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的学术贡献

2017-04-14 07:44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治专修大义

张京华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的学术贡献

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唐文治等著,张京华总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新版,合订精装,共计6册。文章原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新版总序,内容略有修改。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唐文治;校点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是民国时期惟一整套而纯粹的国学学术著作。

无锡国专在办学过程中,曾将教授的讲义陆续出版,专供本校学生参考,不对外发行,定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自1934年至1937年抗战南迁,共计出版16种。因学者难见其全,故详列于下:

1.《通鉴纪事本末书后》,陈衍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一,民国二十三年一月出版。

2.《礼记大义》,唐文治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二,民国二十三年四月出版。

3.《孟子概要》,陈鼎忠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三,民国二十三年四月出版。

4.《史汉文学研究法》,陈衍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四,民国二十三年四月出版。

5.《十三经提纲》,唐文治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五,民国二十三年五月出版。

6.《周易消息大义》,唐文治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六,民国二十三年八月出版。

7.《庄子新义》,朱文熊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七,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出版。

8.《老子通证》,冯振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八,民国二十四年四月出版。

9.《名家五种校读记》,钱基博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九,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出版。

10.《文心雕龙校读记》,钱基博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十,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出版。

11.《文史通义注》,叶长青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十一,民国二十四年八月出版。

12.《尚书大义》,唐文治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十二,民国二十五年二月出版。

13.《性理学大义》,唐文治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十三,民国二十五年五月出版。

14.《石遗室论文》,陈衍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十四,民国二十五年六月出版。

15.《宋诗选》,钱萼孙选,《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十五,民国二十六年二月出版。

16.《说文解字讲记》,冯振著,《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十六,民国二十六年六月出版。

以今日眼光来看,这些著述均可说是国学名著,而以16种著作作为一个整套的系列,在整个民国时期都极其难得,其学术价值极其重要。

就全套《丛书》的齐整与出版时间的集中而言,《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已不容轻忽视之。

学校教学,当有教材。最上者以个人独立著作为教材,其次另外为课程编定教材,其次集体合编教材。教材即著述、著述即教材,可谓教材与著作合一。

《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十五周纪念册》记载《刊印本校丛书规程》,共计五项:

(一)本校丛书以在校及离校教授关于国学之专门著作,经校长、教务主任及专任教授三人以上之审定者为限。

(二)丛书式样分线装、洋装二种,其大小标准由学校规定。

(三)丛书次第以出版先后为序。

(四)刊印丛书筹款办法分左列三项:

(甲)由本校或与本校学生会共同筹款付印,第一次版权由著者赠与本校,但出版后得以百分之十为酬,所酬之书或赠与他人,或自行发售,由著者自便。但发售价格不得比本校发售之价格减低。

(乙)由本校或与本校学生会会同著者共同筹款付印,其印刷费本校与本校学生会占半数,著者占半数,所印之书发售后除将印刷费次第平分摊外,所有盈余概归著者,作为版权费,但不再以印书为酬。

(丙)由著者自行筹款付印,版权全归著者,但出版后须以印书百分之五赠与本校。此项赠书只可保存或转赠,不得发售。

(五)丛书中各书价格由筹款付印者规定。

此外有关消息多见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概况·大事记》和《国专月刊》“校闻”栏目。如《国专月刊》1935年9月15日第二卷第一号“校闻”说:“本校搜集教授著作,排印丛书……由无锡民生印书馆印刷数百册,专供本校同学参考。并闻开明书局已购得版权,积极排印,以应研究国学者之需求云。”(所说开明书局拟将正式出版的计划,并未实现。)

上述十六种著述,本属学校自印教材,前两种版权页并无年月,后者如《文史通义注》版权页标明“此书专供本校学生参考之用,校外概不发售”,故而虽然历时不久,但未经出版机构正式发行,公共图书馆未必正式购藏,印量本少,搜寻维艰。但是,且不说其教材即著述、著述即教材的出版理念,确有优长。

