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4-14 20:44王桂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山东省现状

王桂芳

摘 要:“空间集聚”是体育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的显著特征。以钻石理论为依据,从山东省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当前体育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发展问题。研究认为:休闲时代来临,政府因势利导,促成了体育产业空间集聚的新格局。其特征表现为:空间集聚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政府”与“机会”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地域特色体育产业和“外围支援产业”有机结合。其困境在于:空间集聚区域分布不均衡;体育核心产业比重有待提升;政府需慎重对待自身角色。为实现体育产业的区域良性发展,建议:1)采用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宏观策略;2)以“制度+技术”作为保障;3)提升民众体育参与度,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关键词:体育产业;空间集聚;山东省;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2-0027-05

Abstract:Spatial agglomeration is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sports industry in its primary stage. On the basis of diamond theory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sport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y shows that with the advent of leisure time and coupled with the government guidance in the light of its general trend, a new pattern of sports industry spatial agglomeration has come into being.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government" and "opportunit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e industry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ripheral support industries" integrate organically. The dilemma lies in that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is not balanced;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re sports industry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care of its own rol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t suggests that we take the macro strategy of non-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ake "system +technology" as a guarantee, improve public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create a good industri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sports industry; spatial agglomeration; Shandong;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当前,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已经从经济起飞阶段进入大众消费阶段[1],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人均GDP达到3 000至5 000美元时,国民经济消费将会发生转型,休闲类的消费会快速提升。2014年,发展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从9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到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现了国家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体育产业的准确定位,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体育产业国家战略的实现依靠区域发展。作为经济发达省份,依靠交通发达、地处沿海等独特优势,山东省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产业基地为核心的体育产业“空间集聚”发展态势。在体育产业成为国家战略、全省总动员的背景下,如何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当前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恰当处理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省内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体育产业的空间集聚现状

在分析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问题之前,我们以“钻石理论”为蓝本,演变出符合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图式(如图1)。产业空间集聚理论研究经历了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古典空间经济理论,再到网络组织理论的发展变革[2]。在众多理论模型中,波特(Porter)提出的“钻石理论”构建了产业运行的六大决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3],特别强调“产业群聚”,相关产业形成群聚越强、越巩固,越有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确立[4]。简言之,图1所示的是一个双向强化系统。当产业获得其中任一因素优势时,就會帮助创造或提升其他因素优势。但拥有此体系中每一项优势,不必然等于拥有行业竞争优势,只有这些因素交错运用、形成产业自我强化优势,才真正具有竞争力,因为市场机制比政府干预更能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运行的效率[5]。因此,四种核心因素(体育产业、需求条件、生产要素和辅助支援者)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单纯的政府影响和机会出现通常并不会使产业取得竞争优势。

1.1 政府因势利导,体育产业空间集聚特色鲜明

2014年山东省体育局首批8家体育产业基地并分别授牌,这是新时期加快全省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体育产业发展各构成要素的协调运作和产业“空间集聚”的初步成形。山东省体育局网站的最新报道显示,截至2016年底山东省已有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3家,省级体育产业基地26家,其中省级示范基地13家,省级示范单位13家。已初步形成了青岛,德州(乐陵、宁津、庆云),淄博,日照等体育器材制造业聚集区,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滨海体育旅游休闲聚集区,威海、淄博高青县唐坊镇等渔具制造聚集区,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体育绳网等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聚集区,起到了很好的带头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山东省体育产业的区域增长极的培育,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引领和支持。26家体育产业基地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特色进行划分,充分体现了不同区域体育产业的项目优势,形成了良好的区域产业格局。

1.2 休闲时代来临,促成体育产业空间集聚新格局

我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决定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应该在划分区域的基础上坚持培育区域特色体育产业,根据本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确定“增长极”,优先发展优势产业,产生集化效应,进而由产业集化产生产业扩散,形成良性发展的体育产业链。

体育产业新格局形成得益于经济发展。山东省近6年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新常态下的2016年仍保持了7.6%的增速。根据恩格尔法则(Engel Law),民众所得如果不断提升,该地区教育、体育、健康及休闲所占支出比例势必快速增加。体育消费是顺应消费需求结构变化规律、增长潜力的服务性消费,由此必然带来体育产业结构相应的变化[7]。从体育产业需求角度而言,体育是休闲需求的一部份,同时能为个人带来巨大的“健康价值”,随着“所得成长”增加,人民“有钱”带来消费能力的增加和休闲时代的到来,体育产业发展成为必然。

1.3 体育产业空间集聚新格局的特征

产业空间集聚的产生,是内外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我省体育产业发展来看,在政府的引导下,体育产业以地理区位不同而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

