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安全管理与实践

2017-04-13 18:07土登次仁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西藏大学药品实验室

李 伟, 熊 健, 土登次仁, 布 多

(西藏大学 理学院, 西藏 拉萨 850000)

西藏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安全管理与实践

李 伟, 熊 健, 土登次仁, 布 多

(西藏大学 理学院, 西藏 拉萨 850000)

以西藏大学理学院为例,对化学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从高原环境下药品的取用和保存方法、实验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建立科学安全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完善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和为西藏地区的其他学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化学实验教学; 安全管理;安全问题

1 我校化学实验室概况

在人才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大潮中,对于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创新、创造的能力。对于化学相关专业学生而言,高校的化学实验室则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创新平台[1]。

我校为西藏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担负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培养有用人才的重要任务;而我院化学实验室承担着化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资源勘探以及医学院的基础实验。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实验人员数量呈增长的趋势,同时所用化学药品试剂繁多、性质复杂,大部分还有一定的毒性[2-3],实验中还会用到水电,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保证在实验人员安全情况下,让实验有序进行显得尤为重要。以我校理学院化学实验室为例,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和意见,旨在进一步完善我校和我区其他有类似问题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管理工作,为西藏地区的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献言献策。

2 我校化学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4-5],结合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2.1 高原特殊环境对化学试剂的影响

由于在西藏拉萨本地没有化学试剂的生产厂家,我校实验室中所用的化学药品全部依靠从成都科龙试剂厂、上海阿拉丁等厂家购入,对于液体药品试剂,瓶内的压强接近标准气压,而拉萨属于高海拔地区气压约为64 kPa,实验人员在打开液体药品时,由于药品试瓶的内外存在较大气压差,液体药品极易喷出;而部分药品具有强毒性(氰化物、四氯化碳等)、强氧化性(双氧水等)、强腐蚀性(浓硫酸、浓盐酸)等[6],有对实验人员身心造成伤害的危险。另外西藏地区光照时间长、空气相对干燥、昼夜温差大、气候环境复杂都会影响到化学药品的保存[7]。例如干燥的空气环境会加速药品试剂的挥发,特别是对配制的溶液或者是有机物的影响尤为明显;光照强度过大会促使化学试剂的分解作用,从而加速化学药品的失效或者变质。这些变化一方面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一方面由于基础化学实验室都没有通风的措施,变质、挥发、分解的化学物质还残留在实验室内,久而久之会对实验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实验室环境带来双层的影响。

2.2 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不科学、实验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西藏大学地处拉萨,与内地发达城市高校实验室建设相比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前瞻性[8]。我院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学校定位为属于教辅人员,身兼实验教学、小型仪器维护和实验室管理的多重职责。实验室建设方面未形成老年教师、中年教师、青年教师的合理结构。自2007年以来,实验室中的老教师先后退休,现在化学实验室的专业人员主要以新进的大学生为主。由于缺少老教师的言传身教,新进教师还处于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因此,他们的自身安全意识不是很强、实验风险评估也不足、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在加上自身实践能力有限,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的工作。另外,实验教师在职称评定、继续深造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年轻教师在实验室的工作热情,不能安心本职工作。

此外,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量”的增大,而“质”普遍有所下降。而我院的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实验基础设施较差的西藏各地中学,再者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中学阶段很少进入实验室,具体表现为化学基本功和动手能力较差、安全意识较为淡薄[9],在进入大学实验室时,对于化学药品、化学仪器,表现出非常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做出一些教师规定以外的事情,比如不按规范操作、擅自触碰一些仪器等。而年轻教师受制于对本身安全教育理解的不到位,更多地把化学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当作任务来完成。提醒学生上课需要穿实验服等被认为是 “形式主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不严谨、不够规范的行为。再加上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学生对于安全的概念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上,对危险认识不足。当学生人数过多时,实验教师又很难面面俱到,最易忽视的就是实验安全问题。

2.3 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我院实验中心由物理、化学、生物、地理4个专业的专任实验教师组成,其中主任、副主任分别来自地理和物理。这造成了实验室的责权不是很明确,而化学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最大的区别是有大量的化学药品存在,安全隐患因素较多,而化学实验室管理又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我院化学实验室主要用于本科生教学,科研起步较晚,平时实验药品用量不多,导致了实验室中现存在大量“年纪较大”、已开封的化学药品;有些药品的生产日期属于80、90年代的产品,过期失效药品较多;易燃药品、氧化试剂、毒害品、酸碱腐蚀品,没有规划分类存放,储存在各自实验室铁皮柜中;还有部分药品试剂储存在实验室的准备室中。这些都是实验室中的不安全因素。

3 化学实验室教学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3.1 高原环境下药品的取用和保存方法

在取用未开封的液体药品,特别是有毒害、强腐蚀性的液体药品时,首先将药品进行一定时间的冷藏处理或者先用自来水进行冷却后,在穿好实验服、戴好防护眼睛和手套、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在通风橱内开瓶取用药品试剂,确保实验人员安全。根据学期内实验项目所用的药品,按实际需求使用药品,减少实验室药品试剂的存放量。同时实验专业教师需仔细分析实验原理、特点,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基础上,向绿色化实验、微型化实验方向发展,从而减少药品的用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对于易挥发药品置于加有内盖的密封性较好的试剂瓶中并存放在阴凉处;随温度影响大的药品不易储存,可在冰箱中保存;对需要避光的药品用棕色瓶或者是黑色的纸进行外包装后置于暗处带有棕色玻璃药品柜中保存[10-11]。同时在存放药品的地方,加装通风的设施。另外,应加强化学实验室的交流沟通,实现药品资源共享、科学合理利用。例如分析化学实验中做关于盐酸配制所回收的酸,可用于物理化学实验中蔗糖水解速率常数测定,并作为催化剂使用。

