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与整合

2017-04-15 11:20杨增艳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施密特元素陆地

杨增艳

摘要:对元素的生成和转化,东西方有不同的看法。两者迥异的元素学说也区分出不同的生存境域,元素学说的差异和冲突也必然关涉到现代中国存在之天命。

关键词:施密特;元素;陆地;海洋;冲突

一、中西视域之下的元素论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生长出形态迥异的元素学说。古希腊的元素论,源于自然哲人对世界本原的探讨。古希腊把水、土、火、气并列為四元素,不仅有质料意义,也意味着万物由它构成。前期的自然哲人对元素作了分析和考察。恩培多克勒明确提出了“四根说”:火、土、气、水。四根就是四种微粒或者元素。四根之间本身不生不灭,总数量也不变,他们的聚合和分解,造成了可感事物的生成和毁灭。

在中国传统中也蕴藏着丰富的元素论,如早期的八卦、五行、风水论。《尚书·洪范》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首先,五行并非简单的物质元素,五行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天地相感乃生万物,在天地之间的运作。其次,五行是一个相生相克的系统,在五行里没有高低,也不需要外界的推动力,自身就是气化的表现,五行循环运动,生生不息。

对元素之间的生成和转化,中西方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和看法。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元素之间的转化奉行着补偿原则,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的浓聚和稀散形成万物。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一切元素中最充满改变力、转化力和升腾生发力的“不现成者”。火在升腾中判决和处罚万物。到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元素结合与分离通过爱恨与斗争。总而言之,在西方传统中元素的转化伴随着分离与补偿、罪与罚、爱与恨等方式。

从中国的元素论来看,五行的运行虽然也有相生相克,但并非一方压垮另一方的冲突,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生不息。

二、中西元素论与各自生存境域

不同民族对元素的不同理解也催生出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类型,从而造就不同的生存境况。施密特指出“四种元素类型,它们之间是毫无关系的,他们之间越是陌生,他们的存在方式也就越纯粹,而混合则会产生优良的或者是糟糕的存在类型。且会产生友谊或者是敌意。就像化学中亲和性和排斥性一样。”在西方传统中元素始终处于非此即彼的争斗之中,希腊与波斯的抗衡,雅典和斯巴达之间长达二十七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就是陆地与海洋元素之间的争斗。随着航海业的发展,以及后期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海洋国家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世界性的政治地位。海洋国家一直处在寻找和发现动态过程之中。

中国传统对元素的独特看法则滋生出与西方截然相反的生存境域。从水元素来看,早期人们逐水而居,把水当作生存的必备条件。老子讲“上善若水”,表现对柔弱之水的崇敬。老子注重水的品质,但也推崇小国寡民。中国传统重农抑商一方面凸显出安土重迁的性格,其次也源自对土元素的重视,因此形成了重视土地顺应四时的小农思想。气作为一种元素,中国讲“精、气、神”,其次气作为一种形式风,主要是上对下的教化,在诗经中的风、雅、颂就是此意。中国人选择“敬天”或者“以德配天”以此获得“伦理宗教”。天有很多的时机性的神性,比善恶来得复杂。

三、现代海陆冲突之中的中国之天命

从中、西方的传统来看,元素学说也面临着嬗变。从赫希尔德《神谱》“太初之始,浑沌生成。”到《太平御览》“天地浑沌如鸡子”。在中西方源初的创世神话中,天地皆是混沌黑暗一片。早期自然哲人从神话中跳脱出来,开始探索万物的本源。但在自然哲人时期,元素还蕴含着原发性的混冥。那是一个处在有(存在)和无(非存在)之间的“大道氾兮,其可左右”的状态,以便获得生存的意义和真理。虽然在泰勒斯那里水已经超出了元素解释的倾向,但是并未完全变成形而上的绝对的“一”,依旧有着神性的空间。阿那克西美尼虽然讲无定的气,也未除去神性之维。到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元素已经是四种微粒,愈发朝向精细的划分。后期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因说”,就把一切虚空的东西填满,变成实在的单子。

西方重视火和光的作用,柏拉图的“日喻”和“洞喻”提到了不同的光。在《创世纪》里:“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中国不注重机巧之心,也不追求纯粹的光明,用火光教化、易风俗。中国讲究以本体的虚空来容纳万物的生长。元素论在西方的源流中逐渐成为坚固的不再有神性之维的实体。

当中西两种不同的元素论交融时,必然会引发冲突。假若依旧标榜传统的天人合一,却难以反省我们所依赖的传统本身已然在“意义亏空”地颓败且遭受西方价值理念的覆巢之危。我们自身却站在已然颓败的传统的立场上用民族文化论的中西之争掩盖甚至取代自身现代转型的古今之争。其后果不是削弱现代性意向,就是对现代性问题取一种消极否定的顽固态度。

面对西方的巨大冲击时,假若仅仅借用他者的话语就会失去了自身的土地和血,所谓的天人合一也不过是西方东方学下话语嫁接,早就失去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生命力。面对西方文明的强势的进攻,只有恰切地融合好土地与海洋的关系,根植于自身的土地和民族,才能发掘其中生生不息的力量,而非固守传统文化的价值来嫁接他人的只言片语。

参考文献:

[1] [德]C·施密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美]梯利.西方哲学史.伍德译,商务印书馆,2013.

[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1.

猜你喜欢
施密特元素陆地
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
课例
浅析旅游业吸引游客的诸元素
徽州元素在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王家卫电影中的后现代美学元素
带着GPS去流浪
带着gps去流浪
治病强身的百字经:《陆地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