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平等思想论述

2017-04-15 19:39胡偌菲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三民主义孙中山

【摘要】孙中山的平等思想贯穿三民主义的始终,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和精华。在民族方面包括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对外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方面,主张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地位平等,坚持男女平权思想。在民生方面,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财富共享。

【关键词】孙中山;三民主义;平等观

一、民族平等观

1、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实现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是孙中山革命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翻满清专制统治之后,面对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他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接受了由湖北各界人士提出的“五族共和”政体,即建立起一个汉人和少数民族共同拥有的政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1912年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宣言中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就表达了“五族共和”的核心内涵。

为了切实做到民族共和,孙中山强调各民族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各民族都有政治上的发言权,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今我共和成立,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在昔之受压制于一部者,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将来国家立法,凡有利于己者,我同胞皆得赞赏之,有不利于己者,同胞皆得反对之。”除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也要扶植弱小民族,发展少数民族经济。1924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说:“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在民国初期孙中山重视加强少数民族居住区的交通运输建设,从而带动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孙中山的民族平等观对于解决当今中国的民族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民族政策中应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原则,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只有坚持民族平等才会有民族的团结。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压迫,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

2、对外争取民族独立、主权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称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主义即世界人类各族平等,一种族绝不能为他种族所压制。”孙中山将民族主义的要义不仅包括国内各民族平等,也包括世界各民族的平等和各国国际地位的平等。新三民主义中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民族独立。他要求废除近代以来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所有特权,争取平等的国际地位。

“对于外国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孙中山认识到帝国主义试图离开民族主义来谈世界主义,打击被压迫国家的民族主义抬头和复兴,以实现其“同化”的目的。所以只有实现民族主义,才能有实现真正世界主义的可能,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和国家只有先取得自由平等的地位和独立的主权,才能走向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舞台。被压迫民族必须意识到争平等权的重要性,殖民地的民族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势力侵略,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自主。他主张在中国取得独立之后帮助其他民族获得独立,并扶植弱小民族,帮助其恢复和发展,建立起各民族平等相处的国际新秩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經济的腾飞,西方世界有了“中国威胁论”的声音,认为中国的崛起必将引起世界秩序的混乱,孙中山对这种论调也早有解释,他称之为“黄祸”论。他认为这是“站不住脚的”,是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中国人本性和平而不好侵,如果进行战争也只可能是为了自我防卫,若中国能够觉醒,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国家,对全世界都是有好处的。

二、民权平等观

1、政权平等是真正的平等

孙中山认为人天生就存在着包括智力和生理在内的各种差异,所以人天生就是不平等的,要想平等只能靠人为,真正的平等要立足于民权,要附属于民权。“民权发达了,平等自由才能长存,如果没有民权,什么平等自由都保守不住。”“如果不管各人天赋的聪明才力,就是以后有造就高的地位,也要把他们压下去,一律要平等,世界便没有进步,人类便要退化。所以我们讲民权平等,又要世界有进步,是要人民在政治上的地位平等。人造的平等,只有做到政治上的地位平等。”可以说,孙中山是否认绝对平等的存在的,他所强调的是相对意义上的平等观念,即保障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孙中山视民权为政治革命的根本,他坚信只有彻底推翻满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实现人民政治地位的平等。他在解释三民主义的时候说民权主义就是用来对本国人打不平的。在皇权专制的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皇帝一个人是主人,而民国的建立改变了这一切,“中华民国是四万万人的大公司。”人人都是股东。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是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融合在一起。与西方民主不同的是,他把人民的权利和政府的执行力分开,真正的民权不是西方的代议制,而是直接民权,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直接民权有四种,即选举权、罢免权、创制劝、复决权。实现民权平等,不仅要靠政府的努力,也要靠每个人的努力,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道德平等。每个人的聪明才力天生不平等,要使得不同天赋的人得到平等,则“人人当以服务为目的,而不以夺取为目的。”以这种道义上的平等来达到不同人的平等。

