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2017-04-14 01:34吴小梅严国民
山西农经 2017年20期
关键词:宿松县基层管理

□吴小梅 严国民

(安徽省中共宿松县委党校安徽安庆246500)

新常态下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吴小梅 严国民

(安徽省中共宿松县委党校安徽安庆246500)

基层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发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题通过对安徽省宿松县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基层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对策建议

1 关于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的有关文献综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我国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方向的指引和巨大的动力。

从最近几年的文章查阅中发现关于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章很多,比如韩越发表的《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建构》,鲁可荣发表的《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等,但是关于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文章却不多。新常态下如何更好的发挥基层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 宿松县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

2.1 宿松县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傍大别山余脉,南临长江。地处皖鄂赣三省结合部和800里皖江之首。全县辖9镇13乡209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2 394km2,总人口87.35万人。宿松县政府根据管辖范围广,管辖的行政村(社区)较多等县情,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积极培育发展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社会自治力量,努力的探索走出一条有效的社会治理道路。

调研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宿松县依法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共128家,其中社会团体8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4家,基金会1家,涉及文艺、教育、农业、林业、公益、水产、体育等领域。

2.2 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

2.2.1分布范围较广,但增长速度缓慢。从调研看,宿松县基层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

单位,基金会。社会团体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由政府牵头举办的行业协会,如质监、药业等;二是纯民间性质的专业行业协会,如宿松县生猪产业一体化协会、宿松县商业联合会等;三是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涉及种养殖(家禽、畜)业,经果林、水产、蔬菜等行业;四是联合性协会,如经开区互助组织促进会、长铺镇社会组织促进会等。共涉及单位会员数1 325个,个体会员数20 130人。协会行业分布集中在农业、林业、服务业等领域,区域分布涉及宿松县绝大部分乡镇;民办非企业单位涉及教育、卫生、民政、文化、科技等类别。可见宿松县基层社会组织分布范围较广,但是增长速度却很缓慢,由2013年124家到2016年128家,仅增加了4家(2015年撤销登记15家,注销26家)。

2.2.2 参与机制有待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由于社会组织可以整合社会资源满足民众各方面的需求,所以他们愿意自发组建基层社会组织,一旦这些基层社会组织不能满足某些成员的个人利益,他们就不愿参与了,此时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就面临着人员流失的尴尬。散沙式的管理状态,使得许多社会组织只能活跃一时,可持续发展能力堪忧。有的社会组织后来实际上成了空壳组织。

2.3 集中于文艺健体教育类,参与领域有待拓宽

社会治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养老服务、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社会治安、社会教育和流动人口管理等等。但在调研中发现宿松县基层社会组织大多集中于文艺健体教育类,而在社会治安、社会养老、日间照料、社会心理、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的社会组织却很少,有的方面甚至没有涉及,致使其参与广度有限。

2.4 参与意识增强,但社会信任度较低

近几年,基层社会组织参与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积极参与了各种形式的社会治理。但是民众对基层社会组织的信任度仍然不高,一方面大部分民众对基层社会组织不太了解,再加上其内部管理不健全。另一方面基层社会组织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社会组织的活动处于无监管的状态,影响了民众对他们的信任。

3 宿松县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3.1 居民对社会组织的认知度不足,认同度不高

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居民对社会组织了解不多,对于现有的基层社会组织应该给予什么帮助,至今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居民参与社会组织及其活动热情不高。社会组织主管部门没有专门宣传和普及社会组织这方面的知识。宿松县到目前为止没有建设社会组织信息专门网站,各区、乡镇社会组织信息也没有联网。

3.2 社会组织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从宿松县每年的年检和督查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社会组织在组织管理财务管理方面较规范,但是部分社会组织存在乱收费乱用会费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组织的社会形象。

3.3 社会组织资金来源缺少保障,专业人才匮乏

资金不足,是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中面临困难的集中表现。基层社会组织经费来源,尽管比较多元,包括政府财政资助,会员费,有偿服务费用,社会捐赠,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投入,一旦政府投入不足的话,大部分社会组织自身又缺乏“造血功能”,就会迫使它们减少服务的次数和降低服务的质量,甚至有的社会组织面临解散的危险。调研发现一些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也不专业,工作人员较少,甚至出现工作人员一身兼多职的现象。一些社会组织由离退休人员组成。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明显匮乏。

3.4 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力量不足,管理手段缺乏

一是专职人才匮乏。社会组织管理工作涉及到全县一百多个社会组织,工作量大、任务重,但宿松县目前没有设立专门的社会组织管理科,没有专业社会组织工作管理人员,只设立了社会事务股,编制内人员也只有两名。在当前社会组织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监督管理效果。二是缺乏处罚手段。对于不服从管理的社会组织必要时应当以行政强制手段予以处罚,但目前宿松县社会组织管理部门既无执法资格,也无执法手段,仅仅依靠社会组织自身整改难以达到规范效果。

4 推进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4.1 宣传扩大社会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当前宿松县公益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处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人们的公益性不强,社会上有些人对公益事业有偏见,部分老百姓认为这是“挂羊头卖狗肉”,这就特别需要舆论宣传。二是有些人想做公益事业,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但是苦于没有平台,没有团队。这就需要紧抓舆论阵地,大力宣传。通过广泛宣传,将社会组织的名声打出去,平台亮出来,吸引更多的爱心认识参加进来。目前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就做的很出色,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2015-2016年,共计策划公益活动近70余次,每一次不论是线上支持人数还是实际参与人数都是稳步增加的。媒体对其的报道也是不断的增多。

4.2 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模式

一是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宿松县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同时,也注重对上级文件的落实,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县民政局每年3月开始对全县社会组织进行年度检查,并要求年检结论不合格的社会组织必须认真及时进行整改,对连续两年以上年检不合格的社会组织,依法给予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二是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模式。自2013年起除政治法律类、宗教类社会组织和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皖代表机构等外,对新成立的各类社会组织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行直接登记。对于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大力推行自主办会,力争杜绝社会组织行政化。

4.3 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

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依照国家规定进行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和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保证社会组织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待遇。鼓励金融机构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提供信用担保和信贷支持,拓宽社会组织筹资渠道。

4.4 加快建立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以场地、资金、能力建设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组织入驻,提供后勤保障、管理咨询以及信息、网络、培训等服务。加快推进社会组织促进会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构建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和基本途径。目前长铺社区建立的长铺社区社会组织促进会,整合了社会资源,整合了项目资金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效益非常明显。各协会成立至今,已培训残疾人106人次,推进残疾人就业48人,组织义工志愿者爱心捐助6次,参加城乡清洁活动5次,组织书画爱好者参加市、县书画比赛6次,各种协会作用发挥明显,特别是养殖协会,组织养殖培训参观6次,提供销售信息31条,落实公司加农户发展模式,帮助周边农户从科技和资金方面连队帮扶,受益农户达1 000人以上。

4.5 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

党的十八大后,进一步倡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为推进该项工作,必须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培育社会组织良性发展。建立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的扶持、激励机制,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重点购买具有示范导向作用、获得3A级以上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

[1]韩越.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建构[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3(4).

[2]鲁可荣.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2(3).

[3]曾红.完善城市社区社会组织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J].沈阳干部学刊,2012(6).

1004-7026(2017)20-0025-02

D630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0.016

2016年度安徽省安庆市全市党校系统重点课题(16AQDX27)。

吴小梅(1981-),女,安徽省安庆市中共宿松县委党校,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与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宿松县基层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宿松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安徽省宿松县小岗饰面用大理岩矿床特征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性”思考
走基层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