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绘画创作立足于价值”

2017-04-15 07:10
财富堂 2017年3期
关键词:绘画

元宵节后的一天,我在芝加哥,李江峰在北京,通过微信散漫地“闲聊”。

那是北京时间的夜晚,芝加哥时间的中午。她在那边喝着红酒,我在这边喝着“老铁观音”,互相轻松地东拉西扯。语音里,我感觉到她的率真和优雅。这是个灵性很足的女性艺术家,她的个性魅力、精神追求以及物质态度,读者诸君不妨在以下的对话中去认识和感受。

草木情怀给予我生命的启迪

丁曦林:江峰老师,自从在上海鸿美术馆看到了你的风景油画,我就期待着对你作进一步的了解和采访。能否就从你的创作环境谈起,譬如,谈谈你的工作室?

李江峰:好吧,我的工作室,大约200平方米左右,坐落在北京市内的一个艺术园区。不出远门的日子里,我几乎都待在那儿,一晃,已经有10年多了。我很喜欢植物啊、鲜花啊,每个礼拜会去买一些,工作室的内内外外到处摆放着花呀草呀,不同季节摆着不同的当令鲜花。

其实呢,我不仅仅为了拿它们点缀环境,而是养成了经常跟植物“对话”。奇怪吗?其实一草一木,都是有精神有情怀的,细心去观察每一片叶子发芽,或每一片叶子枯败,我能感受它们与大自然、与时间的关系,它们的枯荣,常常给我以生命的启迪。

丁曦林:你大学毕业前后创作了许多幅花卉静物,23岁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真了不起。那时候,大部分展品都是这类题材吧。现在画静物很少了,主要画大风景,画广袤大地上的植物。前后变化很大,有一点却不变,即植物生命与大地间的关系,是这样么?

李江峰:大致是如此。我刚出道的时候,是90年代初,在中央美院参加油画进修,前后三年。我住在父母替我安排、离学院不远的招待所里。那时我只是个“小女人”,日常生活过得挺小资,所画的东西都是生活空间里摆放的东西,表现它们的光影变化以及我个人的色彩趣味,那是私人空间里的审美感受。

从静物转向大风景,是在我经历了最挚爱的父亲去世、婚姻变故等一系列痛苦和迷茫之后,在非常孤寂、郁闷的时候,画布是我唯一能倾诉的对象。那时开始画大幅大幅的油画,都是2米宽、4米宽、6米宽,很大,我在画布上的每一笔色彩,都情不自禁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命思考,所以我很感谢绘画,感谢这个职业,它帮助我走出了生活的困境,它促使我告别小情小调的“小女人”,转而成为感受自然万生万物生命现象的纯粹艺术家。这是我人生境界、也是艺术风格的最大变化。

丁曦林:葵野、松树是你的题材特色,许多全国性重要展览里,你的葵花作品、松林作品给人印象极深。在表现葵野、松林期间,我发现你还画了一些别的,譬如白桦林、油菜花、小草,当然还有大海、峰峦等等,画它们,你有哪些想法或感受?

李江峰:无论白桦林、油菜花、小草,还是大海、峰峦,都是生活中自然遇到的对象。我特别钟情于日常所见的朴素对象,譬如小草,一岁一枯荣;又譬如油菜花,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等等,等等。我发现这些寻常植物其实蛮神奇,没有人特别关照它们,赞扬它们,其实它们身上有一种自强不息、自由自在的精神,即便无人问津,照样焕发光芒。

当然,作为艺术家,我在表现它们的时候,尽量在发掘和创造一种不同于普通人眼里的“艺术识别”,我会描绘它们在不同时辰、不同季节的情态或坚韧,艺术让它们升华为一种意识,一种情怀。大海啊、峰峦啊,也是如此,在我画面上,它们远远不止是远方和诗意,更是力量,是精神,至少我是努力去这样去刻画和表现的。

写意表现派中的书写性

丁曦林:我注意到你的油画笔调,有一种鲜明的“书写性”。似乎“笔笔见形”,也是“笔笔见笔(触)”,这样的独特笔法是怎样形成的?

