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意外”演绎成“精彩”

2017-04-14 02:02李召伟
关键词:引导学生意外课堂

李召伟

【摘要】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具有生成、开放的特点,课堂上出现一些不确定的“意外”是必然的。“意外”的出现并不是坏事,因为教学中的精彩有时源于课堂上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突发“意外”情况,经过得当处理,就能让学生享受快乐的思考,迸发智慧的火花,成为别样的精彩 。“意外”考量教师的教学智慧和知识水平。那么,一线教师如何才能将“突发意外”转化成“无限精彩”,驾驭“动起来”的课堂呢?本文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 课堂 引导学生 实践智慧 生成 处理课堂突发情况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3-001-02

老师认真地备课、上课,但课堂因为有了学生这个有思想的主体的参与而变得不可完全把握,课堂进程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的预设一丝不变地推进,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令老师们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不同的老师遇到相同的情况,处理的方法并不一样。能否把握这些突发事件,如何处理这些突变,或许正是教师课堂智慧和随机应变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如若能处理得当,适当引导学生对这些“意外”情况进行分析解决,可能将使这些“意外”成为这节课最出彩的地方,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顺着学生“意外”的奇思妙想,将计就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它解读时会产生认识上的个性差异,在互动中有了精彩的生成,这恰好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灵感,此时稍作引导,便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案例1《生物入侵者》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在顺利讲完课文内容、结构、说明方法之后,我提了个小问题:“请大家联系生物知识和生活常识,看看还有哪些你所知道的而课本中又未提到过的生物入侵者?”

学生:被喻为“紫色恶魔”的凤眼莲……澳大利亚的“兔灾”……地中海的“毒藻”……

在同学们讲的热火朝天时,一个学生的答案让我们都感到很意外:老师,我觉得日本人也是生物入侵者,他们在二战时入侵了中国。

他的回答一出来,引起了全班同学的轰动,大家在感到意外的同时,开始小声议论。虽然在上课之前,我也查找了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但他的答案是我完全没有考虑过的,面对孩子出乎我意料地提问,我愣住了,但马上回过神来,我意识到:这是一篇说明文,科学性很强,就生物的角度而言,日本人当然不能属于生物入侵者,但直接否定他的答案,不仅不助于学生理解,更打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它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它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而且通过语文教学,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等教育。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绝好机会,我完全可以利用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于是,我说:“这位同学很不错,思维很活跃,我们大家可以就他的答案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马上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学生:我认同他的观点,日本人入侵中国,完全符合书本上的对“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

学生:虽然他们是非法入侵,杀害了很多中国人,但他们还不至于破坏我们中国的原有的生态系统。

学生:……

学生:虽然他们是外来入侵者,威胁了中国人的生存,但中国人一直在奋力抗争并最终取得成功,日本人有自然天敌的制约,这个制约者就是我们中国人。

他的答案一出,大家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趁机总结,表达自己的观点,表扬所有参与讨论的学生,并鼓励大家为战胜中国的“未来入侵者”而努力学习。

“日本人也是生物入侵者”!这个思考何其精彩而奇妙,那我们老师为什么不顺水推舟引导课堂,来一场头脑风暴呢?

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还是自己的课堂,尽管“意外连连”,却精彩纷呈。

二、抓住“意外”情况与教学内容的联系,顺水推舟化解课堂尴尬

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课与思考,但学生的大脑并不能时时刻刻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在这四十分钟时间内,再勤奋、聪明的学生也会产生间歇疲倦。

案例2在一次教授鲁迅的《藤野先生》的课堂上,当我在讲台上讲授“清国留学生”在东京的学习状态时,我是这么说的:这些“清国留学生”在东京根本没有认真学习,而是打着学习的幌子在学跳舞。此时,我发现台下的学生情绪很一般,气氛也较为沉闷,时值下午两点半,学生们明显精神不振。

正当他们昏昏欲睡之时,我特意咳了几声后,大声地读出这一句:“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我大声延长并重读了“跳舞”一词,因为我知道对于这个词语,学生们会感兴趣,因为最近班上部分寄宿男生在疯狂地模仿迈克·杰克逊的舞蹈,并时常在班会课上、课间为其他同学表演,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果然不出所料,同学们听着老师读“跳舞”一词的特殊语调,马上就精神起来了,尤其是那几个热衷于跳舞的男生特别兴奋。

趁着大家稍微振作些,我马上和他们讲了个笑话。

我说:大家都知道,有爱好是好的,但沉迷于某一事物就不行,学跳舞也是如此。本班的幾位舞王,最近常缺交作业,当我问及他们原因时,其中有一个同学竟然满脸无辜地回答老师:“老师,我的确做不完作业。”老师追问:“作业不多,为什么做不完呢?”他竟然很“老实”地回答:“因为晚上我要练习我每天表演给同学们看的舞蹈”。

学生立马一阵哄笑,有学生还发出感叹:“看来,跳舞还真耽误学习啊!”

