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7-04-13 04:42
四川水泥 2017年4期
关键词:外加剂水泥建筑工程

(山西宏厦建筑工程第三有限公司 山西省 045000)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技术的应用

王福龙

(山西宏厦建筑工程第三有限公司 山西省 045000)

作为建筑施工方来说,一个建筑项目的效益与建筑项目施工期长短的有非常大的关联。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工程施工周期会受到限制,在这段时间之中,冬季施工变成了工程施工比较常见的情况。然而冬季施工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很高,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整个工程可以在冬季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必须积极采用冬季施工技术,为工程质量提供保证。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技术;应用

1.工程冬季施工存在的问题

1.1钢筋锈蚀与混凝土裂缝

冬季施工必然面临着低温的问题,这直接决定了施工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与结构,冬季低温环境很容易会造成钢筋材料锈蚀的问题,一旦出现了钢筋锈蚀问题,很容易会出现体积膨胀等问题,一旦出现体积膨胀问题很容易会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后出现裂缝问题。同时,水泥材料存在不稳定性特点,因此拌合混凝土时不容易控制好水灰比,如果水灰比过大其强度将会明显降低,由于冬季室外环境直接决定了施工过程中材料失水加快,进而造成材料开裂问题的出现。

1.2表面起灰,结晶腐蚀

施工过程中砂浆与粗骨料很容易会出现脱离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表面起灰,从表面看起来就像是材料表面扬起了灰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病害,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材料离析会降低材料保水性和粘聚性,加上混凝土养护环境的影响,室外温度过低,这种情况下加速了水分的快速流失,最终形成表面起灰。所谓结晶腐蚀就是混凝土表面反霜。当混凝土硬化之后,外剂溶液会通过毛细管在混凝土表面发生作用,在短时间内将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干,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会对混凝土和饰面层的结合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应当在施工中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对水灰比进行严格地控制。

1.3冬季施工措施的不当

冬季施工期间时常会遇到低温天气,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再细小的施工错误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其中施工不当,对冬季施工的具体技术措施了解不全面,保温措施不到位导致混凝土裂缝、强度达不到要求,这些都是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原因。对这些常见的问题,作为建筑施工方应该对事故发生的起因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发生的事故后期所产生的影响。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计划,提高冬季施工的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尽量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在汲取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同时,总结出正确的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气温是限制建筑工程的一个因素,所以在冬季施工中要结合实际提出正确的技术措施。

2.工程冬季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冬季低温环境施工时,必须降低水灰混合比例,保证比例在0.6以下,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坚固程度。混凝土中灰的比例增加以后,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随之增加,进而缩短混凝土硬度达到标准的时间。同时,为了加大搅拌过程中混凝土的流动性,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可以适当将引气剂加入其中,引气剂加入以后会产生气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还能明显增加冬季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冻能力。现在水泥市场中的水泥主要可以分成硅酸盐、粉煤灰及矿渣硅酸几种类型的水泥,在低温环境中这几种水泥中性能最为优越的是硅酸盐水泥。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应用这种硅酸盐水泥必须遵循一定标准,例如其标号必须高于32.5、水泥使用量必须在300kg/m³以上、水灰混合比例必须<0.6。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对掺合物的选择加以注意,这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寒抗冻能力,必须加入一些减水剂或防冻剂,在使用掺合物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清洁度,因为其中如果含有杂质,不仅会对其耐寒抗冻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其强度也难免会受到影响。

2.2施工中技术控制要点

2.2.1 搅拌环节

搅拌环节技术质量控制要从原材料入手,确保骨料清洁,其中不存在冬雪、冰块及易冻结物质等。混凝土原材料加热宜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泥不得直接加热,散装水泥可导入水泥罐存放。如果选择含有钠离子、钾离子的外加剂,就不能选择活性骨料。尽量选择在0℃以上的环境中进行筛选,用塑料纸将筛选后的骨料包好,通过用油布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冻结现象。如果已将防冻剂添加在混凝土中,那就避免使用高铝材料;当需要在混凝土中掺杂不同的外加剂时,粉状的外加剂可以均匀撒在水泥表面。若是液体外加剂,根据施工要求规范将其配置成所需溶液。外加剂不能混合盛放,而是按照不同种类放置在不同的容器中,同时做好标注避免混淆;最后就是严格控制水灰比,按照最低限度标准控制水分,尽量消除不必要的水分。除此之外,如果外界温度维持在0℃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与规范将一定数量的早强剂加入其中。

2.2.2 运输环节

遵循就近原则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搅拌场地,尽量将搅拌场地选在施工场地附近,可降低运输所需时间,避免材料出现大量热量损失,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容器。根据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温材料,清理干净施工中使用的运输车、输送泵及管道,同时做好加温处理,比如管道采用棉毡包裹或热水加温等。确保运输通畅,避免混凝土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空气中,出现冻结情况。

2.2.3 浇筑环节

混凝土浇筑前可以采取必要的防寒保暖措施,将存在于钢筋与模板上的冰雪和污垢清理干净,特别是新老混凝土梁柱交接处部位,应重点清理。浇筑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若采用分层浇筑方式,应缩短间歇时间,层间最长的初凝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并且后一道混凝土覆盖前须保证前一道浇筑层表面温度,通常不应低于2℃;如果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则需要预热处理浇筑部位后方能进行灌浆,同时灌浆应用加热后的砂浆、混凝土及水泥浆等。

2.2.4 测温环节

冬季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测温工作相当重要,真实有效的测温数据,是保证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前不受冻的重要依据。大气温度的测量主要是对施工现场的大气温度测量,测量的数据是计算混凝土浇筑后计算保温时间的重要依据。大气温度的测量每昼夜应不少于4次,测温时间为2:00.8:00,14:00,20:00,并应做好记录为。

2.3注意混凝土的养护

因为冬季的温度比较低,新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规定的强度,因此这段时间之内必须尤其注意对混凝土的养护。通常情况下,在室外温度从零下转到零上时,应该保证混凝土强度不能在规定强度的40%以下,室温环境中应保证保温材料的干燥性,具体来说保温过程中不能直接将保温材料覆盖于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上,应该首先将一层隔热薄膜覆盖在混凝土上,然后将麻袋、草袋或者棉被覆盖在上面。通常情况下由于温度不同,铺垫的保温材料层数也存在一定差别,一般温度在零下时层数较多,零上时只需要铺一层即可。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应根据地理状况,采用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采取并制定正确的施工方案,提前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顺利实施,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打造出可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高利用率,安全的优质工程。

[1]姜涛.冬季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6,08:188.

[2]邱营东.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6,22:216-217.

[3]刘骥.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6,12:212.

TU75

B

1007-6344(2017)04-0230-01

猜你喜欢
外加剂水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