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7-04-15 20:19宋莹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3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文字

宋莹

汉字的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基本看法与态度都会在最初的识字过程中形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小学识字课堂的生态产生了巨大变化,拓宽了以往有限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表现汉字所蕴藏的丰富信息,一方面让识字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识字提供了技术平台。教师要在课堂上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使其作用最大化、效益最优化。

一、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整合的价值

1.改变了识字的课堂情境

传统教学条件下,主要是通过汉语拼音进行汉字的学习与训练,阅读和写作与汉字脱节,文字较难与现实生活结合。这种识字教学比较枯燥,容易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抑制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综合发展。而借力信息技术,可使枯燥的汉字由生动的图画或视频展示出来,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注意力被吸引,课堂也因此变得活泼有趣。

2.为自主识字搭建平台

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让学生对识字充满了兴趣,识字积极性提升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更便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各种资料,让学生进行抢答与猜谜,或者通过人机互动的形式指导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自主学习。这些技术平台为各种新教学手段的使用奠定了基础,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讲授式、机械训练式的单一学习模式,为新课程模式与识字课堂的融合提供了充分条件。

3.使难点轻松突破

在传统识字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板演等手段,相对枯燥并令人费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技术将静态文字符号转换成为其他形式来展示其意义。例如,“挖、挑、挤”等汉字,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模拟生活场景并配合发音训练来呈现,加深学生对这些文字的理解。

4.充分表现汉字的美感

信息技術直观丰富的呈现形式,让汉字的形态美与蕴意美得以充分释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各种能够表现美的形式展示汉字,让学生发现和体会到汉字是漂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用技术手段来美化汉字,或者把人与事和汉字的意义结合起来。

以上说明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识字教学的课堂生态,对汉字本身、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整合途径

1.使用信息技术让教学游戏化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性为主,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可以通过丰富的游戏形式展现识字教程,让学生直接与文字开展对话。例如,用信息技术制作色彩斑斓的图画与动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同时听到、看到甚至可以与游戏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个简单的汉字“人”,可以通过一个行走的人来幻化,学生一下子就能明白字的象形意义。

2.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主体化

通过信息技术的参与让课堂成为以学生的“学”为主的课堂,而不再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计算机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识字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网上学习和人机对话学习活动,甚至可以开展网上讨论与合作学习活动,彻底改变传统课堂的学习模式。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展示 “花”“草”等含有“艹”的文字,然后要求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寻找更多带有“艹”的文字,并在下一节课上展示与解释它们的含义。结果学生们找出了很多类似的文字,而寻找与展示的过程也成为了学习的一部分。

3.使用信息技术让课堂情境化

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生识字学习提供丰富的情景,赋予文字更多意义,并使学生更有学习的积极性。汉字是象形文字,因此在汉字教学中,观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在多媒体支持的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轻松地营造一个便于学生观察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很容易抓住重点,理解难点。例如,在学习“波浪”这两个字的时候,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波浪的影像,让学生把握抽象的符号所代表的具体意义。又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汉字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感知文字的笔画与结构,然后再进行模拟练习。

4.使用信息技术让识字通俗化

汉字是高度概括与抽象的,而多媒体设备能够使其更具体化,让抽象的文字符号简单通俗化,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例如,在讲解汉字“田”的时候,教师先展示纵横交错的麦田,然后在这种“田字格”上选中一个“田”字形的部分,让其幻化为一个“田”字,非常形象直观地让学生理解“田”的结构与它蕴含的意义。

三、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整合的注意事项

1.不能把信息技术作为简单的板书替代品

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很多教师感受到这一技术的便捷与高效,把多媒体当成了简单的板书替代品,结果导致信息技术的绝大部分更高级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与利用。如多元展示、师生互动、信息交互、人际互动等活动都没有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起来,这样的信息技术实际上没有真正与识字教学整合。

2.技术要针对关键点

信息技术的使用要针对关键点进行,用于激发兴趣、营造情境、转变学习方式、难点突破等。不能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要考虑使用的效率。如果简单手段能够取得相同或者更好的效果,就可以果断放弃多媒体的使用。例如,讲解汉字“人”时,教师的一个简单动作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不要忽视传统教学方式的作用

信息技术拓展了教学的时空,但是即时的板书与讲述却不是信息技术能够完全取代的。在识字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训练,不要为了课堂的花哨而忽视对基础的夯实,除了丰富的展示,识字教学中传统的反复读、写训练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4.重视语境与识字的联系

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应该是同步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在提供语境上下功夫,例如提供各种故事、典故等材料,学生看完后再识字,让阅读与识字互相促进,让学生与汉字多见面,在不知不觉中领悟汉字。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必然趋势,教师适当地使用,能够取得全新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将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整合,让识字教学充满智慧与生命力。教师要从微观着手,客观分析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整合的效益问题,以便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梦中的文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