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高校体育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研究

2017-04-14 20:17宋喜涛
现代交际 2016年24期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一体化高校

宋喜涛

[摘要]本文通过对长春市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和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华侨外国语学院正在实施的体育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范例,提出将课外体育俱乐部引入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力求构建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将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联系,为达到体育课教学带动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对体育课教学进行补充的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 体育俱乐部 一体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53-0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指学生依个人运动兴趣组成教学单位,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将体育课构建成为一个共同学习、运动和交流的平台。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高度自主化学习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运动兴趣。

体育俱乐部进入高校,早在上个世纪初期欧美国家已经陆续开展,并且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美国、德国和日本,在这一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欧美国家的学校体育在这一方面的成果,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长春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很多高校中率先被推广。在广大体育学者和体育教学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已经在我国的高校中生根发芽,而且正在以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迅速发展。长春市各高校的体育教学也正在朝着这一方向逐步靠拢。吉林省有近80%的高校集中在省会城市——长春市,因此,长春市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对整个吉林省有着较高的代表性。

(一)教学目标

高等教育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个人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对其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体育教育也应该抓住这一良好的时机,使学生建立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在“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大学体育为终身体育服务”的教学理念,即“要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兼顾锻炼身体的前提下至少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使学生能够长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有了思想和理念的指导,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显得越发明确,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要加强心理的培养和引导。因此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被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即理论知识(包括卫生习惯、营养知识、生理学和运动学的基础知识)、运动技能(包括身体锻炼的基本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心理培养(包括运动兴趣的培养、竞争与包容、群体和社会适应的培养等)。

(二)课堂组织形式

经过对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财经大学等10余所长春市知名公立高校和华侨外国语学院、长春光华学院、长春建筑学院、长春动画学院等8所民办高校的体育课堂组织形式的调查得知,现阶段有75%的高校实行了“三自主”的选项课教学模式,即学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内容及教师。另外的25%的高校采用“二自主”或“一自主”的教学模式,上课时间由校方统一安排,学生可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和课程内容。基本上打破了以往的班级授课模式。也有32%的高校开设了大学三年级的体育选项课。

(三)考核方法

对长春市高校体育课考核方法的调查表明,目前有80%的高校采用平时+期末考核的评价方法,在百分制的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40%的比例,期末考核占60%—70%的比例。另有20%的高校采用三部分及三部分以上的评分方式。

(四)场地器材

在我国北方地区,体育场地与器材条件一直以来是制约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学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体育场地与器材方面的投入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大了对高校体育场馆的资金投入,很多高校的体育场馆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调查表明:长春市有70%以上的高校室内体育场馆人均面积达到1平米,只有15%的高校室内体育场馆人均面积达到1.5到2平米。仅有20%的高校的体育器材能够满足体育课需要,80%的高校的体育器材体育无法满足体育课的需要。另外,一些新项目所需器材的购买、老旧器材的维修与更换以及器材的管理等都成为了这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

(五)师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长春市高校体育教师中,有87%的教师达到了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仅有13%的教师是本科和专科学历。56%的教师有指导校级运动队的经历,另有22%的教师有指导两项或两项以上校级运动队的经历。

二、长春市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经过调查,当前长春市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基本上以课外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育社团和学校运动队等形式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主要是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由学校提供场地器材并安排指导教师及上课时间,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根据个人的运动兴趣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同时要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收费标准一般在每学期100元至200元之间,收费标准较低,符合学生的经济能力。据调查长春市有31%的高校开设了这一类型的体育俱乐部,满足了一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体育社团也是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由学生自发组织的校园体育团体,学生也可依据个人兴趣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由学校拨发部分活動经费,学生也可以通过企业赞助等形式自筹部分经费。学校无条件提供活动场地甚至指派指导教师,但基本上由学生自带运动器材。这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在长春市的高校中最为普遍,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无特殊要求。因此,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存在这样的学生体育社团,社团的管理制度、人员的新旧更替以及活动的组织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学校运动队是以竞技为主要目的,追求竞技水平的提高,培养高水平的竞技人才,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由校方对人员的选拔、训练时间的安排、指导教师的选派等进行严格的管控。虽然学校运动队在参与人数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但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提升,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体育知识的普及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在俱乐部开设的运动项目的调查中得知,课外体育俱乐部主要以小球类(乒乓球、网球、羽毛球)项目居多,另外,健身、体育舞蹈、健美操等项目在学生中也比较受欢迎。参加这类课外俱乐部的学生主要以健身为目的,兼顾运动项目的娱乐性。学生体育社团主要以篮球、足球、轮滑、街舞等项目居多,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学校运动队主要是以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传统比赛项目为主,主要是为了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长春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来看,体育课目标的确定和课堂的组织都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人兴趣,在满足了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从师资情况来看,教师的整体水平可以满足学生对运动项目和技能学习的需求,已经具备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条件,可以尝试将俱乐部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但是,从各高校体育场馆与器材的情况来看,目前还不是特别充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长春市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来看,开展情况较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并且已经各自形成了较成熟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但是,从整个调查结果来看,当前长春市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和开外体育活动两者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形成了较独立的两个部分,不能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四、实证分析

长春华侨外国语学院于2014年开始,率先实行了体育俱乐部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实施情况如下:结合国外高校俱乐部教学模式与国内体育教学理念,构建了贯穿大学四年的体育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形成了四年不断线体育课,保证了学生在大学期间得到充足的体育锻炼。首先,将大学四年纵向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学一年级,以身体素质训练、武术、健美操等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授基本的体育知识与运动常识,培养运动兴趣。第二阶段为大学二、三年级,按运动项目分成15个教学俱乐部,学生可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主要以专项运动的技术、战术和裁判法等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水平,并选拔优秀运动员。第三阶段为大学四年级,以教学比赛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协助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其次,将全校学生横向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学生混合分组,进行组内教学、讨论、比赛等活动,以老带新,以高带低,教师从宏观角度对整个俱乐部群体进行指导和把控。另外,将课外活动纳入了体育课考评,使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了体育课的一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视频录像和照片等影像资料都可以作为体育课成绩评定的依据。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而且也对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还促进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结语

(1)长春市普通高校自主化教学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具备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条件。

(2)长春市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较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并且已经各自形成了较成熟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也已具备将课外体育活動俱乐部化的基本条件。

(3)可将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考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让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体育课教学的补充。另一方面,体育课教学可适当安排与课外体育活动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让体育课教学对课外体育活动起到更好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勤,吴秋林.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思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3).

[2]杨伟群.长春市体育俱乐部特征分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05).

[3]邵波.长春市高校体育俱乐部学生的参与现状调查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2(05).

[4]李宇皓.吉林省部分高校体课余育俱乐部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06).

[5]李欣悦.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3(10).

[6]许万林.对高校体育“三自主”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03):253-256.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体育俱乐部一体化高校
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