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 体现 提高
——浅谈我园游戏化廊道墙面环境创设

2017-04-13 05:35文张巧娣
好家长 2017年3期
关键词:廊道墙面创设

文张巧娣

改变 体现 提高
——浅谈我园游戏化廊道墙面环境创设

文张巧娣

幼儿园环境是指影响幼儿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一部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廊道墙面是幼儿园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展示幼儿园形象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家长亲密感受幼儿园文化内涵的途径之一。因我园廊道狭窄,不利于开展立体式的区域游戏,廊道墙面作为幼儿园建设的一部分,如何利用廊道墙面开展游戏化环境创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一改往日的做法,结合课程游戏化的理念,集思广益,使廊道墙面真正成为孩子们游戏的乐园。

一、三个改变

(一)改变了由教师包办的局面

以前,我园的廊道环境创设常常是教师包办、幼儿参与的模式。幼儿即使参与,也只是将幼儿的作品拿来点缀。如何将幼儿变成环境创设的参与者、设计者,成为环境的主人,教师由包办者变成观察者、倾听者、合作者、指导者?我们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动脑、动口、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创造出自己喜欢且游戏性强的廊道墙面环境。

(二)改变了主题式的传统模式

以前,我园的廊道墙面创设,都追求主题,每一层楼,甚至每一个班都有自己的设计主题,但时间长了,单一的主题模式,幼儿就不感兴趣了。如何激发幼儿兴趣,发展幼儿的能力,体现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呢?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廊道墙面上设计了易操作、可重复使用的幼儿久玩不厌的游戏。我们经过考虑,在小班廊道墙面上设计了“钻洞洞”“找朋友”“看谁投得准”等游戏,中班设立了“四季多美好”“我的小手真能干”等游戏,大班则设立了“涂鸦天地”“创意乐园”“编辫子”等游戏,其乐无穷,让幼儿收获了成功,收获了快乐!

(三)改变了材料投放不足的局限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是不可或缺的探索对象。”材料不仅是科学领域需要的,幼儿园的各个领域都需要材料。根据廊道墙面环境的特点和需求,我园改变了过去廊道墙面环境不投入材料的做法,每个游戏都投放多种多样贴近幼儿生活的丰富材料,让幼儿通过材料的选择、运用,游戏与材料亲密合作、相互作用,探索出一系列的玩法,丰富了廊道墙面环境。

廊道墙面作为幼儿园建设的一部分,它的游戏化环境创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创设一个使幼儿喜欢、游戏性强、可重复使用的廊道墙面环境呢?我们改变了由教师包办的局面,改变了主题式的传统模式,改变了材料投放不足的局限性,体现了游戏和勤俭节约的精神,体现了家乡的文化。这样做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提高了课程游戏化水平。

改变 体现 提高 廊道墙面环境 游戏

二、三个体现

(一)体现了游戏精神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廊道墙面,幼儿每天都要与它接触。早晨,幼儿入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廊道墙面上的布置,在廊道墙面布置中体现游戏精神,幼儿很喜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在墙面上设计幼儿喜欢的且容易操作、有挑战性的游戏。如“看谁投得准”,我们将装有动物头饰的盒子挂在廊道墙面上,让幼儿把沙包从动物口中投进去,看谁投得准,投得多,通过比赛,勇夺冠军。幼儿对此很感兴趣,个个乐于参加这个游戏。他们在廊道中自由穿梭,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成功!

(二)体现了勤俭节约的精神

在我们身边,废旧物品随处可见,丢之可惜。为了节省开支,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我们充分发动教师、家长和孩子,收集废旧物品,布置廊道墙面。怎样把废旧物品运用到环境创设之中?我们利用废旧物品品种繁多、资源丰富的特点,在中班大班的廊道墙面上,开辟了手工坊,请木工师傅打造了能摆放各种废旧物品的架子和可供幼儿游戏的可随时收放的桌子,让幼儿利用这些物品,尽情地创作。幼儿通过活动,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现了勤俭节约的环保意识。

(三)体现了家乡文化

我们家乡仪征是一座滨江小城,文化底蕴深厚,有着“风物淮南第一州”的美称,是著名的汽车城、化纤城和名茶之乡。因此,我们在廊道环境中,增强了弘扬家乡文化的内容,体现了仪征文化的风貌。例如:我们在一楼,设置了毛绒玩具广场。二楼回廊墙面上,设计了汽车城。三楼回廊墙面上,设立了仪扬茶社。幼儿通过游戏、制作、欣赏,进一步了解家乡,弘扬家乡文化,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三、三个提高

(一)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倍受家长的溺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动手能力较差。自从廊道墙面上的游戏设立以后,激发了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每天用自己的小手忙这忙那,有的为游戏添置新的材料,有的用自己的小手制作玩具,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二)提高了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幼儿人际交往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共同活动,并互相协作的关系,其宗旨是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接触频率最高的一种活动。通过廊道墙面游戏,孩子们在一起玩,一起商讨游戏的玩法。再加上廊道是相通相连的,小班的孩子可以和中班、大班的孩子交流,大班孩子也可以带着小弟弟小妹妹游戏,摆脱了年级之间、班级之间的束缚,交往能力明显提高。

(三)提高了课程游戏化水平

通过廊道墙面环境的创设,我们一改以教师为主体、幼儿参与的局面,以游戏的形式向幼儿展示了课程游戏化的内涵真谛,放手让孩子去玩,将自由体验、自主创新、积极探索、和谐愉悦的精神发扬光大。一是教师改变了观念,变主体为参与者、观察者、指导者。二是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他们可以在廊道的墙壁尽情玩耍、尽情创造。三是给教师很大的启发,并把廊道墙面上的游戏运用在班级的区域游戏和其他活动中,真正让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园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四是改变了家长的观念,从家长由不理解课程游戏化,变成积极支持配合幼儿园开展一系列的课程游戏化活动。

总之,我园的廊道环境创设带动了全园的课程游戏化建设,大家改变桌椅的摆放形式,实行了弹性作息时间,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参观各种社会教育资源,使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社会化。

(江苏省仪征市真州幼儿园)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7

[2]《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1984

猜你喜欢
廊道墙面创设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开关的美丽衣裳
手工字母花卉让墙面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