譬如《十三经提纲》是唐文治为《十三经读本》所作的指南,置于《十三经读本》84册之首。其书分卷疏理各经大义、授受源流,并指点文法,意在指导读经,启发后学,免入歧途。至1935年,《十三经提纲》单独辑出,修订重印,作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第五种出版。民国时期的经学著作,大多是具体讲论某一经,对经学作整体通论的很少。与此书体例相仿的,还有卫聚贤《十三经概论》,1935年开明书店出版,和蒋伯潜《十三经概论》,1944年世界书局出版。后者不由大义申论,故其层次境界较之唐文治《十三经提纲》,不可以道里计。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是民国时期一所私立的专科学校,校长唐文治执掌校务,制订学程,聘请名师,使国专在顺从世界潮流、与现代教育体制接轨的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书院的精神,是民国时期最好的国学学校。

借用《汉志》体例,“国学”内涵“出于”上古文明肇兴之时,“国学”热潮“起于”民国与改革开放之后两时期,背景各有不同。就民国时期的国学而言,在各类“国学专修馆”、“国学专修学校”中,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是创办得最好的。清华研究院后来通称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绩显赫。以学校为平台,也只有清华国学研究院可以和无锡国专相提并论。但二者的状况有很多不同,最大的差异,莫过于清华居于学术主流的地位,人物大多引领风潮,名利攸归,北大国学门亦同。而无锡国专则纯为在野的私立学校。

国立学校如太学,私立学校如书院。太学多出经师,书院多出大儒。无锡国专培养学生的绝对数量不多,却保持了极高的成才率,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培养国学精英的摇篮,在当时就已经名闻海内;时至今日,仍为学林交口称誉。作为一所学校,无锡国专没有完整的保留下来,这固然是不幸,但无锡国专却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期的国学热潮树立了一个经久的典范。

唐文治是在新文化运动与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创兴国学的,其兴学志向与办学宗旨为后人所不能企及。

1920年8月,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此前不及一年,1919年12月,唐文治辞去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监督之职,回无锡创办了一所规模甚小的私人学校——无锡国学专修馆。唐文治此举的表面原因是由于“自上半年学潮后,学风愈觉不靖”,而内在原因则是有感于“科学之进步尚不可知,而先淘汰本国之文化,深可痛也”。

钱基博《唐文治先生创设国学专门学校之宗旨》阐发“国学”之意,尝云:“‘学’之为言‘觉’也,夫‘国学’,所以牖启国性之自觉……四千余年根深柢固之教化,乃不终归于无效。”

柳诒徵《三年来之中国文化教育》称:“今之专以中国之学术文章教授来学者,只有无锡国学专门学院及上海正风文学院。……故在今日一切学校师长中,深知中国文化之重要,且息息以救过救民为念者,殆无过于唐氏。”诸语皆由特殊的时代背景立论,可谓深切著名,语语沉重。

无锡国专《学校组织大纲》自承责任云:“本校宗旨在研究本国历史文化,明体达用,发扬光大,期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

而这样一座学校,其实仅仅为“教育部立案”的“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其办学经费,到民国二十五年,仍主要由校董私人出资,省款补助仅三千元。二十六年,财政部每月补助二千元,全年为二万四千元。三十三年的学生学费,每学期每名为收米一石。

“九一八”以后,唐文治著《国鉴》。“一二九”以后,叶长青编《国魂集》。《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的最后一种《说文解字讲记》,出版于1937年6月1日,出版后仅一月,抗战爆发,无锡国专南迁,《丛书》事业被迫中断。此后十年,无锡国专辗转于磨难之中,艰苦图存,较之国立大学又不只困难倍蓰。由此而言,无锡国专诸学者,其宗旨,其著述,其精神方向,实堪称之为民族的脊梁。

无锡国专学校教授多为埋首著述之辈,以历史眼光来看,即贡献最大之人。

况且,上述作者的著作又不只如许。

陈衍除上述三种著述外,又有《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近代诗抄》、《石遗室诗话》,又有《周礼疑义辨证》、《考工记辨证》,及纂修《福建通志》等。

唐文治著述除上述五种外,又有《十三经读本》,又有《周易九卦大义》、《洪范大义》、《诗经大义》、《大学大义》、《中庸大义》、《国文经纬贯通大义》等。

陈鼎忠除《孟子概要》外,又有《周易概要》、《六艺后论》、《诗经别论》、《通史叙例》等。

朱文熊除《庄子新义》外,又有诗文集若干卷。朱文熊早年读《庄》二十余年,又教授《庄子》二十余年。《庄子新义》成书于民国十六年,七年后出版,出版前半年朱文熊卒于中风。