李江峰:个人风格的形成,其实产生于有意无意间。我在中央美院进修三年所获得的修养,主要集中在油画技艺方面,包括如何运用色彩去创造构成,去表现光影,去表达情感等等,在欧洲游历的时候,我特别着迷于世界大师们的独特表现力。后来又接触到咱们中国自己的绘画传统,从中国书法、国画里千变万化的线条,体会到“书写”的神奇。我的绘画既受西方的影响,也受传统艺术的滋养。所谓“书写性”,其实在梵高、塞尚作品中存在,在中国传统书画中更是博大精深。我的绘画说表现派也好,说写意派也可,非常适合我个人的表达,我始终感到,绘画不仅仅描绘对象,本质是借物抒情,是思想和情感表达的结果。

丁曦林:有人说,你的风景作品里有一种男人的泼辣和大气,你怎么看待?

李江峰:看画的时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心境和感受,所谓各花入各眼,各取所需。我不否认我个性里有北方人的直爽、豪气,或许作品中多少也表现出这样的气息,但我最了解自己,一个人待在画室里,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那个时刻我的所想所悟,我的情绪,等等,自己是非常了解和清楚的。我感觉,即便以大笔触、大色块去表现寥廓、寂静的东西,即便我的艺术语言有时显得狂野不羁,但实际上,我是刚柔并济的,我对事物的独特敏感,以及我观察景物时的细腻及情感,我对于自然界伟岸的赞美,对于花卉草木的关爱和呵护,都是男性画家不怎么具备,而我比较擅长的能力。

画画纯粹出于热爱

丁曦林:国内外不少大的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了你的作品,其中中国美术馆先后收藏了你七张风景作品。据我所知,你作品的私人藏家,以北方居多,江浙沪也有一些。你与私人藏家有来往吗?个人创作会不会受到藏家或市场的影响?

李江峰:从开始学画,一直到现在,我从来不是为了藏家画画,也不是为市场画画,绘画纯粹出于热爱。20多年走来,走着走着,我自然地就走上了一条“价值”道路。在艺术社会,做严格区分的话,绘画道路存在着“价值体系”和“价格体系”。而我一直渴望成为有价值的人,创作上也追求“创造价值”。什么是“价值”?就是绘画的出发点,或绘画的动机和目的,我始终觉得,从事绘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或者对社会乃至对世界,我画葵花、画松林等都为了表达审美和创造审美。真正的艺术品,本质上是由价值决定价格的,而不是相反。如果我最初就追求“价格”,早就与某个小的画廊、或中型画廊、或大画廊建立合作了,注重“价格”势必会想方设法与某些画廊走近。但这么多年,我没有与哪个“出具体价格”的画廊开展合作,我从自由画家一路走来,始终保持从容。

丁曦林:你从一个自由的个体画家,走到今天成为备受尊重的北京画院职业画家,名有了,利也不缺,还追求什么?对未来创作有什么考虑?

李江峰:我觉得,一个人来到世界,在这个社会上,在我从事绘画的领域里,如果能做到“纯粹”“饱满”“从容”,那么这六个字便能换来两个字,即“自在”。

人到中年了,我觉得自己内心是美丽的,内心也是饱满的,我是有追求、有目标的,不管在绘画上,还是做人方面,或者在社会中,我很想在一定范围内,实现—— 很自在!

至于未来创作,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太遥远的规划,我会做一年的计划、可能会有五年的梦想,落实到每一天,就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一个画家的本分。

并不反对物质的时尚女性

丁曦林:问个私密问题。你在物质消费方面持怎样的观念或态度?

李江峰:我也是一个特别臭美的女人(大笑)。穿衣、穿鞋搭配什么丝巾啊、袜子啊,哇哇哇,我非常计较,物质的东西,都是靠自己能力挣来的,花起来很踏实,不心疼。我不反对物质。时尚方面,我懂得国际许多一线品牌;只要抽得出时间,我每年会去国外“扫货”的,专门去买服装;首饰方面,我会与专业设计师讨论自己需要的佩戴。我真的喜欢那些能够把女人开掘成“女性”的物品。 2000年以后,每逢举办个展,我都穿私人定制的衣物,不愿意穿容易跟別人撞衫的东西。我去过你们上海的茂名南路,还定制过两款服饰呢。

丁曦林:你在自己的象牙塔活得很滋润,对“外面的事情”有所关注么?

李江峰:我赞助过几个贫穷学生,都是不认识的,有大学生,也有小学生。我觉得自己走到今天,社会方方面面给了我很多好处,也要尽力回报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我是真性情的人,有一些“正能量”,毕竟做过很多年的老师,我与年轻人在一起,总给他们励志向上的东西。我远离没有脊梁、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尤其讨厌这样的男人。

猜你喜欢
绘画
一慢改写星火绘画
乒乓猪
绘画
绘画班的困惑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刘奇伟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