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处谋从实处做

2017-04-15 20:56欧阳海南
当代贵州 2016年45期
关键词:常务贫困村贫困人口

欧阳海南

出列77个贫困村、脱贫7.2万人,这是地处滇、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黔西南州兴仁县在2020全面小康大考中拿到的必答题。

换一个角度破题或许更能看出这道题的“狠劲儿”:这组数字既意味着全国每一万个贫困人口中,就有一人在兴仁,全省每90个贫困人口中,就有一人在兴仁,也意味着5年间每小时必须脱贫1.6人。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大招可放,不折不扣地把国家、省、州各类扶贫政策和方法创造性地贯彻好落实好,从细处谋,从实处做,这块硬骨头就能啃下来。”兴仁县委书记方俊言简意赅。

今年,兴仁超进度安排了出列28个贫困村、脱贫2.5万人的目标,坚决围绕“问题标靶”,全面厘清扶持谁、谁去扶、怎么扶和怎么退四个核心问题,在精准辨识、互动帮扶、长效路径等方面取得实质突破。在省扶贫办组织的针对前三季度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中,年度成效进度已超过90%。

扶持谁——

小组自评背靠背,8917人应声剔除

哪家贫,哪家富,邻居最有数。

下山镇大石村小烂滩组的村民们清晰地记得年初那场评议会:几十户人家聚在一起,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财产,看消费档次;比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比居住条件,看生活环境;比致贫原因,看贫困程度,一条一条对照下来,大伙儿公认了3户贫困户。

面对镇里干部的反复征求,大伙儿撂下一句:邻里邻居,大家知根知底心里有数,谁多评一户,那我们组就家家报贫困户!

在精准识别“村镇两公示县级一公告”的规定程序外,兴仁还加入了小组群众自评环节,让老百姓自己监督自己,让精准度和公信力提高了不少。

城南办事处鹧鸪园村黄泥田组的岑万礼为人比较“闷”,邻里间不走动,小摩擦不少。虽然村民都知道这个4口之家四壁透风,但小组自评时,就是评不上。办事处说服大家再评一次,老岑家还是榜上无名。在办事处和县扶贫办深入了解情况后,在办事处公示环节,老岑家被纳入了精准扶贫户。

“小组自评,是纠正唯上,但并不表示就唯下,我们唯实,确保把真正贫困的人拎出来。”县扶贫办副主任杨红说。

早在去年6月,为全面摸清全县贫困人口精准底数,县里安排了110个部门6434名干部,对全县77个贫困村、12.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遍访,初步掌握贫困人口信息和扶贫工作底数。

8月,又全面启动农村户籍人口精查,对全县10.5万户44.9万农村户籍人口开展户户见面、全员精查,全面掌握各村组具体情况,逐户摸清户籍农户家庭人口结构、生产资源、收入来源、生活现状、发展意愿等详细信息。

今年1月,兴仁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围绕“识别程序对不对、扶贫对象准不准、帮扶措施实不实、脱贫需求清不清、指标数据全不全、帮扶机制好不好”六个问题,按照“两会、三书、六表”工作流程,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再排查、再对比、再甄别。

在这些工作中,兴仁县除了不折不扣执行规定流程外,还引入了“小组自评”“四不评”“六个不能退”等一批群众辨识度高、易操作等机制,贫困识别既“精”又“准”。

一整套严密细致的流程走下来,兴仁县有理有据地剔出有国家公职、购有小轿车或商品房,以及出资办企业、死亡身份证重复、户口迁出等“南郭先生”共计8917人,拧干了“水分贫困”。

谁去扶——

常务家长面对面,3+1合力拔穷根

一走进回龙镇金子田村王怀学的家,3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映入眼帘。见到一群人进屋,王怀学从外面一路小跑回屋,满脸笑容。

