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构图审美研究

2017-04-13 09:06宋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构图山水画

宋杰

摘 要:构图在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合理的构图布置和表现技巧,能够将审美意识更加直观具体的呈现出来。所以对山水化的构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研究经验,就一些构图形式及创新发展形式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旨在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

关键词:山水画;构图;审美研究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159-02

一、中国山水画构图审美研究的必要性

一个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必然离不开对构图布置与审美意识的有机处理,只有切实掌握构图的基本形式、基本内容,才能不断将画家表现的主观思想及生活感悟通过一定的绘画技巧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时至今日,中国山水画构图审美研究仍然作为研究的重点课题,具有巨大的探究价值。构图包括构图理论和构图形式两方面的内容,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古人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表现技巧。顾恺之、谢赫等著名画家都曾表明,构图在绘画作品中的重要位置。在当前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山水画所传达出来的审美价值,更应该不断探索构图的形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

二、山水画构图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是进行绘画创作时必不可少的元素。前者主要以构图方式为载体,力求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刻画出来;而后者主要作为一种揭示生活的手段。于情感态度来说,作者的审美意识主要是通过画面的表现内容进行表达的,是一种隐形手段;而内容又是通过构图来表达的,是一种显性手段。只有将构图形式及内容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使得作者的精神需要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构图形式始终服务于作者的审美需要,但是由于中国山水画在进行实际创作时,主要要求形神具备,所以绝不能抛开精神层次过分追求形式美感,造成作品内容的空洞乏味。相反,如果过分追求画面的精神内涵,忽视了表现形式的支撑作用,那么作品也是毫无生气可言。

对于构图的形式美来说,其内容和形式的中体现出来审美价值都是相互对立的,这也就是说构图形式相近的绘画作品,其所表现出的内容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比如,《黄山西海门诸峰》和《高房山夜山图》这两幅绘画作品,其都是黄宾虹先生具有代表性的两幅作品。不论是在构图方式还是笔墨语言方面,其构图形式都是十分接近的,但是从整体的绘画意境上来看,却存在云泥之壤。在中国山水画作品中,画家都将自己的精神感受、生活感悟融入到意境中,再加以合适的构图形式,使得作品更具风味。所以判断一幅作品成功与否,主要看对绘画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处理是否妥当。

三、中国山水画构图审美研究

(一)主次位置对构图方式的影响

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主次位置对整体作品的主旨要义具有深刻的影响。合理的画作布局,将能够使得主次位置更加突出。

纵观历史发展历程,我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处于宋朝,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颇受到文人志士、书画作家的广泛推崇。一些山水画家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对构图主次位置的认识。

比如,北宋的画家李成曾经提出,凡画山水,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这句话表明了主次位置在山水画构图中的重要性,说明在进行创作时,必须要先确定一个主要元素,然后再有层次的布置次要元素。当主次位置确定好以后,相应的山水画的构图意识也就建立了。

所以,对于山水画家来说解决主次问题已经成为构图创作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只有解决好该方面问题才能有序展开后续的创作。画分主次,绝不能喧宾夺主,破坏了作品整体的意向。山水画顾名思义,自然山水处于纲领位置,而人、飞禽,楼宇以及云烟等事物必然要居于次要位置。山水画中这种根据主次位置进行构图的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对其布局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不断收获创作灵感,将山水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山水画的章法构图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疏密程度、纵横分布以及虚实相应等方面有了新的体会。

(二)开合对构图方式的影响

矛盾和冲突也是山水画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表现在构图方面就是开合与张弛。开与合相互对立的存在。从本质上讲,开就是不断产生矛盾、创作矛盾的过程。与之相反,合就是解决矛盾,促使其处于和谐的状态中。对于山水画来说,这种对立状态能够激发出巨大的创作价值,使得画作能具有感染力。所以,在进行构图时,虚实、轻重等方面都要分清主次,下笔要干湿浓淡状态相结合,笔速缓急相互并行,通过一定的技巧制造出尖锐的矛盾。开合是中国画所特有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应用颇为广泛,使得画作的整体更富有意境。因此,常用来进行审美价值的评判。在对画作及画论的长久研究过中发现,开合这种形式主要是通过绘画章法所表现出来的,同时它也是实现气韵的主要手段。

