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聋哑儿童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14 02:45车丽娜许红梅
山西农经 2017年7期
关键词:聋哑儿童心理

□车丽娜 许红梅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城镇聋哑儿童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车丽娜 许红梅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聋哑儿童在数学学习中面临不少困境,包括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困境,这些困境使得聋哑儿童在数学学习中无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帮助聋哑儿童客服数学学习的困难,提高聋哑儿童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成为学校和教师特别注意的问题。本文就聋哑儿童数学学习困难中的原因,尤其是心理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聋哑儿童;数学学习;困境;对策

1 聋哑儿童数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聋哑儿童在数学学习中处于明显的弱势,这是由儿童的生理特征所引起的。而聋哑儿童生理上的弱势不仅仅影响了聋哑儿童的其生理上的发展,对聋哑儿童的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下为聋哑儿童数学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分析。

1.1 依赖心理

聋哑儿童的心理依赖较强,尤其对于城乡基层聋哑儿童或者城乡小学的聋哑儿童而言,他们的依赖心理既受到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的影响,又较正常儿童更加依赖父母和家人[2]。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遇到难题或者不懂的问题就希望教师和家长能够帮助解答,或者在解答问题时过于依赖过去经常使用过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发散思维有待加强,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1.2 被动心理

在依赖心理的不良影响下,不少聋哑儿童容易形成固定市委和被动思维,使得聋哑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时,学生才会开始进行思考和解题。但是解题中思维的活跃性不足,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才能进行解答,独立性和主动性不强。

1.3 自卑心理

聋哑儿童与正常儿童存在生理上的差异,这使得多数聋哑儿童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聋哑儿童数学学习的效果。与正常儿童相比,聋哑儿童无论是在情感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还是反应能力均较差,因此在学习中表现较为不足[3]。生理上的认知以及聋哑儿童在学习中的反馈均使得聋哑儿童自卑心理加重,从而影响了聋哑儿童对数学学习的自信,降低了聋哑儿童对学习的热情。

1.4 盲目心理

数学学习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相对于其他的学科知识而言,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但是小学生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数学学习速度较为缓慢。聋哑儿童更是如此,要保证聋哑儿童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求聋哑儿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逐步掌握抽象的数学教学知识[4]。但是很显然,聋哑儿童在学习上难度较大,因此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实际上较为盲目,在遇到学习问题时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解决,只知道跟着老师的教学进行学习。最后的教学结果就是,聋哑儿童虽然看似学习了很多的数学知识和内容,但都不求甚解,数学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2 聋哑儿童数学学习对策探讨

2.1 提高聋哑儿童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无论是正常儿童还是聋哑儿童,其对数学内容本身的兴趣和自信决定了其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的程度,从而影响了其学习的效果。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能一味强调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应该要从聋哑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提高聋哑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图案或者图片,吸引聋哑儿童的注意,然后通过手语告诉学生这些东西代表着什么意思,从而导入课题。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对聋哑儿童的鼓励和表扬。经常鼓励和表扬聋哑儿童,让聋哑儿童认识到自己是很棒的,并不输于其他人[5]。这样,聋哑儿童的学习自信才能得到提升,也才可以避免受到自卑心理的干扰而影响儿童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训练,让聋哑儿童在实践活动获得成功,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例如,在大型校庆活动中,教师可以让聋哑儿童给其他的学生发放一定数量的糖果。这样,聋哑儿童既能够帮助其他学生,又可以将数学运算融入其中,使聋哑儿童获得成功和实践体验。

2.2 培养聋哑儿童的发散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多重视培养聋哑儿童的发散思维,消除聋哑儿童的被动心理和依赖心理。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时,让聋哑儿童独立解决该问题。要做到这点需要一定的过渡,如教师先让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最后让学生学会采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进行问题的解决[6]。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之后,教师还需要帮助促进学生发散性的发展。如,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而教学情况,这样可以方便聋哑儿童在不同的情境中想出不同的方法进行问题的解决,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和作用。

2.3 对聋哑儿童进行分层教学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他们采用相同的教学步调,因此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但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差。因此,教师需要将聋哑儿童进行分组,一般分为三组。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扎实程度,将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学生的基础最好,C组学生的基础最弱,对不同层次的聋哑儿童进行不同的教学,因材施教,有助于促进聋哑儿童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更好发展,实现所有聋哑儿童的共同发展。

2.4 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

部分聋哑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且在家庭生活中较为放松,因此要提高聋哑儿童在数学学习上的效果还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聋哑儿童进行全面提高。家庭教育在聋哑儿童数学学习上可以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正确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消除聋哑儿童的心理障碍,从而减少聋哑儿童学习数学的阻碍。聋哑儿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自卑心理、气馁心理等均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从而影响数学学习的最终效果。家长可以多鼓励和肯定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第二,家长可以在家中对聋哑儿童进行复习指导,帮助聋哑儿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聋哑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障碍,在数学学习中较为吃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从聋哑儿童的性格、心理和生理特征着手,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帮助聋哑儿童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聋哑儿童学习数学的质量。

[1]刘学敏.对多媒体教学应用于聋哑班数学教学中的深入思考[J].学周刊,2014,01:209.

[2]张著慧.聋哑儿童数学教学经验浅谈[J].学周刊, 2014,10:113.

[3]王静贤.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聋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4,06:151.

[4]洪波.如何培养聋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180.

[5]陈才,陈帅.聋哑生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J].基础教育研究,2013,06:44-45.

1004-7026(2017)07-0079-02

G76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7.057

车丽娜(1993.3-),内蒙古,佳木斯大学,小学教育专业。

许红梅(1968.11-),教授,出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教育方向。

猜你喜欢
聋哑儿童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聋哑人罪犯服刑期间的心理情况调查与分析
两个好朋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女儿孝心无边聋哑50年的母亲开口说话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她用母爱温暖聋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