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7-04-14 02:45郑德江
山西农经 2017年7期
关键词:余庆余庆县苦丁茶

□郑德江

(余庆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 贵州 余庆 564499)

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郑德江

(余庆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 贵州 余庆 564499)

现如今,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低,市场竞争水平比较差,为了促进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本文首先对余庆县苦丁茶的特性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当前苦丁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促进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优化对策进行了详细探究。

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对策

1 引言

余庆县苦丁茶主要生长在贵州省乌江河流域喀斯特地貌中,对于苦丁茶种植生产而言,能够提供独特的气候优势,近年来,余庆县苦丁茶产量逐渐增加,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化发展,必须对苦丁茶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2 余庆苦丁茶特征、特性

余庆苦丁茶的特色是色泽翠绿,香气嫩香持久,滋味微苦甘醇(微苦回甜),条索紧结,口感独特,具有“三绿”特征,即干茶绿、叶底绿、汤色绿。余庆苦丁茶产品经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析测试中心等部门检测结果表明:余庆苦丁茶是一种集保健、药用为一体的代茶饮品,著名科学家谈家桢教授誉为“绿色金子”。

3 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

3.1 重基地发展,轻产品宣传

1998年试种开始,现茶园面积到2 666hm2的规模,产品也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不少荣誉。因为缺少大力宣传推广,基本是“养在深宫人未识”的状况。余庆苦丁茶发展和浙江安吉白茶规模性发展基本是同时开始,安吉白茶通过不断的宣传包装,现在品牌价值30多亿,而余庆苦丁茶品牌价值仅4.15亿,余庆县的“余庆苦丁茶”地理标识认证商标虽然完成了注册工作,但区域品牌价值没得到很好的体现。

3.2 基地建设分散,规模效应差,不利于茶青销售和茶叶加工

余庆县苦丁茶基地建设之初在全县10个乡镇全面铺开,每个乡镇几百hm2,分散到村有的几十hm2,有的上百hm2。上百hm2茶园的几个村的因为一直有企业在收购加工,基地基本完整保存下来,成了现在苦丁茶加工原料的重要来源地。现有的上百hm2的几个基地,基本都以小作房加工为主,真正要建规模性的加工厂,原料也无法满足规模性加工需求。

3.3 缺少科研技术的支撑,产品竞争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栽培管理技术推广不力,苦丁茶栽培管理有部分是参照传统茶叶的栽培管理模式进行的,因为苦丁茶和茶的植物学特征和生长习性不一样,茶园的管理方法不适用于苦丁茶的管理,需要通过科学试验得出科学的茶园管理方法。二是对内含物质检测分析不彻底。茶叶属于食品类,饮用后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为缺少全面分析检测数据,有人体有益成份有多少,有多少功效没全面了解。三是缺少苦丁茶产品深加工研究和开发。苦丁茶采用幼嫩芽叶加工的高档产品因味道较苦,很大一部份人不太接受,特别是年青消费群体。老叶片口感不错,但档次较低,不能满足一些档次较高的消费。通过深加工开发一些新产品,可以改变目前的这种消费现状,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3.4 茶叶市场较为混乱,产品标准执行不严

近年来茶产业发展迅猛,余庆苦丁茶已有了省级地方标准,但宣贯和推广力度不足,加上市场竞争日愈激烈,致使茶叶市场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现如今,很多茶叶经销商大多为个体户,各自为战,在茶叶质量、品种、价位上,不仅分散杂乱,且监督难。这就使得一些不良商家恶意竞争,以次充好,“劣币驱逐良币”,让消费者真假难辨,不知所从。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消费者很难通过正当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5 绿色种植与清洁生产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茶叶生产与加工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与监管机制,依然存在加工过程的二次污染问题,致使市场上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不利于茶产业发展。因此,若要实现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则必须借助科技创新,提升我国茶产业的机械化程度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扩大茶园生产规模,培育多样品种,保证质量安全,打造消费者信得过的茶叶品牌。

4 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对策

4.1 增加宣传力度,提高苦丁茶及其产品知名度

通过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拓余庆县苦丁茶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推动苦丁茶的产业化发展。“余庆苦丁茶”已注册地理认证商标,政府和茶叶协会要引导企业管理和使用好这个区域品牌,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聚力打造这一区域品牌。各个茶生产企业应该努力宣传,以品牌战略为基础,积极宣传余庆县苦丁茶的功效,建立苦丁茶品牌文化,为苦丁茶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4.2 加强政策扶持,做强苦丁茶产业

4.2.1 领导重视。县政府要加大行政力度,大力发展苦丁茶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4.2.2 政策激励。政府应出台发展苦丁茶的相关政策,在营销管理上实行“走出去”的政策,派遣人员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企业管理技术,在营销队伍上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在大中专院校、经销商中吸收一部分人员,壮大苦丁茶营销队伍,提高苦丁茶营销专业水平,增加苦丁茶经济效益。第三,增加财政扶持和信贷投入。

4.3 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发展

为了促进苦丁茶产业化发展,应该立足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发扬传统的制茶工艺,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同时,政府也应该给予财政支持,积极构建茶叶销售网点,扶持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苦丁茶产品品牌和质量。

4.4 加强茶产业的标准化建设

各茶叶企业应当在相关部门的带领下,积极推进茶叶生产、制造和宣传的标准化建设,尽快建立行业生产规范和监督机制,保证茶产品拥有较高而稳定的质量。另外,茶叶企业还应当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独立品牌并进行推广,努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这既是茶叶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对策,也是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有力保证,不仅对茶叶产品的销售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于当地茶文化旅游宣传也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4.5 加强绿色、清洁生产,保证茶产品的质量

4.5.1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产业发展的基础。在苦丁茶制茶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科学技术,现如今,为了推进苦丁茶产业化发展,应该注意积极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选育优良品种,建设良种基地,加强病虫害防治,并促进苦丁茶朝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另外,政府也应该鼓励苦丁茶生产技术研发工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并对企业员工做好培训管理以及技术推广工作,提高苦丁茶种植和加工技术水平。

4.5.2 抓好基地建设,做稳苦丁茶产业。为了提高苦丁茶生产品质,应该建立优质茶园种植基地,为苦丁茶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为了有效推进优质茶园种植基地建设和发展,需要注意抢占先机,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加快构件高品质茶园种植基地,并做好无公害基地建设,促进苦丁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结束语

余庆气候条件良好,光热水条件充足,十分适宜苦丁茶叶种植。为了促进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化发展,应该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加快构建良种种植基地,增加资金投入,强化科技含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推进苦丁茶产业化发展。

[1]刘春腊,徐美,刘沛林,等.中国茶产业发展与培育路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12):2376-2385.

[2]王耕,黄业伟.提升云茶产业发展措施与建议[J].福建茶叶,2010,32(12):41-45.

[3]彭建交,赵兴华.论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J].福建茶叶,2016,38(6):195-196.

1004-7026(2017)07-0022-02

F326.1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7.011

郑德江(1974-),男,贵州余庆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农艺师;主要从事茶产业规划、发展、技术指导等工作。

猜你喜欢
余庆余庆县苦丁茶
A radar-infrared compatible broadband absorbing surface:Design and analysis*
My Pen Pal
My winter holiday plan
My weekend plan
特殊护身符
特殊护身符
护身符
历史的足迹,真实的写照——《余庆县志》(1988-2005)评介
苦丁茶
苦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