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把帚上的沉思》王佐良译本修辞标记分析

2017-04-15 11:54宋留香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12期

摘要:本文以刘宓庆先生的风格标记理论为指导,在探讨散文的特点及其翻译后,对《扫把帚上的沉思》原作和译作进行修辞标记分析,进而探讨王佐良先生如何灵活处理原作中的修辞标记。通过分析发现,王佐良先生在处理原作中所运用的修辞格时,巧妙地将忠实原作的翻译原则与大胆创新相结合,既忠实地展现了原作的风采,又创造性地升华了原作的美。

关键词:《扫把帚上的沉思》;王佐良;修辞标记

一、作品简述

斯威夫特,一位善用比喻、讽刺彰显作品风格的英国大作家,运用最平常的比喻来表达深奥、复杂、不易表达的道理,成就了《扫把帚上的沉思》。作者用扫帚把来比喻衰落、失势的人,多么恰当,而且无须多加解释,因为扫帚是家家皆有、人人尽知之物。(王佐良,1996:220)。

本文拟以刘宓庆先生的风格标记理论为基础,分析《扫把帚上的沉思》之修辞标记。修辞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风格手段,所有的修辞格都是都是为了加强语言效果,许多作家的独特风格正是在于他们擅长运用修辞格(刘宓庆,2005:229)。英汉对应的修辞格有30余项,常见的有:simile(明喻)、metaphor(暗喻)、analogy(类比)、personification(拟人)、hyperbole(夸张)、irony(反语)、sarcasm(讥讽)、parallelism(对偶、排比)、antithesis (contrast对照或反衬)、epigram(警句)等。斯威夫特在《扫把帚上的沉思》一文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来加强其语言效果,尤其排比修辞格最为明显。

二、《扫把帚上的沉思》原文与译文修辞标记分析

王佐良先生对于修辞格这种语言的变异,有着自己的翻译见解。王佐良先生说:“对于译者来说,他有双重任务:一是要有慧眼能在原作里发现变异之处,而这就需要他对那个语言的常规很熟悉;二是要有本领在自己的译文里再现这变异所造成的效果,而这就需要他对自己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有充分的把握”(王佐良, 1989:13)。王先生在修辞翻译实践中正是利用他的慧眼和本领演绎出一部部优秀的译作。

(一)拟人修辞格标记分析

作品一开始便运用拟人的修辞格,幽默风趣地对不起眼的扫帚把进行描述。请看下面一例:

例(1)英文原文: This single Stick, which you now behold ingloriously lying in that neglected Corner, I once knew in a Flourishing State in A Forest.

王佐良譯文:你看这根扫帚把,现在灰溜溜地躺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我曾在树林里碰见过……

该例中作者一开始就像在描述有着一面之缘的人,因为曾经相见,与扫帚把之间便不会太陌生。他这样写道: “This single Stick, which you now behold ingloriously lying in that neglected Corner, I once knew in a Flourishing State in A Forest. “you”、 “lying”、 “knew” 这些词把扫帚把摹拟成人来写,颇具想象力,也拉进了与事物的距离,尽管扫帚把家家有,处处见,但我们从没有细致地去观察过他,而斯威夫特却把平常的事物比拟成人来写,文笔幽默。王佐良在文学翻译中践行他一贯的主张:“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在对此作的翻译中,遵照原作所使用的拟人修辞格,王佐良将之译为:“你看这根扫帚把,现在灰溜溜地躺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我曾在树林里碰见过,当时它风华正茂,树液充沛,树叶繁茂。”将“you”、 “lying”、 “knew”对应译成“你”、“躺”、“碰见”,这也正是他的翻译主张之一:“辩证地看——尽可能地顺译,必要时直译,任何好的译文总是顺译和直译的结合。”

(二)排比修辞标记分析

排比是原作中运用比较频繁的修辞格,请看下例:

例(2)英文原文:It was full of Sap, full of Leaves, and full of Boughs……

王佐良译文:当时它风华正茂,树液充沛,树叶繁茂。

作者在描述扫帚生长在树上时,使用三个be full of 的平行结构,即 “It was full of Sap, full of Leaves, and full of Boughs”,构成排比之势,,使得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加之描写细腻,更显生动形象。王佐良先生运笔自如,借用汉语特色之四字格,地道地将之描述为“风华正茂,树液充沛,树叶繁茂”,从整体容貌,到汁液到树叶的细腻描述,层层递进,尽显扫帚把生长在树上时的青春活力,在翻译时恰合原作对扫帚生长在树上的细致描写。说明译者在辨识原作排比修辞格的同时,巧妙地运用译语文字特色转化成英汉双语对应的修辞格,既保留了原作的风采,又让读者读之亲切。

