等等这些基础设施,但使用的效率很低,再加上长年以来没有修理,根本没有办法应对变化莫测的天气,这会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1.2 河道的淤积十分严重

在上游淤泥的带入作用下,水体对于河床的淘刷加剧,且由于河坡的开垦,在流域内倾倒垃圾等等现象的存在,加剧了河道的淤积。一些的河道即使经过了治理和疏通,但还存在一些河道没有经过治理或者疏通,也没有经过后期的管理,导致其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以及景观效益。

1.3 生态问题较为突出

因为中小河流的沿岸资源条件较为优越,且人口聚集较密,分布着很多的城镇、工业区以及村庄,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等,有些会直接倾倒入河内,严重地污染了河流的水质,会对流域的健康造成威胁。且在河流的沿线地区,排污口密集,很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1.4 河流的规划较为滞后

很多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不够充分,没有进行整个流域的水文规划设计,这样就容易导致在实施工程的过程中会变更较大,治理的结果与预期不符。随着如今生态文明的理念渐渐地深入人心,目前的治理工作远远不能够满足管理和治理的需求,且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要求在不断地提高。

1.5 关于治理的资金较为缺乏

在我国,对于中小河流的治理方面比较匮乏,各级领导对于中小河流的关注度虽然很重视,但是治理河流需要投资许多财力和时间。在农村地区,更是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如今中小河流的问题日益突出,如再得不到有效的治理,会导致河流功能严重地退化。另一个方面,就是在管理方面资金的投入不够。每个河流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所以治理的方法都不相同,我国面临的中小河流的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2.针对中小河流治理问题提出的建议

第一,相关部门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明确相关项目的治理措施。目前国家中央已经明确了专门的中小河流的责任划分,各省、市、县的领导应当重视起来,把这项治理工作成为自身工作的重点,明确好自己的责任。对下属人员下达一定的任务和指标,将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当作一定的评估标准。并且,对于治理资金的使用情况,需明确的记录,保证百分之百的专款专用。成立专门的治理小组,对不同河流管理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这样也保证了再治理的全覆盖性。

第二,要对中小河流统一规划,提高治理前期的工作质量。在治理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在重点區域进行标明,首先确定要优先进行治理的目标河流,且对于治理的方案,要紧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河流的位置,地方的财力等等多方面的因素,量力而行,做到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完美结合。

第三,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情况。因为每条河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且近几年来,恶性天气事故明显增多,所以对于天气的变化要及时地做出有效的措施。因为天气变化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危害,为了能够使得危害能够降低到最小,所以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情况,制定出可行的方案。

第四个方面,要充分地重视生态环境。在中小河流的治理过程中,发现存在上游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的现象。在自然的状态下,河流中水生物种丰富,所以在治理的过程中,要保持住各项生态指标,尽量做到不破坏水生生物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重视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等等,能够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3.水文规划设计

3.1 对于水流量的途径采用水分比拟的方法

第一,水文站需要对河道面积以及控制面积进行资料的统计,两者之间的面积差需要控制在30%以内,这个范围可以用水文比拟的方法对于水流量的控制进行对比。其次,水文站需要整理收集较长时间的洪水资料,这个系列要大于30a,且在资料的使用过程中,要进行“三性”的检查,即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使得资料的使用切实运用到治理的过程之中。最后,对于水文站的设备以及建站的历史情况需要进行详尽地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防洪的调研工作以及历史考证,采用面积比拟法,将收集到手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设计。倘若水文站在上下游都存在,则就可以将两站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再进行采用。

3.2 对于暴雨的途径采用相同频率组成的方法

因为一些河流没有建设控制性的水文站,所以可以采用暴雨的途径来推算设计洪水。这个方法适用于在水文站没有形成系统的监控水文。一般河道地理参数会包括承受雨水的面积、流道的长度以及河道平均的比降,这3个要素要形成统一的比例。在暴雨途径采取瞬间单位线法以及相关的推理公式来计算洪水的数值,暴雨的数据采取地区内的参数图集数据,且要查询出暴雨值以及C值等值线数值。当流域内的面积较大时,需要收集数值计算,且只需要考虑水库的调节性即可。

4.关于水文规划设计的思想建设方面

第一,要坚持自然和人类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在中小河流的治理过程中,要注重松弛度的把持,即使河流有防洪的功效,又能够在旱季进行蓄水。且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生态保护工作。中小河流的治理是一个较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基金,而基金的来源除了靠政府的拨款,群众筹集等等,还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只有在经济上做好了准备,才可以进一步地开启工程,一旦开启工程,就不能够半途而废。

第二,在治理的过程中,要对重点的流域进行防护,兼顾一般。在治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防洪和抗洪统一结合的原则,在启动方案的时候,注意洪涝的规律以及河流的流向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最好能够做到提前预知。且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水利部门和相关专家共同努力治理河流污染,按照指定的目标共同进行改造和完善,且对于河流的治理要严抓私自排放污水企业,一旦发现,绝不姑息。注重治理的综合性,能够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从长远的利益来考虑问题。在河流的治理中,要对细节足够重视,优化治理方案,员工也应该高度要求自己,来保障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

第三个方面,要对目标进行统一的规划。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统一,这是社会能够和諧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样,在河流的管理中也需要高度地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地来建设目标。在规划中要制定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方案,能够做到点线结合的方法,把个别独立的规划能够融入到整体之中。方案要精细到每个环节和步骤,以生态和谐为整体的目标,把河流治理的工作落到实处。

结语

中小河流能否治理成功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治理的同时要切实地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力争做到河流的规划设计能够与河流的功能相配。在中小河流治理的过程中,要统筹发展,注重左右两岸的治理和规划,做到上游和下游能够完美地实现过渡。且好的治理措施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作为基础和导向,要积极地引用专业的人员,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自我,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河流。为实现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佳.试析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水文规划设计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1183.

[2]陆琦.浅谈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水文计算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29.

[3]刘芳.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分析及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1620-1620.

猜你喜欢
中小河流
浅谈我局近几年来对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的建设工作
广德县中小河流山洪灾害的防治问题浅谈
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