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音乐欣赏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017-04-15 04:50陈晓丽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职高美的功能

陈晓丽

【摘要】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音乐的教育功能,使学生的人格在“高峰体验”中获得升华,促进个性更好实现自我完善。

【关键词】音乐欣赏;个性发展

“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我们职高的音乐课堂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成为音乐的“享用者”,即“音乐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中心动力和真正目的”。优美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乐趣。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逐步充实、不断丰富,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愉悦,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开展音乐欣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结合职高学生的特点,在音乐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就要改变课堂活动形式,让课堂“活”起来。有效开展“音乐欣赏”注重于师生间的互动。职高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刚强烈的“成人感”,他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在教学中开展音乐欣赏,引导学生去欣赏音乐。

1、“会听”

在对一个作品了解之前,“听”是关键的一步。老师可以利用预先提问法提出问题,例如,这部作品的速度怎么样?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听后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思维变得积极主动。

2、“敢唱”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是唱主题也是欣赏作品中必要的阶段。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引导学生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把学生的自主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例如,《音乐鉴赏》第一章的第一节《音乐人生》,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草原放牧》,学生在听完一遍后对这段音乐的第一主题印象较为深刻,那么就可以指导学生哼唱这一主旋律,帮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

3、“能想”

“想”是指在欣赏作品的是后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这也是音乐欣赏中不可缺少的一步。通过音乐欣赏过程中“想”的参与,能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拓展视野,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第一节中的歌曲《长江之歌》,学生对这首歌已经教为熟悉,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时闭上双眼,用心聆听,并且展开想象,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想象的广阔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4、“会说”

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上来说,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做出的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一堂课上既要有老师的讲解,也要有给学生发挥的时间,这样,课堂才能活跃起来。例如,第一节中的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的教学,鉴于学生不太了解,我们可以放低要求,说出乐曲情感上的特点即可。作品的色彩比较灰暗,表现作者哀怨的情绪,主题部分运用弦乐器深情的音色更加增添了乐曲的悲剧性。

那么通过上面所述的让学生在“听”、“唱”、“想”、“说”四个方面的参与,目的就是使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慢慢地在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二、开展音乐欣赏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效能

1、创设表演情境

表演是情境教学的一种生动的形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编,不仅使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而且由于学生的亲自参与获得的感受会更深。让学生知道音乐来自于生活,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就能懂得在有声的世界里,不仅有噪音和乐音,还有高音和低音。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创设情境的教学中,改被动为主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潜能,又在愉悦的情境中掌握了音乐知识。

2、创设音像情境

音像的使用使“看”和“听”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常处于一种声、韵、义融为一体的兴奋状态,加强对乐音的感受,曲艺的理解,乐境的体验,以乐激情,动情生悟,才能达到激发音乐潜能的目的。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声音来打动人的心灵,使人们在“音”的行进中得到情绪的抒发和心灵的感受。从而提高人的身心素质。例如: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天鹅》。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的听音乐,我设计了一些问题:

(1)这一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它是否产生了色彩、形态、或景色?

(2)这首音乐作品唤起你什么感受?你听到什么乐器?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欣赏,并把听音乐的感受、想象在纸上用文字、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结合问题再次欣赏)学生用文字表现;学生用线条表现、然后对所画线条解说;学生用绘画表现;乐器表现等等。最后学生再次欣赏情景交融画面非常美的《天鹅》DCD,他们兴奋极了,因为他们的理解与分析与作曲家的思想感情相吻合。是一首抒情優美的作品。

运用创设音像情境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在兴趣的基础上很快的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掌握得出音乐的表情术语有抒情、优美、活泼、欢快、热情、生动、雄壮、豪迈、悲伤、忧愁等,同时让学生在教学中理解旋律是将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不同的变化,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的意境。学生对音乐理解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也是音乐欣赏文化功能的逐步强化外显的过程。同时,又是音乐欣赏心理功能的具体体现与内化的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负荷整体文化的音乐欣赏逐步逼近并进入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三、开展音乐欣赏,发挥审美和教化功能

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是最具音乐艺术本质性和价值性的功能。音乐的审美从类型上可分为阳刚性和阴柔性的美。从情绪发展上可分为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美。阳刚性的作品包括反映人类与自然斗争与命运斗争的作品,它能让学生的意志变得坚强;结构宏伟、气势彭湃的音乐能让学生胸怀壮阔、坚毅刚强;热情乐观的音乐有助于学生奋发向上的性格。阴柔性的作品包括宁静柔和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心情安定、气息平和;欢娱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学生摆脱冷漠、孤寂的心境,精神焕发;委婉细腻的音乐能使学生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具有悲剧美的音乐可以培养学生更注重理性;具有喜剧美的音乐可培养学生勇敢坚毅乐观的性格。音乐的审美功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品格产生广泛的潜在的影响与作用,使积极的性格特征得以肯定和发展,消极的性格特征得以转化与改变,促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荀子在《乐论》中就指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之礼乐而民和睦。”音乐能使人不断获得最美好的“高峰体验”。学生在“高峰体验”中可以迅速直观地把握人生的价值、自我实现的幸福与世界的本质,这就是音乐欣赏教化功能的内隐性。它既满足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求,又使学生个性不断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职高学生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其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还处在变化发展中,因而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运用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由美而求真向善,运用音乐欣赏的文化功能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运用音乐欣赏的教化和心理功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非常有利。

猜你喜欢
职高美的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打破平衡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新课程理念下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初探
美的校 美的人
假文凭泛滥“低职高聘”是推手
我有特异功能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职教人,难道你只能生气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