例(3)英文原文:but now in vain does the busie Art of Man pretend to Vye with Nature, by tying that witherd Bundle of Twigs to its sapless Trunk; tis now at best but the Reverse of what it was, a Tree turnd upside down, the Branches on the Earth, and the Root in the Air; tis now handled by every Dirty Wench, condemnd to do her Drudgery, and, by a Capricious kind of Fate, destind to make other Things Clean, and be Nasty itself……

王佐良译文:如今变了样,却还在自作聪明,想靠手艺同大自然竞争,拿来一束枯枝摁在它那已无树液的身上,结果是枉费心机,不过颠倒了它原来的位置,使它枝干朝地,根梢向天,成为一株头冲下的树,归在任何干苦活的脏婆子的手里使用,从此受命运摆布,把别人打扫干净,自己却落得个又脏又臭……

此段描述了扫帚把衰败时的情形,作者运用三个平行结构 “now……” or “tis now……”、“tis now……”构成排比,看似描述扫帚把悲惨的命运,实则与人生的各个阶段进行对照,条理分明地说理。王佐良在此处译文的处理上,似乎没有把排比的修辞风格用明显的平行结构表现出来,但他却有条不紊地在叙述者扫帚把的变化过程,细细描述,层层递进,把三个不同的变化娓娓道来,层次清楚,使得句式结构不至于太过单调,同时又体现出散文风格的相对自由。也许这就是王佐良现在文学翻译中的创新之处。就像他自己所说:“如果译者掌握了整个作品的意境、气氛和效果,他有时会发现某些细节并不直接促成总的效果,他就可以根据所译语言的特点作点变通。这样他就取得了一种新的自由,使他能振奋精神,敢于创新。他将感到文学翻译不是机械乏味的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努力。”

(三)讥讽修辞格标记分析

例(4)英文原文: ……his Animal Faculties perpetually a-Cock-Horse and Rational; His Head where his Heels should be……

王佐良译文:……他的兽性老骑在理性背上,他的头去了该放他的脚的地方……

此例译者几乎逐字逐句再现原文内容,明白晓畅,旁击侧敲中讽刺了人类的堕落,给读者以启发和告诫。

三、結语

本文通过对原作和译作中的修辞标记进行分析,发现修辞格作为一种风格手段适当加以运用,是作家独特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正是有刘宓庆先生的风格标记理论,使得这些修辞标记不管是在原作还是译作中都可以更好地识别。当然,王佐良先生在处理这些修辞格时所运用的翻译策略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对上述译例进行分析后,发现王佐良先生为保存原作的修辞效果,在原作修辞标记明显处,可以直译时,使用简洁地道的汉语充分地再现原作风格;在原作修辞标记稍微模糊时,王佐良先生大胆创新,将修辞风格在译文中通过句式的灵活变化,更加自然地呈现于读者眼前,让读者享受到自然之美。所以,译作既忠实地展现了原作的风采,又创造性地升华了原作的美。他的翻译实践正如他的翻译主张“译者的任务在于再现原作的面貌和精神:原作是细致说理的,译文也细致说理;原作是高举想象之翼的,译文也高举想象之翼。一篇文章的风格只是作者为表达特定内容而运用语言的个人方式,它与内容是血肉一体,而不是外加的、美化的成分” (王佐良, 1989:15 )。王佐良先生译作的成功进一步证实了文学风格是可译的这一论断,同时也为今后的文学翻译提供了典范。

参考文献:

[1]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黎昌抱.从词语标记看王佐良戏剧翻译风格——以《雷雨》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4):48-51.

[3]黎昌抱.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4]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聂悄语.从风格标记理论看艾丽丝门罗《火车》的汉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6]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8]王佐良.英国散文的流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9]王佐良.王佐良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10]夏征农.辞海(缩印版)[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11]肖维青.翻译批评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宋留香(1989–),女,汉,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翻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