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心理危机预防构建

2017-04-13 07:42张光玲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络偏差危机

张光玲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0)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心理危机预防构建

张光玲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0)

当前,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科学技术革命式变革的同时,对信息技术交互即时性的渴望,保证了互联网络的普及与应用。然而,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之时,其对教育体系的冲击呈现出多元化效应。其中,单就大学生而论,互联网络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便利弊参半。对此,本人为构建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从认清互联网存在价值及潜在隐患入手,针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具体表现,拟定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以此来保证大学生科学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心理危机;预防机制;构建研究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明开化与技术优化为民众日常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此其中,互联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其不仅提升了信息资源的交互速率,同时为商业发展开辟了全新的路径,行之有效的推动着社会的稳步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络于现代社会体系构建中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教育领域,应用互联网络技术固然重要,但考量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注重青少年网络行为引导同样是现代教育发展不容忽视的课题。对此,本文为构建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以认清互联网络存在的价值与其内在安全隐患为基础,基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具体表现,构建网络偏差行为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以强化校园引导,家长关怀,社会配合与政府扶持,形成有助于大学生网络优质行为养成的科学体系。

一、互联网技术存在的价值及内在安全隐患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跨越历史的奇迹,其将远在千里之外的社会个体紧密相连,构架起跨地区、跨国际的交流体系。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无界性、共享性与即时性,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民族文化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为世界经济、文化、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在互联网便利的交互媒介上,不同地域的文化为人类教育水平、知识涵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是人类塑造人格与思想价值的科学途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在辅助现代社会稳步发展中凸显出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之时,其无界化与自由性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却同样不容忽视。单就大学生行为能力的影响来看,无界化网络环境可增加其阅历,但自由化的网络空间则会威胁其行为能力与思想价值的构建。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无门槛、交互性强、共享性卓越的基础特点上,信息的传递是否能引导大学生行为能力构建,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心理意识的优化情况。也就是说,掌握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失当,铺天盖地的谣言,偏激负面的思维,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构成,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构建。

二、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具体表现

目前,认清互联网存在的价值,明确其在影响大学生行为中存在的双面性基础上,单就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了解互联网影响失当造成的现实问题,才能依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构建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以此来引导大学生思维意识,保证大学生行为思想构建的科学。

(一)上网时间过长

网络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学,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多样的文化娱乐节目,包括电脑游戏、各类电视节目、网络聊天软件。这些丰富多彩的知识在缓解了人们生产生活中带来的压力的基础上,也可以转换人们工作忙碌的心情。然而,适当的游戏与放松虽然能提升工作与学习的效率,但就现阶段大学生接触网络情况而言,上网时间过长是目前不容忽视的问题所在。由于接触网络时间过程,仅注重网络娱乐的大学生普遍产生学习意识下降,网络依赖性增强,甚至到沉迷网络,不问世事的地步。总体来说,大学生在长期接触互联网络娱乐产品后,不仅不利于其借助互联网来扩充视野,并容易造成其身心与性格上的缺失,严重影响其心理构建与行为养成。

(二)思想道德的偏差

人类在步入大学阶段后,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但其身心构建仍然存在未完成态,因此,无论是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世界都还在塑造之中。其自身对于善与恶的分辨力还没有形成完整且统一的认识,并极容易受外界干扰而产生扭曲。目前,基于互联网构架的互联网社区,并非全由“善性信息”构筑。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藏性,脱去了本身形象束缚的网络暴力大行其道,欺诈与谩骂充斥在整个网络环境之中,不仅动摇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根基,本大大影响了网络借助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进而对其思想观、价值观养成形成了不良影响。总体来说,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与混乱性,不良信息的社区造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偏差,甚至影响其日常行为习惯,正常心理构建。

(三)个性情绪的失控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感性认知的形成与理性认知一样,都尚处不稳定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接触不良信息,极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蛊惑,做出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判断。就目前社会多发侵害案件来看,犯案者普遍利用网络邀约大学生,将其引诱至陌生城市实施侵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人身安全。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极容易被网络虚假情感欺骗,在网络上过分投入感情,从而使其无法正视真实社会,并将真实社会与网络虚拟空间混淆,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的差距,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这类学生将生活整体的重心倾向于网络,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倾诉自己的感情与压力。此外,过度沉迷网络也致使其在现实生活中个性产生扭曲,无法进行正常的情绪与情感的宣泄,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学习方法的错误

