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女性移民的别样追寻之旅

2017-04-15 00:09刘倩霖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女性

刘倩霖

【摘要】不同于新移民文学初期偏向“纪实”性,而缺乏“倾诉”性的叙述,张翎将笔触放在了平常人的移民生活上。在作者丰富人性的日常书写中。本篇小说体现着纠缠徘徊在故乡他乡、原乡异乡之间,在身份认同、国籍认同、语言认同之间、经过陌生的异域文化冲击之后新的人文特质、新的书写困惑,新时期的海外移民正逐渐摸索着建立一种超越地域身份、超越有形无形之藩篱的精神归属。而女性移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命运。本文将从“追寻”的角度入手,對《邮购新娘》中新时期海外女性移民的精神归属做一个探讨。

【关键词】北美新移民;追寻;女性;精神归属;身份认同

一、三代女性一脉相承的追寻之旅

小说以“邮购新娘”江涓涓赴加拿大结婚为开头,揭开了一个家族三代女性的近乎传奇的人生故事。三代女性的命运,是中国近代史的别样反映,民间与正统、革命与爱情、宗教与欲望等等交织成了种种恩怨情仇,让个体在其中身不由已,有意或无意地承受着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三代女性依然坚持着追寻的步伐。

首先为爱情忘我,坚守着骄傲。筱丹凤在得知自己怀上孩子之后,坚持不告诉崔家公子,而坚持自己的等待;竹影爱江信初,但是她在失却了自己的孩子、倒了嗓都没有选择低头;江涓涓本来有三次机会可以成为“新娘”,但是在爱情的面前,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骄傲。其次热情地都追求着自己的事业,不愿依附于人。这三代女性,也都同样的,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筱丹凤自杀在和崔家公子相遇的崔府,竹影在万念俱灰下回到了当初自己离开的小屋,江涓涓不远万里来到加拿大,最后还是回到了祖国——当初留下她们最深刻记忆的地方。

这三代女性的命运既是循坏,又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

“每个人都是有过去的。过去是我们的影子。没有人可以不带影子行走。过去不仅营造现在,过去甚至还营造将来。过去可以不依赖于现在和将来而独立存在,而现在和将来极少不是从过去延伸繁衍开来的。就像楼不可以没有基,树不可以没有根一样。”

这是百合写给薛东的信的开头,道尽了人情世故,更写出了三代女性的追寻之路的深刻意义。涓涓是千千万万新时期女性移民的代表,她带着祖先烙印在血脉中的印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开了与西方文化对话之旅。

二、追寻之旅中的东西方文化对话

《邮购新娘》仍未离开“流散文化”的内在属性,即一种与创作主体内心深处的“文化之根”紧密相连的精神状态。这种“文化之根”主要展现为“追寻”和“宽容”。

“追寻”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精卫填海日复不止,夸父追日至死方休,这种“中国式”的追寻,内敛而坚定、蕴藉而骄傲。因此在《邮购新娘》中,除了移民身份的未定的隐忍和焦虑。更能惊喜地看到,新时期移民也渐渐向深层的精神层次寻觅。这也是一种“宽容”,促使着“冲突”向“对话”前进。

江涓涓来到多伦多时负着一身历史的沉重,她矜持,自重,被动地等待。但是,经过了十多年在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中的浸润,林颉明已经是一个具有双重文化性格的人了。后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林颉明更向往简洁,直接,明确。这与江涓涓峰回路转,迂回反侧,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开始他们的恋爱就是一场文化的冲突,而后跟塔米的矛盾,更是将这个冲突推向了高潮。

与牧师保罗。威尔逊的相识,使江涓涓学会了把对抗转为交流。江涓涓离开林颉明的心态和以前离开她初恋的情人画家沈远时相仿,宁愿自己忍辱负重也不愿让男人共同承担应负的责任。但是她去找薛东时的心情,已经于她投奔林颉明时完全不同了。她意识到了:“是我先丢了,塔米才捡过去的。”于是,江涓涓在与薛东的交往时是一个独立的主动出击,把握和创造时机的现代女性形象。

从这一点来说江涓涓可以说是超越了祖母和母亲的追寻之旅。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新时期海外移民在文化对话中寻求身份认同的艰难历程。

三、追寻之旅中不平等的性别对话及女性的双重压力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追寻之旅中,东西方文化的对话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一名女性移民,在和男性移民一样同样需要在新的对话环境中寻求身份认同外,女性还要面对自己性别所带来的压力。

一代名角筱丹凤被崔家少爷遗弃,最后吞鸦片而死,是时代局限性使然;但许春月眼光卓越,以地主女儿的身份跟了革命者江信初,最终也没有得到善终。革命的成功,时代的巨变,并没有给女人的命运带来本质变化。

而小说的男主人公林颉明之所以能够移民加拿大,是以他的妻子余小凡的死作为代价的。依靠余小凡的保险金,林颉明才得以有钱开一家咖啡店谋生,才有了“邮购”新娘江涓涓。中国女性传统是需要依靠的,江涓涓举目无亲语言不通更是如此,但林颉明却虚弱地无法支撑起传统男性的角色。当极为疲惫的林颉明意识到,他所需要的并不是需要他百般呵护的花,而是像一棵在他疲倦时可以让他栖息的树的时候,江涓涓的悲剧就由此注定了。

除了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的压力外,女性还要承受着因为性别带来的经济和能力的压力。因此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作者为什么在选择邮购新娘背后的百年历史进行书写——历史的沉淀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发展过程中种种观念藩篱。那么在新时期女性移民的身份认同中,更多了一步必经之路——在异国,应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女人?

四、追寻之旅中所给予的人文关怀

如书中所说,人们都在追寻着人生的圆满。在作者平常人性的书写过程中,这个简单朴素却又难以实现的愿望得到了极大的共鸣。《邮购新娘》从最根源的角度上给予了“追寻”浓重的人文关怀。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移民也成为日趋平常的话题之时,《邮购新娘》无疑是从最初的角度,从本质的人性,去探求移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别样追寻之路。“移民的最终意义是指向别一种人生”,江涓涓和薛东的故事还充满变数,一句“等我。在中国”并不能保证他们之后的人生一路顺遂。不过,人生莫不就是如此,“伤痛给了我们活着的感觉”,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芸芸众生在跌跌撞撞间追寻着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稀方. 历史,性别与海派美学——评张翎的《邮购新娘》[J]. 中外论坛, 2004(2):32.

[2] 吕 红. 海外移民文学视点——文化属性与文化身份[J].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2).

[3] ﹝加拿大﹞徐学清. 论张翎小说[J]. 华文文学, 2006(75).

[4] 沈 欢. 丰富人性的日常书写——读张翎长篇《邮购新娘》[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5.

[5] 李 蓉. 张翎小说与海外移民文学的新开拓[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23(1).

[6] 张 翎. 邮购新娘[M]. 作家出版社, 2004.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女性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女性与权力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