1.3.1 空间集聚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

在重视技术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是体育产业首要的生产要素。正因此,《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发展,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提升传统体育用品的质量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德州以体育用品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两个基地均十分重视产品创新。乐陵市友谊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在省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获批“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成为企业产品研发的关键支撑,从而占据了国内射箭产品市场份额的90%以上。有学者认为,企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8],山东省传统体育用品加工制造业正是在依靠创新的产业类型转型升级中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3.2 “政府”与“机会”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山东省适时制定省、市、县三级配套政策,引领和监督体育产业发展。2012年9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2014年7月青岛市出台《青岛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2011年初乐陵市出台《关于加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可见政府充分发挥了制度供给的角色功能,成为体育产业的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9]。其次,目前8家基地的分布与山东省经济规划和交通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其中烟台、青岛、日照共5家基地位于“蓝色经济区”,德州2家基地位于“一区一圈一带”叠加区,充分说明政府经济规划的举措和机遇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韦伯(1909年)首次把影响单个厂商区位决策的数量区位方法引入产业空间集聚的分析之上,开创了产业空间集聚研究的区位分析传统。在韦伯看来,厂商之所以有集聚的愿望,是因为这种活动能够给单个厂商带来成本的节省[10]。这种成本的节约来自于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交易机会的增加。此目前获批的基地均毗邻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得益于“山东省交通体系与经济发展协调度逐渐增高”[11]的发展机遇,成本的节约以及交易机会的增加使得产业基地与当地交通条件关系密切。

1.3.3 地域特色体育产业和“外围支援产业”有机结合

目前8个基地均具有自身发展优势,有的是区位政策优势(地处政府规划的经济带),有的是传统产业优势(如德州的两个基地)。体育制造、体育旅游等主体产业与“外围支援产业”,如交通、建材业及学校、非营利组织和赞助者密切合作,在为主体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媒体业、娱乐业、零售业等外围产业带来巨大商机。根据菏泽市政府的规划,2025年,菏泽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200亿元,體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和全民健身中心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必然带来多种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由于对健康和休闲品质的重视,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增长显著,更想购买运动产品、观看运动赛事,这不只影响体育产业本身,也会刺激周边产业的成长[12]。如青岛奥帆基地以体育旅游为龙头,与竞技体育赛事、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博彩等互补发展,全面满足群众需求,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促进体育消费。

2 体育产业空间集聚的现实困境

2.1 “集化区”区域分布不均衡,特色产业有待发掘

当前山东省体育产业基地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明显落后。如前所述,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省内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是导致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尽管现状如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是近几年才被正式进入政府视野的。以“原生性”优势产业、项目为基础进行支持和引导,是政府的必然之举。在大力发展德州体育用品制造业之后,鲁西南落后地区(菏泽)的武术产业也被写入了当地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之中。这一方面说明体育产业增长极的培育并没有忽视落后区域,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政府不仅关注体育制造业,同时也十分重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掘和发展。当然,在政府的行动之外,我们也应呼吁各地市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发展本地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民间、市场的主动性,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中取得应有的成绩。

2.2 体育核心产业比重有待提升

中国目前体育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一种畸形状态,主要体现为体育产业内部本体产业和相关产业所占比例的不合理。山东省体育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制造和销售所占比重达到了79.80%,而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场馆管理活动只有8.88%,体育培训和中介更是少得可怜,两项加一起只有0.87%。具体到山东省,同样存在上述状况,尽管产业类型有多样化的趋势,但目前以体育用品制造为主的基地有10家,占了三分之一强。各地市统计局公众信息网数据与上述情况类似,体育用品制造业(包含在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之中)主营业务收入和投资额明显偏高,相较之下,体育服务业少得可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重点强调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支持各地打造一大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尽管从青岛、烟台、临沂基地来看,山东省体育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但在发展体育主体产业方面仍任重道远。

2.3 体育主管部门仍需解放思想,让渡利益

“空间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途径”[13]。山东省体育产业新兴集化区为区域就业、城镇化做出了贡献,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市场运行态势向好。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认真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黄义军在论述滨海休闲体育产业集群构建问题时指出,“政府介入休闲服务供给方式比较被动,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呈现出比较严重的角色失调问题”[14]。这说明,政府与市场达成利益妥协存在较大的现实阻碍。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应吸取竞技体育赛事(尤其是足球)的经验教训,在政策松绑、市场开放、财政透明等方面做出努力,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带来的乱象。然而经历了多年政府办体育的举国体制的“洗礼”,“‘政府体育的思维惯性”[15]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去除的,它对体育产业社会化实施所形成的阻力自然不容忽视。

