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低碳路径与政策研究

2017-04-13 22:59邱蔓
山西农经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西北经济区排放量

□邱蔓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南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低碳路径与政策研究

□邱蔓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本文以南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归纳研究、对比研究、模型研究分析等方法对南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与政策进行探究。为南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设计其各自的发展路径,并从各方面提出促进两大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低碳经济;低碳发展路径;政策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然而,气候变暖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与人类活动,特别是与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密切相关。如何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并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做了大量工作。

1 两大经济区碳排放计算及特征分析

通过对两大综合经济区的碳排放总量和区域的碳排放的离散程度即变异系数的计算来对两大经济区的特征进行分析。从两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总量各省碳排放量和变异系数来看,具有以下特征:

1.1 碳排放量的阶段性

在研究时序内,两大综合经济区的碳排放量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同时两大经济区碳排放量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在1995~2000年,两大经济区碳排放量增长较为缓慢,碳排放量在5000~10000万吨间缓慢上升,而从2000年开始,两区域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在2009~2011年两区域碳排放量处于加速增长时期,直到2011年增速放缓,碳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

1.2 两大经济区区域内的差异变化不同。

南部沿海经济区各省之间的碳排放量差异较大,碳排放变异系数在0.8以上,在但随着时间变化,碳排放变异系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南部沿海经济区各省间碳排放量差距不断缩小。大西北经济区的碳排放量差距较小,碳排放变异系数在0.6上下波动。

1.3 两区的碳排放差异不断减少

两大经济区碳排放情况从变异系数的角度来看,差距较小,大致在0.2~0.4间徘徊,虽然在2003~2008年有过一段扩大的趋势,但在2010~2012年,两区域间的碳排放总量的差距大大缩小,变异系数接近0.1。

2 两大经济区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2.1 收入效应

根据LMDI因素分解结果,两大经济区的收入效应的贡献量较大。两大经济区中各年几乎均为正效应,这表明经济规模的扩大加剧了碳排放情况,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量的曲线也是朝着同一方向发展。收入对人均碳排放量的正效应的作用在大西北经济区表现的更为明显。两大经济区的人均碳排放总量都随经济规模扩大而扩大,人均碳排放绝对量也在增加,并且尚未出现增速减缓的迹象。

2.2 能源强度效应:

无论是大西北经济区还是南部沿海经济区的能源强度都处于下降的趋势,与处于上升趋势的人均碳排放量的方向是相反的,而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大经济区的能源强度的值大多数是负数,对人均碳排放量的作用为负效应,对碳排放情况有减缓作用。但在2009年大西北经济区能源强度突然出现了正值,能源强度效应从减缓因素变成了拉动因素。大西北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的能源强度效应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大西北经济区的能源结构效应值较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值大,能源结构效应的贡献量较大。

2.3 能源结构效应

根据LMDI因素分解结果,能源结构效应的贡献量相对较小。能源结构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量也是时正时负。在2003、2005、2007、2008和2011年南部沿海经济区的能源结构效应都出现了负值,能源结构效应对碳排放起了一定的减缓作用。而在2007~2013年,大西北经济区的能源结构效应的贡献量一直是负值,对碳排放量有减缓作用,在此期间,碳排放量也没有明显的上升。

3 政策建议

3.1 南部沿海经济区政策建议

3.1.1 推进科技创新,增创经济增长方式新优势。南部沿海地区要带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上创造新鲜经验。

3.1.2 建立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能减排。充分发挥财政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经济杠杆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通过完善的相关政策,提高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通过落实加速折旧、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和制定和完善,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减排型产品、节能节地型建筑的财政税收政策引导企业生产和开发这一类产品。

3.1.3 提升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要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继续提高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切实实现第三产业的又快又好地发展。为此,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应根据南部沿海地区各省份的具体发展实际情况,加大力度进一步发展金融保险、教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同时在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上继续做大做强,争取努力使得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和结构层次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3.2 大西北经济区政策建议

3.2.1 构筑异地发展的政策平台,重视改善大西北地区的投资环境。结合当地的自然特点,引导大西北地区发展不妨害当地的低碳资源的特色产业。通过大力培育和扶持特色产业,努力提高大西北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对大西北广大地区不适合进行大规模产业集聚的特点,在大西北现有的几个核心城市及其附近设立重点产业转移区。

3.2.2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中国大西北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极为丰富,开发潜力大,前景好,目前可作为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从长远发展来看,完全可能成为大西北未来的能源支柱之一,并对全国的能源做出贡献。大力发展大西北清洁能源,首先需要应从大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及全国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清洁能源开发的意义,把清洁能源的开发作为大西北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提高对清洁能源开发的认识,加强清洁能源的科学研究。

3.2.3 建立综合的大西北低碳生态补偿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确保大西北地区的低碳环境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重视运用经济手段,实现低碳生态补偿。同时需要制定受益者补偿政策,明确低碳资源保护者、修复者和受益者。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大西北地区低碳资源保护的税费政策,对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的,实行征收相应的税费或补偿费。

[1]朱勤,彭希哲,陆志明,吴开亚,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9

[2]王铮,朱永彬,刘昌新,马晓哲.最优增长路径下的中国碳排放估计[J].地理学报,2010,65(12)

[3]邹秀萍,陈邵峰,宁淼,刘扬.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0(06)

[4]刘攀.基于区域差异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1

[5]孙敬水,李志坚,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26(04)

1004-7026(2017)1-0116-02

F048.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1.79

猜你喜欢
大西北经济区排放量
大西北的秋色
大西北儿女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大西北,神奇美丽的地方
大西北 中国梦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