3.2 多举措增强实验人员综合素质

我院实验中心主任多次积极与学校、学院主管领导沟通反应,说明实验教师工作的实际问题和重要性。实验教师的工作得到了领导了肯定,同时鼓励相关教师去内地高校交流学习。在教学、科研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申请正高职称评定,实验教师有了更多归属感,也能潜心专职实验室工作。

加强实验教师对安全教育重要性认识,积极挖掘实验教师自身的潜能,主动增强自身业务的实践能力的学习。从2010年以来,实验中心多次派教师到对口的援藏高校武汉大学的化学实验室进行跟班学习。学习内地高校的一些先进经验,让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验室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以此为契机,由武汉大学经验丰富的专业实验教师到我校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与本院实验教师共同对实验室教学与安全管理提出了改进措施。例如在实验室中放置灭火器、加装喷淋的装置、购买专用的防护眼睛和面罩等。在一些大型仪器旁边注明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根据实际情况张贴醒目标志,如注意高压、注意防火、废液回收处理、注意安全、节约水电等。

3.3 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从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开始就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以便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安全教育的形式应该多样化,例如教师可以将实验室中一些安全规章制度总结成顺口溜或是流行的网络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带来的危险,以及使他们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基本掌握对于实验室一些常见问题的正确处理方式;借助学院的环保、化学等协会为平台,在平时的课外活动中也加入对实验室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从而起到加强学生的实验室自我安全意识;积极联系消防部门到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关安全的讲座,以消防官兵的亲身经历,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初步掌握出现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应对方法。另外,对于一些有想法、有求知欲的学生,可以和科研团队的教师联系,也可以几个学生共同申请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在实验室安全考查合格并与实验室主任签订“安全协议书”后,也能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在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让他们以主人的责任态度共同参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3.4 建立科学安全管理机制

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以主管副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实验中心主任为第二责任人,实验室使用人为第三责任人;使用人与实验室主任签订“实验室使用的安全责任书”。实验室钥匙专人专管,安全责任落实到人,避免了推脱责任的现象,增强了每位教师的责任心,有效地防止因实验室使用管理混乱引起的安全事件[12-13]。

通过学校层面,将各个实验室中存留的失效或过期的老旧药品、标签脱落的药品进行整理,集中交给西藏自治区危险化学废品公司进行统一处理。在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武汉大学援藏教师的指导下,按国家标准新建了化学药品仓库,发挥现有化学专业实验教师的优势,与实验中心主任共同管理实验药品,按类别、性质分别存放,对含砷、汞、氰化物等毒害品专柜储存,

认真做好了药品的领取登记,危险药品要求按量取用,仓库钥匙是双人双锁管理模式,建立了一系列实验室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将环保理念也纳入实验室管理机制中,每个实验室统一配备密封性能好的塑料桶,实验中产生的化学废液、废物进行分类回收,交由西藏自治区危险化学废品公司进行统一处理,保护拉萨的碧水蓝天、生态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4 结语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经过各级领导、师生的共同努力,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应的改革措施和管理长效机制,对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实验室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总结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安心学习和钻研,努力实现为西藏地区源源不断地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

References)

[1] 李广艳. 浅析高校化学类科研实验室的危险化学品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278-292.

[2] 王海文,殷馨. 浅谈实验室化学品管理[ J ].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2):203-205.

[3] 黄文霞,罗一帆.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94-196.

[4] 谭大志,邓超,刘雪飞. 普通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教育[J].实验室科学,2007,10(1):182-183.

[5] 王文芳,肖建东.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3):91-92.

[6] 李越敏,张志恒,郝晓颖.化学危险药品管理与实验室安全措施[J]. 化学教育,2007,28(4):57-58.

[7] 郝丽瑾.实验室化学试剂和配制溶液变质的因素与储存方法[J].菏泽医专学报,2001,13(2):90-91.

[8] 余列,李懿,张小琴. 民族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科学,2013,16(3):112-115.

[9] 周勇,土登,益西. 我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1):44-47.

[10] 徐景达. 有机化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11] 张克凌. 医用化学基础[ M]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12] 鲍敏秦,张原,张双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89-192.

[13] 徐建斌,赵涛涛.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 实验室科学,2009,12(4):164-165.

Safety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on chem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ibet University

Li Wei, Xiong Jian, Tu Deng Ciren, Bu Duo

(College of Science,Tibet University,Lhasa 850000,China)

Taking College of Science in Tibet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analysis on the safety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em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based on the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The exploration is conduct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extraction and preservation methods of drugs in the plateau environment,the cultivation of the safety consciousness of the experimental personnel,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sm,etc.,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hemical laboratories in Tibet University and other schools in Tibet.

chem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safety management; safety problems

10.16791/j.cnki.sjg.2017.04.066

2016-11-30 修改日期:2017-01-03

西藏大学青年科研培养基金(ZDPJZK1507); 西藏大学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项目;西藏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李伟(1986—),男,湖北汉川,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化学教育教学及科研

E-mail:li_wei05416@163.com

熊健(1987—),女,河北唐山,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基础化学的教学及科研.

E-mail:280589465@qq.com

X937

B

1002-4956(2017)4-0262-03

猜你喜欢
西藏大学药品实验室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西藏大学2021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西藏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