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微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7-04-15 17:04严冬梅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3期
关键词:德育处家校班主任

严冬梅

一、思考

当下,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在中小学渗透职业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设计和规划。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小学校本“小脚丫课程”中的“职业启蒙”版块也对此进行了初步尝试,通过让不同行业的优秀家长走进课堂,向学生介绍不同职业的工作性质、从业故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意识。这种家校微课程(以下简称微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对自我、学业、社会等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对学生成长大有裨益。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江桥小学基于对以往家校合作的反思,基于学校校本德育课程的整体架构,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始尝试以微课程的形式,让家长走进课堂。

学生家长在生活阅历、职业生涯、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这为微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弥补学科知识的不足,有助于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生活化,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其中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鲜活经验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经历。

二、做法

1.前期准备

一是制定目标,拟定方案。微课程目标是:基于学校“对每一名学生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和“优质发展、品牌追求、责任特色”的战略定位,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循序渐进式地开展微课程活动,努力加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拓展他们的文化和社会视野;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密切家校合作,更新家长与教师的育人观念,办好让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学校。

微课程实施方案为:依据办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和家长资源选择的可行性,制定微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内容包括5个维度——学生适应社会所必需的人格(如与人交往的艺术、基本礼仪等);学生适应环境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如自我防护、安全逃生等);学生自食其力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如洗衣、烧菜、理财等);学生良好闲暇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如良好作息培养等);学生适应信息发展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如信息的传播与分享等)。班级要落实每学期的微课程活动,原则上一学期不少于两次。每次活动前,班主任要与家长落实授课内容及相关细节,使其能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促进学生成长;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要将相关资料(如图片、讲稿、学生的反馈等)上传德育处整理选编并上传到校园网。每学期末,各年级评选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家长,由德育处进行公示并颁发证书。

二是资源征询,落实方案。一方面,向全体家长发放《江桥小学家长课程资源征询表》,了解家长中的职业资源,建立家长资源信息库。在家长自主申报微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分类、审核立项。立项后的微课程由家长确立适合的活动主题,设计具体的体验内容,撰写讲义或设计简案,制作演示稿,提供资料等,并根据家长资源信息调整微课程活动方案,将微课程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其中班主任需要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特长、爱好和职业才能,征询其开发微课程的意向,调动更多家长参与开发课程。另一方面,要提出严谨的微课程要求。确定授课的家长在学期初就要与教师沟通,说明授课主题,与教师共同备课,做好课件。教师从中挑选样本进行示范,家长之间可以互相参考。班主任根据家长授课意向,结合学校、班级定期开展的相关活动,拟定安排表上交德育处在学校网站公布,以便所有家长和孩子都了解并做好相关准备。如果家长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授课,需提前告知班主任,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2.实施过程

一是提供培训和指导,班主任为家长当助教。学校会根据课程实施情况,以讲座、座谈会和家长相互观摩上课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课程质量。各班班主任作为家长的助教,负责活动指导和教学组织服务工作,协助家长做好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同时通过家长QQ群或家长微信群等,对家长授课情况进行公布。

二是提供设备设施保障,学校落实后勤服务。微课程的课堂通常设在各班教室,基本设备包括桌椅、书架、电脑、投影设备、音响设备;食品制作类课程设在学校食堂,由学校提供一次性口罩、手套、餐具和烤箱等;外出参观类课程由学校向学联公司租车,保障课程实施的安全和规范。家长在授课前填写教辅需求,由班主任上交德育处汇总整理后,列出清单交到总务处和其他相关部门,由年级组长负责具体分工落实。

三是提供展示平台,家长之间开展互助交流。班主任对家长的授课过程进行全程摄影、摄像,将相关资料上交德育處整理并在校园网上展示;班主任也会将课程实施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在各班QQ群和微信群中展示,让更多家长能了解课程开展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德育处在课后收集学生意见,并进行汇总整理反馈。

3.活动评价

微课程都安排在每周三“快乐活动日”进行,每次微课程结束,学生就可在“快乐活动日”评价手册上以积点的形式进行评价。同时,建立上课家长自评机制,通过对话、座谈会交流、撰写课程活动后感想等形式鼓励家长不断开发、实施、反思课程。学期结束时,学校将根据学生、班主任和“快乐活动日”评价手册上的积分情况,授予家长“江小好导师”的称号。

三、收获

微课程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增强了亲子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发挥了家庭的教育职能。从2015年4月开始,江桥小学已有100多位家长走上讲台,为学生进行职业介绍,或是带学生体验职业岗位,涉及理财、环境、医疗、科技、交通、建筑等20多个门类。很多学生,因为家长的到来,增强了自信,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进步很大。

微课程更新了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加强了家校合作。每一节校内微课程都有班主任的全程参与,外出参观类的课程还会让搭班教师和更多的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教师与家长互相学习和借鉴,进一步认识到家校教育应该相互渗透,紧密配合,共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家校联动,提升了育人功能。对于学校来说,家长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弥补学校教育不足的最好人选。微课程充分发掘了家长的教育资源,拉近了家长与孩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给家长、孩子、教师提供了增进了解、互相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了和谐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的构建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德育处家校班主任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我的班主任①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捡来的“麻烦”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指使学生厕所偷拍抽烟偏离教育正道
德育处的梦想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