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水资源现状分析

2017-04-13 10:15石代军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辉南县现状分析水资源

石代军

摘 要:该文利用辉南县1956—2015年的水文和气象资料,分析了辉南县的气候特点,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的时空和地区分布,辉南县境内各河流的水资源质量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概况,为辉南县合理开采和利用水资源,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 现状分析 辉南县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066-03

1 概况

1.1 自然地理

辉南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东北部,东西长66 km,南北宽60 km,总面积2 272.3 km2。东与白山地区的靖宇县相接,西与吉林省的梅河口市毗邻,南与柳河县接壤,东北与吉林地区的桦甸市交界,北与吉林地区的磐石市隔江相望。

辉南县属于半山区,长白山支脉龙岗山脉斜卧县境东南部,形成了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境内有耕地面积110多万亩,主要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原木蓄积量达到1 300万m3左右。

1.2 气候特征

辉南县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比较明显,春季和秋季较短,冬季较长,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39 d;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 295 h。

辉南县多年年平均气温为5 ℃,最高月平均气温为7月,平均气温为22.5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737.3 mm,蒸发地区分布与年平均气温地区分布趋势相近,并与纬度、地势密切相关。北部、中部属于低山丘陵区,气温高,蒸发量大;东部、南部属于山区,气温低,蒸发量小。

2 水资源概况

2.1 降水量

辉南县1956—2015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69.3 mm,降水量随着地势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在2013年最大年降水量为1 300.0 mm,在2011年最小年降水量为420.7 mm。

辉南县降水量年内变化很大,从辉南县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年内分配百分比柱状图可看出,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6%,主汛期7~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4.6%,冬季1~3月、11~12月降水量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4.2%(见图1)。

2.2 地表水资源量

辉南县境内的主要河流有一统河、三统河、大沙河、挡石河、黄泥河、蛤蟆河、石道河以及辉发河干流。其中一统河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18.4 km2;三统河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200.3 km2;大沙河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12.4 km2;挡石河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62.7 km2;黄泥河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77.1 km2;蛤蟆河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575 km2;石道河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394.1 km2;辉发河干流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198.1 km2。

辉南县1956—2015年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048 7亿m3。其中一统河为0.040 0亿m3,占总量的6.6%;三统河为2.404 3亿m3,占总量的39.7%;大沙河为0.027 4亿m3,占总量的0.45%;挡石河为0.124 8亿m3,占总量的2.1%;黄泥河为0.149 9亿m3,占总量的2.5%;蛤蟆河为1.446 4亿m3,占总量的23.9%;石道河为1.406 2亿m3,占总量的23.2%;辉发河干流为0.449 7亿m3,占总量的7.4%。

辉南县地表水资源量主要靠雨水补给,地表水资源量的季节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季节性变化有春汛期、枯水期和汛期之分。在水流形態上又区分为畅流期和封冻期。每年冬季降水普遍减少,河流封冻,地表水资源量主要靠地下水补给,江河水量出现第一个枯水期,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年地表水资源量的5%~10%。由于冬季积存在流域内的积雪以及冻结在河网内的冰体,在每年3、4月份春暖融化,形成了春汛。一般河流春汛期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年地表水资源量的10%~20%。由于春汛后降水不多,逐渐进入汛前枯水期。每年6月份开始进入汛期,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6~9月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年地表水资源量的70%左右(见图2)。

2.3 地下水水资源

辉南县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主要补给是降水入渗补给,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134 1亿m3,其中一统河为0.027 9亿m3,占总量的1.3%;三统河为0.724 8亿m3,占总量的34%;大沙河为0.010 5亿m3,占总量的0.49%;挡石河为0.058 1亿m3,占总量的2.7%;黄泥河为0.077 3亿m3,占总量的3.6%;蛤蟆河为0.554 3亿m3,占总量的26%;石道河为0.481 4亿m3,占总量的22.6%;辉发河干流为0.199 7亿m3,占总量的9.4%。

2.4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等于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减去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所以,辉南县的水资源总量为6.184 8亿m3。其中一统河为0.044 8亿m3,占总量的0.72%;三统河为2.451 4亿m3,占总量的39.6%;大沙河为0.0275亿m3,占总量的0.44%;挡石河为0.129 9亿m3,占总量的2.1%;黄泥河为0.159 6亿m3,占总量的2.58%;蛤蟆河为1.4805亿m3,占总量的23.9%;石道河为1.425 5亿m3,占总量的23.0%;辉发河干流为0.465 5亿m3,占总量的7.52%(见表1)。

3 水资源质量评价

一统河在辉南县境内总河长为9.1 km,全年和非汛期水体受到了严重污染,汛期水质尚可。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三统河在辉南县境内总河长为55.2 km,全年和非汛期水体均未受污染,水质良好,汛期水体受到轻度污染,水质较好,全年和非汛期水质类别均为Ⅱ类,汛期水质类别为Ⅲ类。大沙河在辉南县境内总河长为1.5 km,全年和非汛期水质类别均为Ⅳ类,水体受到重度污染,水质较差。汛期水质类别为Ⅲ类,水体受到轻度污染,水质较好。全年和非汛期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挡石河在辉南县境内总河长为2.9 km,全年和非汛期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汛期水质类别为Ⅴ类,所测水体均受到严重污染,水质极差。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氨氮。黄泥沟河在辉南县境内监测河长为19.2 km,全年、汛期和非汛期水质类别均为Ⅳ类,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蛤蟆河在辉南境内总河长为59.6 km,大部分河段水体未受污染,水质良好,少部分河段水体受到轻度污染,水质较好。所监测河段全年、汛期和非汛期水质类别均在Ⅲ类以上。石道河在辉南境内河长为60.0 km,河段水体未受污染,水质良好。全年、汛期和非汛期水质类别均为Ⅱ类。辉发河干流在辉南县境内监测总河长为25.0 km,全年、汛期和非汛期水质均受到了污染,全年、汛期水质类别为Ⅳ类,非汛期水质类别为Ⅴ类,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

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辉南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 806 m3。根据调查统计,2015年辉南县总用水量3.115 6亿m3,其中地表水用水量为2.911 8亿m3,占总用水量的93.7%,地下水用水量为0.196 8亿m3,占总用水量的6.3%。在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为 2.951 7亿m3;工业用水量为0.087 4亿m3;生活用水量为0.075 9亿m3;生态环境补水量为0.000 6亿m3。辉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0.4%,开发利用率较低,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5 结语

辉南县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地表水资源量占比重较大,从地表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来看,辉南县1956—1979年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053 2亿m3,1980—2015年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116 4亿m3,1956—2015年的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048 7亿m3。1980—2015年的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1956—1979年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多0.063 2亿m3,增加1.04%,比1956—2015年的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多0.067 7亿m3,增加1.11%,说明近期地表水资源量呈增加态势。但由于辉南县地表水资源年内分配极不均衡,汛期的洪水量难以控制,加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地域分布不均,不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辉南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受上游和该区域的生活、生产污水的影响,大部分河段都受到污染,影响当地水资源的正常开发利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从长远来看,用水量将会大幅度增加。因此,需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控制污染,保护好当地的水资源,使辉南县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得到大幅提高,改善生态环境,推动辉南县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金哲,朴明世,崔京柱,等.汪清县水资源现状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0(12):25.

[2] 高旺.宁夏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10(12):23-24.

猜你喜欢
辉南县现状分析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关于辉南县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迁徙生活化小学作文教学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吉林省辉南县腰岭子金矿地质特征及浅部资源储量预测
辉南县三合顶子西山水泥用灰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