网络的先进性与广博性一直是人们利用其达成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利用互联网络,可增加大学教育活力,提升大学课堂吸引力,行之有效的保证知识的贯彻与落实。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互联网络博大的文化资讯蕴藏下,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可能下降,其借助互联网络查找资料的同时,极有可能搜索到预定解答题目的答案,并将答案原封不动的照抄下来,最终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可以说,看到问题便搜寻网络,连带着解题过程一起复制到作业之中,这种扭曲的网络应用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思想意识的培育,同时容易加深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造成了离开网络无法自主思考的结果。

三、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心理危机预防机制构建

针对现阶段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具体表现,科学高效的规避以上问题,构建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应注重以下内容的践行:

(一)学校的正确引导

当前,对于大学生过分沉迷网络的现实情况,作为大学生长期生活,接受科学指导的场所,大学校园与指导教师应肩负其导正其行为的历史重任。以构建心理危机预防机制基础为己任,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日常生活空间。对此,大学教育在构架良好氛围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心理的尊重,不是一味的否定互联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更不是一味的反对学生接触先进科技,而是更加合理的从学生角度出发,在贯彻“生本”思维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学生的心理心态,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出对于网络的过度依存,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应用网络。例如,引导学生过程中,以尊重学生兴趣爱好为前提,鼓励学生开展个人爱好,并与老师分享成果喜悦,构建科学的尊重环境,令学生体会到教育机构与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从而直面生活,正视自身与网络之间的关系。

(二)家长多了解子女心理

在大学教育期间,大学生的生活重心普遍侧重于校园生活,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仍不可少。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不能因为孩子成长或者工作繁忙便疏于与子女沟通,更不能只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忽视子女的精神需要。总体来说,在构建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心理危机防御机制的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是决定防御机制运作正常与否的关键,使父母摆正自己的心态,与子女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不居高临下的职责子女的行为,不以自己的价值观来强求子女,而是站在平等、尊重的角度彼此交流,才能使子女学会正常的聆听与有效的对话,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在父母的关怀下体会情谊,从而不盲目投入感情到虚拟的世界中,降低其受骗上当的几率,同时也能提升其情绪控制与情感抒发能力。

(三)社会整体的积极配合

众所周知,互联网络其本身是世界于虚拟世界的投影,但其不可避免的仍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需要社会大众来集体维护与协同共建。目前,网络言论之所以扭曲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皆因为大学生接触到了不好的网络信息与网络文化。对此,社会大众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若想实现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心理危机预防,需注重构建科学的网络环境,有效的网络监督体系。也就是说,利用社会监督与网络监察手段,促使社会大众共同整顿网络氛围,结合举报、检举等手段,降低恶心言论的出现概率,使网络环境以积极、向上的氛围引导大学生,促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的人生观,思想观与价值观,能正确积极的面对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找准自身定位,认清自身价值,从而明晰责任,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四)政府的大力扶持

目前,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心理危机预防构建中,政府扶持虽然不能起到直接的效果,但其对优化网络环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靠大家监督来实现网络环境的优化,政府机构出台相应的互联网治理策策略,利用相应章程实现互联网环境的科学治理与有效净化,才能使青少年拥有良好的网络环境,可以在科学大环境体系下茁壮成长。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看,互联网络确实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对大学生的视野开拓,情操培育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负面的思想影响同样造成了大学生心理构建的危机。因此,加大网络环境的优化力度,发挥校园、家庭、社会、政府的各方面职能,积极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将保大学生心理构建科学,行为养成规范。

[1]王鸿,罗启发.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以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5,05:161-164.

[2]韦志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02:180-183.

[3]陈建伟,赵金辉.校园危机管理机制中预防原则初探——高校学生工作与校园危机管理[J].医学与社会,2015,11:257-259.

责任编辑:于吉瑞

审 稿 人:张迎春

B844.2

A

1009-8534(2017)03-0096-02

张光玲,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高级讲师。

猜你喜欢
互联网络偏差危机
声 明
声 明
声 明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关于均数与偏差
自适应两级UKF算法及其在时变偏差估计中的应用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