3 体育产业空间集聚的良性发展之策

3.1 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方式

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是指各地区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保持相对的平衡和协调,同时承认客观存在的发展差异,将有限的资金、技术、资源比较集中地投入体育的经济重心区,以支持和带动各地区总体水平的快速、持续发展[16]。这种发展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现有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区域之间的互补功能,从而形成大范围内的竞争合力,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实现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山东省从沿海到内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决定了体育产业的这种发展方式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因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的实质是适度倾斜协调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森(Oliver·Williamson)认为,区域经济成长从不均衡到相对均衡和均衡的演变过程是集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结果。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初期,集化效应往往较扩散效应显著,这是因为各类体育生产要素的效益和发展亦存在区域差异。而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后期,因为聚集区向周围扩散渗透,扩散效应更为重要,集化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区域间体育经济渐趋平衡。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体育产业资源的集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更为明显,非均衡协调发展既能提高宏观、微观体育的经济效益,也能有效缩小省内各地区间的差距,快速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核心与周边产业的联动效应。共时性维度上,以现有条件和产业布局为基础,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历时性维度上,与官、学、研及民间团体紧密合作,并由民间企业赞助及投资创造双赢,让体育产业产生较强的牵引力,增强各要素间关联性,进而带动其他外围支援产业,成为更大产业关联。

3.2 以“制度+技术”模式保障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层面,将从小到大的所有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数字化、信息化共享平台。当前体育产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价格方面存在恶性竞争。共享平台的建立,可以促进“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局面的形成,利于增强国产品牌的竞争力,助力体育健身行业发展,从而带动省域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制度层面,在充分认识政府经济管控局限性的同时,加强产业运行的法制建设,将其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动员体育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各种因素的积极性,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才能为体育产业发展发挥正向作用。

此外,钻石理论中“辅助支援者”中科研机构、赞助商等各种角色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他们往往是先进技术的提供者。在全球化知识经济中,只有占领技术的制高点,才能使体育产业的产品获得内容的优势,从而与“最终消费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3.3 “氛圍”是产业集聚产生的前提,民众参与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体育产业的空间集聚之后,只有不断突破单一产业发展范式的边界限定,大力推进子区域体育产业与外围产业的深度融合,丰富自身体育产业品牌项目的文化内涵,才能尽快实现产业的扩散过程,从而形成更大区域内体育产业的和谐共促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现阶段要注重开发群众体育市场,大力发展本体产业,循序渐进,围绕行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升级和竞争力提升做文章。“中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意愿长期被传统消费观和休闲价值观束缚”[17],尤其在山东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发源地,植根于人们内心的“成由勤俭败由奢”等传统观念严重限制了人们体育消费的主动性。只有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政府的良好作为,加之社会观念的不断转化,体育产业各要素的良性互动才能形成。

4 结论

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发展体育产业的浪潮,如何在体育产业这块“蛋糕”中分得一块,是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及外围产业共同思考的问题。当前山东省体育产业产出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稳步增加,在促进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作用日益扩大,已经进入产业的“成长期”[18]。具体到一省之内,从战略层面,体育产业的空间集聚既然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阶段,必定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本研究以强调产业群聚的钻石理论为依据,探讨山东省体育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发展,认为:

4.1 只有深刻认识体育产业集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处理好产业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省域体育产业事业的健康发展,助力国家体育产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4.2 宏观上,非均衡协调发展是当前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策略;在各要素关系的处理上,以民众参与为主的“需求条件”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需审慎处理与企业、民间组织等角色的关系,避免过度干预;体育产业自身充分重视技术创新,着力于发掘地方特色。

4.3 體育产业“集化”远非省域(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终点,从“集化”到“扩散”,实现区域内各子区域体育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才是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大众消费阶段与社会改革[J].东岳论丛,2012(11):41-45.

[2]洪开荣,肖谋琅.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发展[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2):46.

[3] Porter, M. 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 Free Press,1990:127.

[4]王进.产业群聚、知识共享、生态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J]. 软科学, 2014(9):104.

[5]高旺.论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关系[J]. 东岳论丛, 2000(2): 16.

[6]新一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名单公布我省两项目晋升“国家队”[EB/OL]. http://www.sdty.gov.cn, 2017-02-16.

[7]林玲,彭连清.体育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理论与实证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7-11.

[8]李森森,刘德胜.企业集群、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J].东岳论丛,2014(1):145.

[9]张金桥,史兵.运动产业生产要素及要素禀赋评价的基本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6(10):206-210.

[10]Weber. A. 工业区位论[M]. 李刚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来逢波,杨京波.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与综合交通体系协调发展的测度与适应性评价[J].东岳论丛, 2014(6):61.

[12]Yoon, S. J., & Choi, Y. G.. Determinants of successful sports advertisements: The effects of advertisement type, product type and sports model [J].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2005,12(3):191-205.

[13]李华香. 社会资本理论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52.

[14]黄义军. 滨海休闲体育产业集群构建研究——以山东丁字湾海上新城为例[J].东岳论丛, 2014(9): 180.

[15]霍军,李海娜.全民健身战略下体育产业社会化运行机制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3):9-10.

[16]司正家. 几种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比较与启示[J]. 实事求是, 1999(6):53.

[17]喻坚.新常态下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5):33.

[18]吴炜峰,曲永义.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以山东省为例[J]. 东岳论丛, 2012(11): 41-45.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山东省现状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