按照老王的说法,3月份贷了3万元,买了5头牛来育肥,9月间卖了两头,已经把贷款还上了,剩下的3头至少还能再卖3万元。这几天他正琢磨着去市场上再添补两头回来养。

“现在能稍稍松口气,全靠常务家长帮忙了。”老王说。

为了帮贫困户王怀学脱贫,回龙镇镇干部梁建平、本村干部张志坤、农信社信贷员余华友3个人给老王当起了“常务家长”,通过一番商讨,决定根据老王擅长养牛的特点,协调贷款支持老王养牛。

这样的“常务家长”包保机制,在兴仁可谓遍地开花。全县共整合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农村信贷员2130人,建立1名驻村干部、1名村组干部、1名农村信贷员、1户贫困户组成的“3+1常务家长”包保制度,让“常务家长”以家庭成员身份,引导贫困群众转变发展观念、找准脱贫措施、解决发展难题。

“很多还没脱贫的群众,要么是有力气没想法,要么是有想法没办法,常务家长好就好在,既用活了干部的眼界和协调能力,又改‘压为‘征,改‘定为‘商,群众听得进去。”该县鲁础营乡党委书记唐成诚作了这样的解读。

谁来扶,主力自然是干部。常务家长,只是兴仁县发挥干部能动性、推动干部深入扶贫一线的众多招法之一。

今年前10月,仅县委县政府层面,就组织召开千人誓师大会和推进大会2次、召开精准扶贫专项推进大会26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18次。整合县委党建办、县扶贫办、县小康办、县创建办、县史志办、县移民局“五办一局”力量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构建起县级脱贫攻坚突击团、15个乡镇(街道)脱贫攻坚冲锋队、151个村级脱贫攻坚尖刀班,使精准扶贫形成作战体系和攻坚战区。

选派帮扶干部甚至要经过严格的考察程序,确保派人单位真正调选精兵强将甚至是班子成员去担任第一书记、村主任助理。对选派干部进行分级跟踪识别,严格奖惩,今年就撤换不称职干部37人,连带所属单位主要领导被党建约谈。

怎么扶——

项目扶持点对点,“1+N”方案紧贴实战

离回龙镇两公里,一座占地20亩的现代化新厂房立在坝子里。偌大的厂房内,一些女工在工作台前忙碌着,一群工人正在安装设备。

“这个厂主要就是对回龙镇的特产藠头进行深加工,现在安装的是最后一套分级包装设备了。”老板刘芝昌就是本镇人,今年初,在镇里动员下,外出务工的他带着1100万元自筹资金回乡开办了这个企业。

按照初期规模,这里每年能加工藠头1万吨,吸纳务工100人,将消耗3000多户种植户一半的藠头量。

“今年我們仅收购了5000吨,就已经把单价从原来的0.6元提升到了1.35元,仅这一下,就为老百姓多收入了2400万元。”刘芝昌说。

像刘芝昌这样以龙头企业带特色产业的故事,兴仁县不在少数。按照产业帮扶、商贸帮扶、基建帮扶、就业帮扶、智力帮扶、捐赠帮扶、消费帮扶和其他帮扶的帮扶路径,已动员33家民营企业和77个贫困村结成对子,推动“百企帮百村”扶贫实践。

为实现项目扶持点对点,兴仁县探索制定脱贫攻坚“1+N”实战方案,全面调动政策资源、社会资源、产业资源,按照“一户一目标、一人一措施”原则,立足资源禀赋,结合农户意愿,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旅则旅,精准制定到户帮扶措施。经过近一年实践,脱贫实效有目共睹:

精准兑现易地扶贫搬迁、医疗扶贫和教育扶贫等相关政策。目前已有3000余户12000人报名自愿搬迁,仅今年就完成737户2850人,实现一户一人就业。推进兜底扶贫,8大类39种重大疾病基本实现免费治疗,严格落实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资助和优惠,严防因病返贫、因学返贫。

纵到底、横到边的项目扶持网,使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在兴仁欣然成型。(责任编辑/马红梅)

猜你喜欢
常务贫困村贫困人口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届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名单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隐形贫困人口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软文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致命绝招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