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春风化雨》看美国个人主义文化

2017-04-15 17:21张俊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

【摘要】作为美国文化的核心,个人主义精神在美国人生活中处处皆有体现。本文以美国校园电影《春风化雨》为依托,通过评析电影中的一些情节,对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指出了个人主义在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积极意义。

【关键词】春风化雨;美国文化;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是美国价值观体系的中心和源泉。它渗透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美国人的行为处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想要了解美国,了解美国文化,了解美国人,个人主义是我们必修的功课。何谓个人主义?不同于中国文化中多含有消极意义的个人主义,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更多的是个褒义词。英文词典对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解釋有两层意思:1、the quality of being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 and doing things in your own way(以自己的方式做人,做事的特质)。2、the belief that individual people in society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etc。rather than be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个人有权利做出自己的决定,不受政府和他人支配)。从这两层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推崇个性和个人权利。每个人都应有不同于他人的特质,个人发展不应受到他人控制。电影《春风化雨》很好地从多个层面诠释了个人主义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春风化雨》是一部探讨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的优秀校园影片。它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美国的一所著名预备学校为背景,讲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男学生如何在英文教师基汀独特教学方式的影响下,追寻自我,追求理想,反抗学校和家庭专制的故事。影片以基汀老师为中心线索,为观众呈现了一幅颇具美国特色的校园生活图,同时从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世界进行了描述。在带给观众无尽的欢声笑语之后,影片的结局却令人唏嘘感叹:品学兼优的尼尔在父亲的高压之下自杀身亡,基汀在学校的施压之下被迫辞职。出人意料的结局发人深思:怎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确而有效的?基汀的教育方式可取吗?

基汀似乎是失败了,败给了专制、古板的诺论校长,败给了注重“传统、荣誉、纪律、优秀”的学校,败给了实用功利主义至上的应试教育制度。然而,仔细审视学生在基汀影响之下的细微变化——沉默懦弱的托德变得自信而有主见了;一味顺从的尼尔懂得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了,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了;诺克斯开始鼓起勇气追求心爱的克丽丝……我们不难发现,基汀是成功的。他不仅赢得了学生门的信赖、尊敬和喜爱,同时,他也给这群学生带来了精神和心灵上的指引与滋润。

基汀为何能深受学生欢迎?他独特的教学方式背后又蕴含这怎样的文化内涵?这是影片留给所有教育从业者应该深思的问题。基汀的成功一方面源自他强大的人格魅力:乐观、自信、亲切、幽默、体贴、浪漫而充满激情,另一方面,基汀在其日常教学生活中,无时无刻不用美国式的个人主义精神熏陶和感染着学生。让他们做真正的自己,追求内心深处的理想。这种个人主义精神的培养体现在电影的多个片段之中:

第一,个人主义提倡一个人一生中应抓紧时间,充分展示自己,有所作为,否则就浪费了生命。影片开始,新英文老师基汀吹着欢快的口哨走进教室,然后将一群不知所措的学生带到了教学楼的校友照片陈列室。在这里,基汀让学生们仔细观察照片中的年轻人,“我们都是凡人,这个房间的每一个人都会停止呼吸,僵冷,死亡。”“照片中的这些男孩子曾经跟你们一样,意气风发,精力旺盛,不可一世。但现在都已化作了尘土。”“抓紧每一天(seize the day),孩子们,让自己的生命卓尔不凡。”一堂不同寻常的第一课,一番惊世骇俗的宣言,深深地震颤了每一个学生的灵魂,更是让学生们懂得了人生短暂,要抓住大好时光来拼搏奋斗,以免自己终老时一无所成,蹉跎一生。心思细敏的托德感受到了基汀的旨意,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seize the day。”