2、男女平权思想

在封建社会里,男子主权,女子地位低下,被封建宗法礼教束缚着身心。孙中山对此十分同情,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试图依靠国家机器和通过法律手段拯救中国妇女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之与男子一样享有平等权利,成为中华民国的真正主人。规定国民党政纲对内政策为:“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女权之发展。”

首先,在行动上除去封建恶俗,以培国本。反对缠足,禁止纳妾和买卖妇女,主张女子要在社会生活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以建立起男女平权的社会基础,从此拉开了近代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其次,支持女子参政,主张女子要在公民地位、选举与被选举、参政议政等政治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要在议会中设立女议员。同时,保障男女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提倡重视女子教育。主张“妇孺皆易晓诗书”,他在广东女子师范第二校的演讲中说到:“中国四万万人皆应受教育”,中国女子二万万人,有学问者甚少,源于对教育的忽视。“教育既兴,然后男女可望平权。女界平权,然后可成此共和民国。”最后,主张提高女子的自觉意识,鼓励女子走向社会,争取工作权利,独立自强。在致同盟会女同志的公函中写道:“切勿倚赖男子代为出力,方不为男子所利用也。”妇女应组织起属于自己的团体,互助互爱,求得一个脱离男子的束缚、兼顾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新时代的自立女性形象。若“男女皆无坐食之人”,国必强。这对于当今社会保障女性权益,以及女性自身的解放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三、民生平等观

孙中山主张的三民主义,显然是一种能使全体人民平等享有社会财富的社会理想。“人人皆得按其应得之比例,以分沾其利益,享受其劳动力结果之全部。”早在同盟会时期就阐明了“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有”的观点。他把“均富”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具体的措施是:“平均地权”以解决封建土地私人占有的问题,实现地利共享,“节制资本”以防止贫富分化,实现财富共享。

“平均地权”主要采取“核定低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的方法。其实就是人民“利益均沾”的原则的体现。土地收归国有,杜绝私人垄断,经济发展起来后,土地价格增值的部分归国家所有,成为“人民的财产”,由国家来进行统一的调控,以发展社会事业,使民众能够共享之。土地作为一种资源,无疑能够带来很大的利益和增值,所以,土地的所有权以及土地制度的变化都关系到社会的分配公平。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孙中山民主革命的事业,完成了对农村的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目标,保证了全体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转型期,这样一个战略机遇期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经济建设和效率的同时,更加重视事关民生的地权分配中的公正问题,实现地利共享。调节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平现象,完善和落实土地税和土地增值税,保障土地公有制中公民土地权利的实现,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

在“节制资本”方面,孙中山认为资本的私人垄断是实业发达以后出现的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立的根源。社会财富的不均匀会导致社会政治权利的不均匀,进而形成社会的阶级压迫和不平等,引发社会革命。“节制资本”的经济纲领,一方面是发达国家资本、扶持和发展中小私营企业,另一方面是反对私人垄断资本,把私人资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其不得操控国计民生。这两方面的互补,就形成了“节制资本”的辩证运动,从而达到抑制资本垄断,实际上是“均”、“富”相济,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实现社会财富的共享。

离开了对经济利益的协调,和谐平等的社会就不会建立。孙中山的“共享”观启示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优化社会分配,更好的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创造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会环境。共享的理念,应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终极目标,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方向。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M]. 中华书局, 1981,2:2,220,358,438,492.

[2] 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M]. 中华书局, 1981,9:127,118,294,286,124.

[3] 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M]. 中华书局, 1981,6:56.

[4] 黄明同, 等.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5] 李澤厚.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 北京: 三联书店, 2014.

[6] 王 杰. 孙中山民生思想研究[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

[7] 王 逍. 孙中山平等观述评[J]. 浙江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7,4.

【作者简介】

胡偌菲(1993—),女,汉族,陕西商洛人,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三民主义孙中山
孙中山的绰号
三民主义说
三民主义说①
与时俱进是思想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动力
千万不可小看书生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抗战时期何干之对三民主义的研究
论孙中山“三民主义”和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异”与“同”
孙中山待人有求必应
孙中山彰显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