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让山村换新颜

2017-04-15 20:24文叶飞任廷海田霞
当代贵州 2016年49期
关键词:沿河自治县蜜柚

文叶飞 任廷海++田霞

沿河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决不拖后腿的责任感,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冬日的阳光照在位于乌江河畔的挂满“琯溪蜜柚”的绿色果园里,金色的冬菊迎风摇曳,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58岁的蔡荣康与果农们一边采摘,一边与前来为果农联系市场销路的镇党委书记何明一行乐呵呵地说笑,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这是记者在沿河自治县淇滩镇沙子坡村千亩蜜柚基地目睹到的生动一幕。

“通过给村里修通产业路,联通了蜜柚网上销售云平台,目前该村已有102户种上了蜜柚,全村栽种面积已达1000亩,通过发展蜜柚,村民相继走上了脱贫致富路。2015年,全村贫困户出列就达23户81人。依托发展蜜柚产业,2016年,该村出列的贫困户有13户37人。”淇滩镇党委书记何明告诉记者。

这是沿河自治县近年来着力打造山地经果业,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呈现出的新气象。

“我们坚定决胜脱贫攻坚不动摇,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首要任务和第一民生,限时打赢‘歼灭战。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干,就一定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沿河自治县委书记任廷浬说。

厚植发展优势 群策群力拨穷根

当前,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沿河自治县仍有贫困人口10.5万人,贫困发生率16.97%,比全省高2.67个百分点、比全市高1.43个百分点,是全省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面对依然严峻的形势和异常繁重的任务,沿河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决不拖全省、全市后腿的责任感,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施“一年抓示范、两年攻难点、三年见成效、最后两年巩固提升全覆盖”的“五年四步走”脱贫攻坚战略。

重点围绕一个目标(2019年确保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实现同步全面小康),打好大扶贫战役、大数据两大战役,夯实生态基础、交通基础、水利基础、城镇基础、电力基础等五大基础,培育四大产业(做特“大健康”产业、突围“大旅游”产业、建设“大能源”产业、培优“大服务”产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社会兜底、全民参保、教育提升、医疗卫生提质、文化繁荣、“平安沿河”建设等八项计划。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努力打造“最美江城”县城,使全县生态更加优美,百姓更加富裕,现行标准下186个贫困村8.4万贫困人口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内。

不断创新脱贫攻坚实现路径,围绕政策落实到村到户的重点,多方面多层次激发脱贫攻坚活力。以“六坚持六推进”(坚持“吃在村、干在村”推进驻村帮扶,坚持“有增收、有保障”推进到村到户,坚持“管得住、用得好”推进资源整合,坚持“献爱心、聚合力”推进社会扶贫,坚持“严考核、促长效”推进制度创新,坚持“家家晓、户户知”推进政策宣传),补齐精准扶贫短板。

同时选派145名优秀党员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抽调100多名45—50岁科级干部返回原籍担任党建指导员,抽调1257名干部组建252个驻村工作组,建立县级领导联系点30个,科级领导联系点200多个,股级干部联系点5600多个,一般干部联系点9580个,实现基层党建帮扶全覆盖。

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行动,争取企业扶贫资金3000多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3.3万户贫困户由党员干部结对包保全覆盖。组织和引导67个“乡贤会”参与脱贫攻坚,强化了社会主扶力量。借助创建全省党建扶贫示范县机遇,与贵州银行融资8亿元建立了“沿河贵银党建扶贫发展基金”。

不仅如此,县领导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深入全县22个乡镇(街道)429个村开展精准调研、遍访,积极为发展把脉问症,把历史赋予的责任扛在肩上。全县1346名干部怀揣真情进驻村里,一片真情洒农家。全县1287名村干部不分白日晝夜,奔走在田间地头,没有等靠要,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中。

“自2015年沿河自治县被列为省扶贫攻坚示范县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连片开发、整体推进,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技能培训等,有序推进大扶贫各项工作。但是,沿河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依然任重而道远。”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支刚说。

“四个精准”破解脱贫攻坚“四大难题”

“今年我贷了5万元‘精扶贷发展生产,栽种南丰蜜桔20亩,林下套种20亩大蒜,政府帮扶1500元买了两头猪,加上享受人均55000元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补助,我就享受5项国家扶贫政策,今年脱贫完全没有问题!”今年48岁的黄土镇平原村贫困户杨明高兴地说,“以前吃水都困难,现在自来水管架通了,不久后还能搬到镇上住,这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啊!”

“今年,沿河自治县坚持把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有机结合,全面推广‘精扶贷533扶贫模式(即每户农户以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入股企业,贫困户保底分红3600元,村集体年终分红300元),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和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或空壳的问题,实现了贫困户、村集体和企业共赢。全县围绕2016年将出列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陆续发放2亿元以上“精扶贷”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或入股企业。”沿河自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扶贫办主任杨友刚告诉记者。

2016年以来,沿河自治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作用,大力实施党建扶贫示范创建,以“四个精准”破解脱贫攻坚“四大难题”,大力夯实脱贫工作基础。

精准识别破解“扶持谁”难题。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2015年以来,该县充分利用“干群连心·同步小康”干部驻村,采取“以支定收”等手段,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确保贫困人口识别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共识别出贫困户4.6万户,贫困人口15.99万人。

精准选派破解“谁来扶”难题。脱贫对象这一攻坚主体和目标任务明确之后,“谁来扶贫”就成了核心问题。该县按照“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好“六个到村到户”,确保精准扶贫全覆盖。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和企业帮扶村、干部驻村包户的工作机制,全面实施“结对子”工程,开展了“4321结对帮扶(县级干部每人帮扶4户、科级干部帮3户、股级干部帮2户、一般干部帮1户)”“万人帮万户”“百企帮百村”等扶贫帮困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构建了全民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此外,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各选择一个贫困村,建立精准扶贫示范点,要求每个示范点都必须制定一项规划、发展一项以上产业、覆盖全部贫困户。

精准施策破解“怎样扶”难题。精准选择扶贫路子,是搞好精准扶贫的根本。该县根据识别出的贫困人口,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逐村制定帮扶规划,逐家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增收渠道,确保村村有帮扶规划,户户有帮扶干部,人人有增收项目。先后建成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生态茶园、优质绿色蔬菜基地、空心李基地、核桃基地、中药材示范园,全力打造 “乌江特色经济走廊”。

精准评估破解“真脱贫”难题。精准评估扶贫效果,是搞好精准扶贫的根本保障。针对如何实现“真脱贫”,沿河自治县按照“鼓励摘帽、政策保留”的思路,认真研究“脱贫摘帽”办法,及时制定贫困县、乡、村和贫困户的退出机制。同时,建立扶贫攻坚长效机制,建成扶贫对象和退出贫困户的动态跟踪、挂牌管理,扶贫帮扶项目申报、审批、资金拨付、实施、监管、验收、报账、评估精准管理体系,实现建档立卡数据实时更新、动态交换,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动态化、数字化、常态化管理,切实做到常帮长效。

“我们坚持用好扶贫考核的‘指挥棒,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并将精准扶贫攻坚实绩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使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工作重点和各类资源,放在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上来。”副县长崔永龙告诉记者。(任廷海 田霞单位:沿河自治县扶贫办 责任编辑/韦佳妤)

猜你喜欢
沿河自治县蜜柚
黑叶猴喜添新丁
大埔建蜜柚产业园助推乡村振兴
跑起来
“柚”一年老家的味道
九九歌
广西民族自治县立法协商历史考察和经验启示
沿河自治县组织退休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调研“两会一节”重点项目建设
第一次包蜜柚
九九歌
密柚催红苗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