第二,个人主义主张学会自我思考,凡事有自己主见,不盲从他人。一堂诗歌课上,尼尔正在照基汀的要求朗读教材《英语诗歌五百年》的序言——如何欣赏诗?“要完全理解诗歌,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它的格调、韵律、修辞手法,然后提两个问题:第一,诗主题如何艺术地实现;第二,诗主题的重要性。第一个总是解决的是诗歌的艺术性。第二个问题回答的是诗歌的重要性。一旦弄清这两个问题,判断该诗的优劣就不是个太难的问题了。如果吧诗歌艺术性的得分画在图表的横轴上,把它的重要性记在竖轴上,计算一下它所覆盖的面积,也就得出了它的优劣……”“一派胡言,我们不是在安水管,我们是在谈论诗歌。”基汀对序言的评论让大家一头雾水,接下来他的举动更是让学生们大吃一惊:他让学生们将教材上整个序言一章全部撕掉。“现在,你们要学会自己思考,学会欣赏文字和语言……”个人主义思想让美国人对美学有自己的标准,他们不喜欢别人告诉他们什么是优秀的文学或绘画,他们推崇的态度是“你喜欢的就是好的”。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个性化思考的重要性,基汀还让学生依次站到讲桌上,“我站到讲桌上是为了让你们知道,我们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人,坚持自己的思想和做法是困难重重的。为了让学生明白此理并坚持走自己的路,基汀将学生带到室外,让他们随意的走步。一开始,大家各自迈着各自的步伐,但慢慢的,有人开始击掌。随着掌声的节拍,大家的步调也逐步一致。“你们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是独特的,是自己的,哪怕别人认为它们很怪或是很讨厌。”

第三,个人主义强调自信,只有自信才能拥有持续奋斗的动力,只有自信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托德就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学生,他内向,羞涩,从不“招惹是非”。父母对他有着很高的期望,他的哥哥是威尔顿的荣誉毕业生。这些都无形中给了托德莫大压力。天生的个性加上后天的环境影响,托德在新的环境里变得畏首畏尾。他不愿在山洞聚会上当众读诗,他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他不敢正视老师的目光,说起话来细声细气,总是显得唯唯诺诺。然而,尽管托德表面上内心封闭,其实他内心丰富,平凡的外表下依然涌动着澎湃的激情。细心的基汀发现了这一点,他决心要帮助托德建立自信。在诗歌朗诵课上,基汀点到了托德。托德说自己没有写诗,其实他是把自己的作品撕掉了。基汀看出了托德的不安和不自信,他将托德请到了讲台上,诱导托德大声喊出“Yarp”来释放自己压抑的情感。然后又捂上托德的眼睛让他描述自己的感受。托德作出了一首好诗,同学们鼓掌了,托德看到了自己的实力。正是在基汀逐渐的影响和帮助之下,托德改变了。当基汀最后收拾东西要离开之际,勇敢自信的托德第一个站在了桌子上,并喊出了“船长,我的船长。”

第四,个人主义强调个性,主张以自我为中心,自由发展。尼尔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聪明,热心,满怀激情且颇具领袖气质。他热爱演戏,而且很有天赋。然而尼尔的父亲一心想让其考上医学院成为一名医生。他觉得课外活动没有多大意义,只会浪费了儿子宝贵的时间。于是他先是逼迫尼尔退出了编辑社,接着又极力反对尼尔参演话剧。尼尔的内心非常苦闷而纠结,他不想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他不想象棋子一样任凭父亲摆布。基汀鼓励尼尔追求自己的梦想,继续演下去。在话剧上演当日,基汀带着其他学生一起去给尼尔加油助威。尼尔的演出十分出色,赢得了观众阵阵的掌声。在这一刻,尼尔已经成功了,他的梦想实现了。

纵观基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个人主义一直贯穿其中。基汀所努力去做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声,做回真正的自我,同时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能。唯有如此,一个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轨迹。基汀的思想在成功影响其学生的同时,也给每一个观影者带来了深深的感动,震撼和思考。正因如此,电影《春风化雨》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奖提名和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外语片。虽然电影最终以悲剧结尾,但是个人主义思想将得到永生。

【参考文献】

[1] 邱能生. 对美国个人主义的深层文化思考[J]. 学理论, 2009(32).

[2] 周亚飞. 浅析《春风化雨》中基廷老师的教育思想[J]. 文教资料, 2009.

[3] 高 洁. 真正的教育——对教育影片《春风化雨》的一些感悟[J]. 教育艺术, 2008(7).

【作者简介】

张俊(1981—),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
浅析夏目漱石《心》中的夫妻形象
论美国文化的特点及中美文化差异
从《老友记》中解析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如何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纬度对比研究
“英雄主义”视角下中美电影的比较研究
日本社会福祉思想视角下的《我的个人主义》
两种德性伦理传统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
个人主义能不能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