冯振除上述两种著述外,又有《荀子讲记》、《韩非子论略及提要》、《吕氏春秋高注订补》、《诗词杂话》、《七言律髓》、《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等。

钱基博除上述两种著述外,又有《经学通志》、《后东塾读书记》,又有《中国文学史》、《现代中国文学史长编》、《明代文学》,又有《版本通义》、《骈文通义》、《韩愈志》、《韩愈文读》,又有《周易解题及其读法》、《四书解题及其读法》、《老子道德经解题及其读法》、《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古文辞类纂解题及其读法》、《读庄子天下篇疏记》,及《近百年湖南学风》等。

叶长青除《文史通义注》外,又有《锺嵘诗品集释》、《文心雕龙杂记》、《汉书艺文志问答》,又有《版本学》、《文字学名词诠释》、《闽方言考》、《闽方言续考》等。

况且,无锡国专的历任教授又不只如许。如杨铁夫、鲍鼎、陈柱、陈钟凡、顾实、朱东润、夏承焘等,重学识而不重资历,故往往以著述树立。钱基博与陈柱二家,学兼四部,尤为民国间鲜见人物。

况且,无锡国专校方的出版物又不只如许。仅期刊、文集,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就编纂出版了《无锡国专季刊》、《无锡国专年刊》、《国学年刊》、《中国学术研究季刊》、《国专月刊》、《国光》季刊、《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刊》、《国专校友会集刊》、《无锡国学专修馆文集初编》、《无锡国学专修馆文集二编》、《无锡国学专修馆讲演集初编》、《无锡国学专修馆讲演集二编》、《无锡国专第十届毕业刊》、《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十五周纪念册》。

在无锡国专这一平台上所积淀的学术总量,实足以重镇当之。

予观叶长青《文史通义注·自叙》,一则曰“晚近世之弊多略经诰,师范时著,近附远疏,莫究本柢。以耳代目,嚣然是非,讹势所变,不知纪极”,一则曰“学风丕变,读者徒餔糟粕,震其新奇,仰厥师心,粗知劣解,动辄武断”,可见是治学知痛痒者。

叶长青在民国间,是一位才华出众、著述丰富而又经历周折的学者。少年颖出,师从名家,弱冠著述,《闽方言考》、《版本学》均开风气之先,注释《诗品》、《文史通义》亦为近代首例。最重要者,不追随潮流,作一种进步而持重的学问,具有纯粹而得家法的国学气象。

唐文治刊刻《十三经读本》二十函一百二十册,不废古注,而重在宋元明清以降之新识,搜集善本,攫其微言,标其大义,撰为提纲。其阐发经学义理,认为“先儒说经首重‘实事求是’四字。‘实事’者,摒绝空虚之论也。‘求是’者,破除门户之见也”,为一种古文家立场。其梳理经学历史,以二程、张子皆理学正宗,以朱子为集诸儒之大成,陆象山直揭本心,王文成宏畅厥旨。其言曰:“综览历史,理学盛则世道昌,理学衰则世道晦,毫发不爽”,又为一种今文家主张。

古文家与今文家,同为本国经学传统。古文言“实事求是”,今文言“微言大义”。治古文必递进至于今文,治今文必以古文为基、承古文而进,于求真中求大义。不当越乎考据训诂,亦不当止于考据训诂。古文今文,会通融会,合而不离,乃成真学问。

昔年朱子当两宋之时,致力于兴起一种新儒学,融会汉宋,兼采今古,集注《四书》,使之成为一代新经。予读唐文治《十三经读本》,颇觉可有充当《四书章句集注》之意。近人往往艳称阮元校勘《十三经》,不知阮校虽佳,然而可以当新经者在彼不在此也。

学术与政治相移易。民国为一大乱世,民国学术乱世之学也。民国学者否定满清政治,而肯定清代考据学,实为一大吊诡。考据学有其所长,亦有其弊短。清代政治之所以盛,在于汉学盛、考据学盛;有清所以亡,亡在无宋学、无今文。民国学者过于看重考据学,枉称“整理国故”,故民国政治亦不能不一乱到底。

