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流行语

2017-04-15 12:15许晓根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特点影响

许晓根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快速融入了大众生活。本文对近三年来的网络流行语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并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可能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特点;影响

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几乎同步传播、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汇,有时还被称为“网络雷词”或“网络热词”,从属于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是对现实社会最敏感的反映,它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①。

一、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不同的学者对网络流行语有不同的分类。如张传辉等把网络流行语划分为旧词新意、谐音、象形结构、英汉简略、句式模仿、事件指代、其他等七类;顾源则把网络流行语分为语句型、单词型、字母型、符号型、数字型等五类。笔者通过对最近两三年的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并借鉴前人的分类,把近几年来的网络流行语按表现形式分为语句类和词语类两大类。

(一)语句类

根据句子来源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仿句,即在现有语句的前提之下根据需要仿造句子;一类是引用,即在不改变语句的情况下直接引用。

1.仿句。一般是在现有句式的框架下,根据需要更换其中的成分,例如“人是铁,范是钢,一天不装憋得慌”仿自“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2.引用。此类型的句子有的是本来就存在的句子,有的则是网友新造的,其他人认为这个句子非常有表达力,因此被大量借用。如“且行且珍惜”,来源于“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随后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流行起来,很多场合都能听到人们感叹一句“且行且珍惜”。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是什么鬼”等都是借用频率较高的语句。

(二)词语类

主要以词汇(汉语词汇或英语单词)或类词汇的形式存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小类:

1.旧词新意。指一个词的意义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的意义。例如“补刀”原是游戏术语,指抢最后一次攻击杀死小兵的技术,现指在某人遭受攻击时再给他加上重重一击。

2.諧音。常用的拼音输入法在输入拼音后会出现多个同音的词,首先出现的词往往成为实际需要使用词的替代品,谐音类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例如网民会刻意把“美女”说成“美铝”、“喜欢”说成“稀饭”。此外,谐音类本应包括拟声类(如表拍飞的pia)及数字类(如表哭泣的555),但是由于近来此类词的数目较少,网民沿用的还是很早以前产生的,很多学者也已做了比较详尽的阐述,本文不对这两种进行详细的解说。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一)语言的经济性

词少但含义丰富是网络流行语最大的特点,这源于人际交往的最省力原则,即尽力用简短和方便键盘输入的符号表达尽量完整和丰富的意思。例如用“LOL”代替“League of Legends”。

(二)语言的幽默性

网民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或创造新词, 或给词增加新意, 使网络流行语显得幽默诙谐,生动有趣。如“我也是醉了”、“人艰不拆”这些句子或词语都充满了新奇感。

(三)语言的不规范性

网络流行语口语感极强,行文排列因使用者的创新而变得随意,并且其中带有大量生造词、错字或别字,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虽然并非所有的网络流行语都不符合语言的组合规律,但不得不承认它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损害了汉语的常规运用规则。

三、网络流行语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虽然简明扼要,诙谐幽默,也有创新性,让听话者开怀一笑、耳目一新,但近年来绝大多数网络流行语还是为了满足大众心理而创造的,具有相当明显的媚俗性。该类流行语言语低俗,有的不堪入耳,对我们日常交际的文明性有很大的冲击力。

(一)网络流行语简明扼要,语言幽默,能够调节交际氛围,使对话达到更好的效果

网络流行语多使用无厘头式的幽默,有的是调侃自身,有的则是讽刺社会。

(二)网络流行语言语粗鄙,严重阻碍我们的正常交际,有待整治

大多数网络流行语都不适合在较正式的场合或者陌生人面前使用,容易给人留下肤浅、粗鄙的印象。如“道理我都懂,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话一出便飞速占领网络流行语头条。说话者也许真的觉得必须要说出这样的话才能表达他们内心最强烈的感情,但我们不应该任这些粗俗的话语在网络上泛滥。

四、结束语

网络流行语是人们尤其是中青年群体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已经超脱了网络的范围,以不可挡之势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上流行的语言很快就会现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幽默的网络流行语进行交流,摈弃粗俗的网络流行语。

注释:

①王英《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新闻前哨,2009(8)

参考文献:

[1]顾源.社会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分析[J].理论界,2009(7).

[2]黄晓斌,余双双.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影响[J].理论与探索,2007(5).

[3]孙明强.网络流行语研究[D].湘潭大学,2009(4).

[4]王英.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J].新闻前哨,2009(8).

[5]张传辉,李志超.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映射[J].新闻爱好者,2012(1).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特点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