所以不仅表现出了形式美感和美学的基本特征,最重要的是它所刻画出的人物、景物也具有耐人寻味的意义,从而使得构图的形式更加多样,妥善处理好这种构图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山水画整体的审美价值。

(三)虚实对构图方式的影响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对虚实关系的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景物刻画和笔墨处理都能用来表现虚实关系。

于前者来说,常见的景物有云烟、溪水等元素;于后者来说,体现在用墨的疏密和干湿程度。比如,黎雄才的《風帆出峡图》画作中,山峰为实景,而云烟、江水则为虚景,对近景的处理用墨较多,而远景的话相对较少,层次的刻画十分富有条理,将虚实紧密的联系了起来,营造了宁静致远的绘画意境,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不论虚与实哪一方占据的比例过大,都会使得绘画作品过于单一、枯燥,丧失应有的活力。

疏密关系也是山水画构图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作为一种层次表现形式,它也具有较大的审美价值。

比如,在对山水画中的树木进行创作时,不一样的疏密程度,能够表现出不同层次上的美感,合理的疏密处理将会使得作品整体更加雅致。此外,山峰的刻画也是如此,作为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在进行疏密程度的构图设计时,更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倘若山峰之间疏密过于紧张,那么整体的绘画作品将会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在整体构图方面应该做到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结合,切实将画作的形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得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

这在刘鲁生的《芦雁图》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在该作品中,芦草的浓密与水域的空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画面整体一气呵成,张力十足。从这种角度来看,疏密处理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表现形式,它承载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价值观,更富有文化气息。

四、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

探究历史的发展轨迹,中国的山水画创作最初起源于一些传统的文人,借助于笔墨语言和观察方法將自己的所感所思表现出来。构图,是对线性语言、笔墨以及诗书画印的有机处理,是一种二维的空间关系。可以说中国山水画学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对山水画构图的深入研究,是不断继承与发展的结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突出强调时代因素,一味创新,离开对传统理论的借鉴学习,山水画创作势必如同无水之源。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必须要以传统构图理论的为基础,通过独特的视角,将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表达出来,实现画家思想感情与构图理论的有机统一。

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表明,即便我们不能全面的窥探到构图理念的发展规律,但是却能无穷无尽的感悟造化,生活远远凌驾于艺术之上。在当前的时代发展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对山水画构图进行的创新活动,更要求画家要应该遵从于本心,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切实实现物我统一的目标,不断赋予山水画构图形式及构图理论新的灵感。比如,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在进行早期的学习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尽管取得了颇为显赫的成就,但是却并不满足于此,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将山水画的构图理论及其形式不断创新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审美的价值。

反过来,这种独具一格的绘画技巧又推动了中国山水画的不断发展。像《桂林襟江阁》就是一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构图新颖巧妙,而且西方光影和山水画的技巧和谐的融合在一起,使得作品本身更富有灵气,将其心理活动刻画的十分形象生动。

五、总结

综上所述,构图方式在中国山水画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担负着表现审美价值的巨大使命。新时期,画家在进行创作时,必须要对其进行继承与发展,提高山水画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曦.中国山水画美学观念在山水村镇夜景照明中的应用[J]. 照明工程学报,2016(06).

[2]徐娇熔.浅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与形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

[3]范华美.论传统山水画对当代中国风景油画创作的启示[J]. 晋中学院学报,2012(05).

[4]王栋.从山水画论探析宋代文人园林的造园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1(09).

[5]高纪洋.“全景山水”构图程式在画论中的探索与形成[J].艺术百家,2011(03).

[6]卓莎.从“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看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特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8).

猜你喜欢
构图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纸巾山水画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