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掉的小资产阶级空间

2017-04-15 11:37白雪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张悦然

白雪

摘要:张悦然的小说《家》,是张悦然难得的比较成熟的一篇作品,作品中关于小资产阶级的描写恰到好处。然而作品中的问题不光是表面上那样简单;在作品的背后有很多复杂且庞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的。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小资产阶级的逃避与现实,和一部分引申出的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得出,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生应该直面。

关键词:张悦然;家;小资产阶级;逃避;直面

一、逃避的真相

《家》是张悦然作为主编《鲤·逃避》杂志,收录的一篇小说。张悦然在其首卷语中说: “逃避是人的本能,是一种高级的条件反射。但有些人的逃避计划,总是很快破产;另外一些人,却可以一直成功下去。”

生活在现在的都市里,逃避成为人们普遍习惯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杨庆祥的《“八〇后”,怎么办?》中尽数80后现在的压力与无奈,每天面对压力、欲望、物质,虚无,无数的问题好似都发生在80后这一代,而诸多问题无法快速找到解决方法。

“至今我仍常常想起,念书的时候,语文课本中鲁迅的那篇《记念刘和珍君》,只因为那两个字:直面。这两个字真是刚硬,令人向往不已。可是直面惨淡的人生,谁又真的能够呢?”①

没有多少人有这样刚毅的勇气,他们嫉妒,孤独,空虚,自卑更多的是害怕。可,害怕是这个世界最无用的东西,只会徒增压力与彷徨。所以衍生出一种更为直接和舒服的通道——逃避。

小说中裘洛和井宇为了追求更物质和享受物质的生活忘记了原来属于他们俩的精神世界,两个人同时感到彷徨和劳累,各自在同一天选择离家出走,去追寻真正属于他们各自的自由。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小说的开篇裘洛在收拾行李时,对于每一件物品的犹豫,在超级市场的挑选和对家的整理上,每一个细节都让会让读者感到主人公对于物质的精细,留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关乎物质的“细节美学”。

在井宇的信里他们是过着殷实的生活,只是因为安定的过于平稳才会忘记自由与精神世界的。

过分强调精神世界的匮乏是不成立的,他们满嘴物质对于他们可能过于厌烦,他们沉浸其中。实际是他们是缺少物质的,缺少得让他们羞于承认。用一种大胆假设,假设他们得到了老霍的财富,也许会让他们所谓的“精神世界”得以存活与扩大,在一种没有了柴米油盐的令人鄙夷的世界里开心生活,又或者面对更为富足的财富的向往和巨大欲望,虚假与虚无的所谓的小资产阶级的梦到底是否真实存在?还是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梦?我们是不得而知的。

二、虚无的救助

井宇信中说那些无私地投身于慈善和公益事业的人,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者,他们为了逃避不断经受的挫败感才这样做。帮助别人让他们有满足感,而且这是唯一不会带来指责和否定的工作。当然井宇暗指的是自己。否则他不会说听到“生命迹象”就能让他兴奋,随时处于一种要帮忙的状态里,就觉得浑身都有力气。但他的话并不完全,难道只有失败者才寻求庇护,那些成功人士同样在毫无挑战的生活中寻求另外一种由上至下的优越感与神圣感。

在大地震中一种由上至下的高级视角衍生在这场悲剧中,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充斥着大地震。下面具体阐释在文中的各种高级视角体现。

与她擦身的时候,裘洛又闻到了她身上的那股味道。小菊初来的时候,她简直有些受不了。是一种草的味道,是干硬的粮食的味道,是因为吃得不好,缺乏油水而散发出的穷困的味道。

裘洛对小菊的鄙视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站在高处的自然的视角。而当裘洛被老霍家的女儿不经意的问:“你为什么不进去呢?”她感到被另外一种高视角话语所打压,心里倍受打击。

当小菊在裘洛与井宇家学会了各种属于城市里的食品做法时,自然形成了一种暂时高于农村阶级的高级视角,所以在她给农村的德明寄钱时,小菊内心是痛苦的。当小菊给德明发短信离婚,把意思改成意义实则就是以一种高视角来看待明德了。而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不同视角、层次的世界里的人是无法在一起的。而最后小菊答应明德来北京,且放弃离婚,是她对明德的幻想,她认为如果明德来北京就会和她一样上升到和她一样的高度来俯视其它的低视角的生命。

所以在大地震中无数的“高级”生命与视角用一种以善良为外皮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来俯视生命。

所以我们大胆猜测所有的救助都是带有自身的目的和优越感的;进一步说,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具有目的性的,而没有目的性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因此来自裘洛和井宇的救助是虚无的,更可能在救助的大多数也是虚无的,这并不是生活的悲哀,这恰恰是生活继续的养料。

三、结语

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梦是复杂的,张悦然的生活经验毕竟是不足的,文章的纰漏和俗套都是不可避免的。裘洛和井宇的逃避是没有意义的,他们作为小资产阶级的现实是逃不掉的,与其进行着没有丝毫意义的逃避,还不如回归本真——直面。真正面对一切不光是小资产阶级,而且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必经之路。

注释:

①張悦然:《鲤逃避》,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张悦然.家,鲤逃避[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2]杨庆祥.80后,怎么办?[D].今天,2013.

[3]杨庆祥.当代小资产阶级的历史意识和主体想象—从张悦然的<家>说开去[D].文学评论,2013(2).

猜你喜欢
张悦然
浅谈张悦然《家》的时空叙事及意义
爱的禁锢与成长
隐含的张悦然《誓鸟》女性人物分析
凝望历史的尝试与复杂亲缘关系的书写
张悦然:哥特少女已成熟
张悦然:原来大家也这么丧,80后的底色是“悲凉”
哥特少女已成熟
青春路上 破《茧》成蝶
80后张悦然开始写历史
从《誓鸟》女性人物角色中窥探“隐含的张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