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现状探究

2017-04-14 02:45代立双
山西农经 2017年7期
关键词:精准

□代立双

(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现状探究

□代立双

(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青龙满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作为县级地方政府,承担着精准扶贫的主要职责。在当前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青龙县政府需要进一步认识到其县域扶贫现状,集中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力争如期退出贫困县的行列。文章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对青龙满族自治县的扶贫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肯定了青龙县取得的扶贫成效的基础上总结了青龙满族自治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仍存在的不足,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力求青龙满族自治县尽早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扶贫现状

1 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提出了“六个精准”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概括来讲,精准扶贫包括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精准考核。精准扶贫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一个中间过渡载体,对上听从上级中央政府命令,对下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人深入贫困农村展开工作,具有更强的协调统筹能力,认清政府的责任,全力投入脱贫攻坚的工作中。

2 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现状

2.1 青龙满族自治县概况

据2004年青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显示,全县行政区划总面积351 000hm2,全县行政区划为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1]。2005年末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共154 732户,525 594人,其中少数民族361 819人,占总人口的68.84%。在少数民族中,满族360 653人,占总人口的68.62%。青龙满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山区地貌,是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

2.2 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成效

2015年,青龙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8.1亿元,年均增长4.8%,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8亿元,年均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 103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 679元,年均增长14.5%[2]。因青龙满族自治县隶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秦皇岛市开展全面综合发展工作的薄弱之处,因此,秦皇岛市政府虽面临财政吃紧等情况,仍确定了连续3年每年拿出4 7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另有1亿元协调资金补充脱贫一线。与此同时,青龙满族自治县贫困村拥有一支以驻村工作组为主体、科技特派员为技术支撑、企事业单位为后盾的帮扶阵容,各方发挥合力共同助力精准扶贫。县政府还对全县20个互助资金试点村进行规范管理,为贫困村、户及农业企业撬动银行贷款4 000万元以上,开展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年培训贫困人口4 000人次,对大森店村、金宝沟村、鲁杖子村、大于杖子村四个异地扶贫搬迁小区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探索了“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的扶贫开发模式,使产业脱贫亮点逐渐呈现,突出表现在:驻草碾乡高庄村工作组依托高庄村的比较优势,确定了“4+2”和“五个统一”的扶贫工作思路,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山贡米专业合作社已经成立,“高庄西山贡米”完成商标注册,在淘宝网B2C平台上开通了直销网站,产业化发展规模初步形成;青龙镇龙潭村建立了木耳生产基地等产业项目,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增设了旅游开发公司等新兴产业;干沟乡南胡哈村以“生态+文化+旅游”为发展思路,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解决了道路和水源的问题,工作组就护庄护田大坝、引水上山工程和水利配套设施进行实地勘测,积极为村民致富积蓄力量;5个产业扶贫试验基地在青龙县建立,其中隔河头镇大森店村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养殖基地+农户”的运作管理模式,实现了贫困户扶贫资本入户、股权到户、效益到户的短期目标。

3 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困境

3.1 精准识别与管理:上下级识别标准脱节,基层识别监管不足

精准识别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低于贫困线的家庭和人口识别出来,同时找出导致这些贫困家庭和人口贫困的关键性因素,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3]。青龙满族自治县对全县142个贫困村完成了建档立卡,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识别标准有时未能可靠的实施。

3.2 精准帮扶:群众增收渠道窄,政府财政吃紧

精准帮扶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因户和因人制宜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进而消除致贫的关键因素和脱贫的关键障碍。当前,地处青龙县贫困山区的贫困户普遍缺乏增收渠道,收入也相对其他地区偏低,就业技能的单一使得贫困家庭和人口长期生活水平和质量不高,进而引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贫困,造成了致贫原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县政府在帮扶的过程中财政也比较紧张,有限的资金被安排在不同的扶贫项目中,造成项目资金的专门化,即很多资金与项目捆绑在一起,资金跟着项目走,进而使得资金管理方面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3.3 改善识别标准,提升精准管理

面对精准识别过程中的问题,青龙满族自治县政府首要考虑的就是始终以中央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为依据,上级政府需要改变单纯以收入为基础的识别标准,从多维贫困(教育、健康、资产)的角度看待贫困问题,如此,青龙满族自治县这样的地方政府接收的上级指令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便于青龙满族自治县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此外,在精准管理方面,青龙县政府要加大对扶贫工作提供信息的核实力度,即便已经完成建档立卡工作,也要精准核实,要树立不让任何一个真正贫困户落下的决心;而后依据贫困状况的实际变化及时识别出新的贫困家庭和人口,将已经脱贫的家庭人口调整出去(但仍需要关注和扶持以避免返贫),保持数据信息的时效性。精准识别与管理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

3.4 完善考核标准及规章制度,健全激励及监督机制

针对于当前青龙满族自治县的扶贫现状,实现精准脱贫与精准考核还需要制定更为具体和可操作的标准,因为扶贫的过程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过程,“输血”为的是更好的进行“造血”。因此,实现精准

1004-7026(2017)07-0025-02

F323.8;F592.7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7.013

本文系西藏民族大学高水平研究生班学习成果。

代立双(1990-),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精准
深化精准执法 维护长治久安
高邮市紧扣“一三五” 深化推进精准执法
精准扶贫连着我和你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贯彻精准扶贫要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的多维审视
“五大舞台”同唱“精准扶贫戏”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