就在这一阵哄笑中,学生昏昏沉沉的情绪被消除,精神终于振奋起来。于是,我抓住时机,用很短的时间分析了课文中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形象,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很受学生欢迎。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对课堂上的“意外”没有视而不见,也没有对上课分神的学生做简单地批评,而是充分利用了可贵的临时性资源:学生突兀回答出“跳舞”,正好跟课文内容“请过留学生跳舞”相关!捕捉了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演绎了课堂精彩,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己教育了自己,使动态生成在未曾预约中“柳成荫”。

这表明,鲜活的教学资源经常流淌于不经意之间,只是发现它需要教师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三、面对学生困惑的“意外”,巧妙举例演绎精彩

有时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知识范围与生活经验较远,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困难,这时,如果列举一个学生知识范围之内或生活经验之内的事例,同时这个事例和所学课文内容又是同类的,那么,这类事例将有助于学生领悟课文的内容。

案例3在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中有这样一句:“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读到这里时,学生发出“啧啧”的感叹声,很明显他们对母亲的这一行动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

一个学生马上问:“老师,母亲为什么要用舌头去舔眼翳,这不仅没有任何作用,而且还很不卫生。”

面对这种情况,我马上意识到:在他们心里,美好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东西,才具有吸引人的力量,人们才会渴望它,热爱它,依恋它。像母亲的这一行为,他们认为没有意义,也很不雅。又由于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因而他们不可能理解作者在写这句话时的强烈感情。

于是,我认为有必要对母亲这一行为进行引导,于是我问学生:“作者母亲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学生很快回答说:“很显然,她对作者的爱得太深了。任何可能对她孩子眼睛有好处的方法,她都愿意去尝试,甚至是‘听说而来的方法。”

于是,我接着学生的回答继续说:“大家知道,感情这东西常常是不受什么约束的。比如说,不受价值高低的约束,不受外观美丑的约束,不受质地优劣的约束等等,更何况是天下间最为伟大的母爱。我举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例如,世上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孩子眉清目秀也好,眉秃目赤也好;聪明伶俐也好,愚笨迟钝也好;健康活泼也好,笨拙内向也好;都不影响妈妈对孩子的爱。妈妈只要从外边回到家里,总是把孩子抱起来就亲。课文中作者母亲的感情就是这样的。因为她深爱他的孩子,而且她有没有很多文化,所以任何对她眼睛可能有好处的方法,她都会愿意去尝试。所以,在作者母亲看来,这是一件她非做不可的事情。”

听我讲完后,绝大部分同学都略有感悟地点点头,我知道他们明白了。通过这样例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和情境,学生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分析课文时,学生总是遇到无法理解或短时间消化不了的困惑,这时应该遵循学生的理解方式,沿着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的起伏的轨迹灵活调整教学预设,针对学生的意外反应作必要的点拨和引导,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巧妙引导,有效破解课堂困境。这样才不至于让“意外”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面对学生“意外”的调皮,幽默化解,演绎精彩

在我们教育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调皮的学生,这些学生受到的批评较多,对批评的话很反感,内心比较敏感、脆弱,很容易和师长产生敌对情绪。同时,也很渴望理解、宽容、赞赏。如果教师适当使用幽默的方法批评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4一次上《爱莲说》,正当我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时,教室里突然传来一阵手机铃声。不少学生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最终大家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手机主人身上。

看着学生惊慌失措、羞愧难当的样子,我强压怒火,灵机一动:何不让手机在这节课上发挥它的作用呢?于是就问:“同学们,你们想得到来自朋友的祝福和安慰、关心与理解吗?”“想!”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好!现在请你们都把手机开机,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发给班内你最好的朋友,行吗?”“行!”回答声整齐又响亮。大家都没有想到我会这样处理,惊奇之下兴致勃勃地打开手机,非常投入地按动着键盘。不一会儿,课堂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学生都收得到了朋友的短信。学生感动着,分享着……而我却为这次突发奇想得意着。

幽默,创设了和谐融洽的教育情境,它让本来难堪的批评变得友好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幽默传达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幽默的老师不仅不认为学生的过错行为是出自恶劣的动机,有时还假设动机是善良的,这种“文过饰非”的假设,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能激發起学生改过向善的强烈愿望。

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我们事先无法预测的,学生的慌乱、好奇、惊喜是必然的,也是自然规律。教师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换个角度考虑: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也像学生一样吗?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为什么自己在恐慌、好奇的同时去强压学生呢?教师只要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就能化“意外”为“精彩”!

另外,在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与教师的教学预设问题可能不一致。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抑制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很感兴趣而又跟学习有关的问题,教师可以寻找合适的时机及时调控,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将计就计,顺水推舟,化不利干扰为有用的教育资源。这样,既能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精彩”就这样在“意外”中绽放出夺目的光芒!

希望我们巧用幽默批评学生,更快地找到更多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猜你喜欢
引导学生意外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写字大课堂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