《清史稿》论戊戌变法,“内争不已,牵及外交,其后遂酿庚子排外之乱,终致危亡,此亦清代兴衰一大关键也”(《列传》二百五十一)。予谓近代危亡,皆以康氏伪今文经学为始阶。

刘咸炘云:“古文家之极若章太炎,今文家之极若廖季平,吾皆以为太过。”(《左书·经今文学论·序》)

钱基博云:“今日国学,可分为清末考据余流一派,及浙东史学余绪一派,然多不能实事求是。辨今古文而能不读《十三经》,言史法史例而能不读《廿四史》。而其以章太炎先生为标榜者,其弊尤多在此。”(《今日国学之趋向与章太炎》)

唐文治界定经学,“如日月之丽天,江河之行地,万古不磨”,用《易经·离卦》之义,虽然未必出新,较之章太炎辈谓六经为“线装书”,不知高明凡几。

康有为、章太炎治学之失尚且如此,“整理国故”以下之新派学者可以毋庸论。

予尝私议,国学为国家学术,国学为开国、建国、立国、治国、保国之学术。凡为一国,当有一国之学术;居于中国,尤当有中国之学术。再过四年,将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建校一百周年纪念。在《无锡国学专修馆学规》中,唐文治感喟道:“今人热心爱国,而卒未得所以疗国之方。”迄今又将百年,重温“疗国”之说,仍不免使人奋励而自勉。

由无锡国专的学术贡献,即揭示出一种文化常态。近代以来治学者常言“一代有一代之学术”。就学术与时代递变而言,确实如此,但就每一时代当日状况而言,其实并非凡进入一个新时代,便自然涌现出一派全新的学术。经学从常,史学从变,天地之道亘古如斯,所变者情景而已,故变与常实为一事之两面。自古及今,每当新时代来临,往往会同时出现两个流层。一个流层在表面,带着许多现实性与表演性,貌似主流地活跃着;另外一个流层潜在下面,清冷压抑,不活跃,不显达,却是真正的主脉。

时过境迁,变者变而又变,常者一如其常。当日舞台上所表演者,何莫不是显赫于时,但时过境迁,热闹的东西未必能够保值。而在民国间各大学各丛书中,《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十六种的学术价值经久不失,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坚凝了。

2010年傅宏星先生自北疆来湘南,与予商议整理国学文献。自兹以来,国学院师生发愿整理《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历时有年,得以粗就。(钱萼孙《宋诗选》一种系诗选,暂未收入。)《丛书》单本或薄或厚,散见于世,今者大都搜罗而致,缤纷陈列,真如吉光片羽。

宏星与予又议新编《无锡国专丛书》续集,拟目有陈洐之《周礼疑义辨证》与《尚书举要》,唐文治之《诗经大义》与《洪范大义》,陈鼎忠之《六艺后论》与《通史序例》,冯振之《荀子讲记》与《》,叶长青之《文心雕龙杂记》与《锺嵘诗品集解》,钱基博之《读庄子天下篇疏记》与《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陈柱之《公羊家哲学》与《公孙龙子集解》等。

点校后的新版先以单本陆续发行,各附弁言。今再加修订,合订全帙,精装六册,以便存览。

全书即将告成,期于吾国今后学术界之国学研究,有所推助,因撰数语,以为总序。

归藏文化黄曙辉先生多年以来尽心学术出版事业,惠助最多。沪上高峰先生忍二十年之病困,相助点校《周易消息大义》一种。《无锡国专编年事辑》著者刘桂秋先生,相助点校《老子通证》一种。冯振先生哲嗣冯郅仲先生,示以《说文解字讲记》修订手稿。湖南科技学院书记陈弘教授、校长曾宝成教授大力支持《丛书》新版。在此并志感谢。

(责任编校:周欣)

C09

A

1673-2219(2017)12-0009-04

2017-03-16

张京华(1962-),男,北京人,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学术史。

猜你喜欢
文治专修大义
A Clever Rabbit
可爱的马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星星饼干
体育专业羽毛球专修学生体能训练研究
文治风华——《宋文治传》新书座谈会花絮
上海市付文治历史学科基地掠影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论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