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洛姆的自由理论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意义

2017-04-15 04:11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3期
关键词:弗洛姆中世纪现代人

(郑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论弗洛姆的自由理论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意义

黄鹏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人的生存问题是西方哲学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自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哲学命题,都离不开关于人的生存问题的探讨。“现代社会,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为人的自由和解放奠定了基础。个人不再受凝固的、不越雷池…步的社会制度的束缚,社会允许个人并鼓励个人去获取经济利益,只要他努力,就有机会成功。同时,人们的政治自由也在增长,政治上的权力也日趋强大,而这些获得的政治权力反过来又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经济提供了新的机会。”①但是,弗洛姆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逐步加快,竞争逐渐激烈,难以预料的经济危机和战争时常发生,个人不但受到资本和市场力量的威胁,也受到竞争对手的威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人们内心对自由的渴望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孤独和各种威胁的到来。面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弗洛姆从人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了他的解答方案,本文拟用弗洛姆自由理论来讨论现代人摆脱生存困境的可能性,阐述弗洛姆的自由思想的当代价值,对我国现代社会及民众实现自由的具体理论启示和实践借鉴意义。

弗洛姆;自由理论;人的生存困境;意义

一、弗洛姆的自由理论

关于自由问题的经典名句,实在是太多了。信手拈来,我们看到,蒙森说:“自由不是像财产一样的物品,而是人永恒权利。”斯宾诺莎宣称:“自由比任何事情都更珍贵。”卢梭说:“以任何代价都不能抛弃自由。”歌德说:“为生活和自由而奋斗的人,才享有生活和自由。”席勒说:“只有自由才能造成巨人和英雄。”塔西佗道:“追求自由是人至高无尚的心向。”我们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一直在追求自由的路上不断的努力,在寻求自由的历史发展和个体感受自由的成长经历有很多相通之处,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获得的自由及对自由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弗洛姆对自由的追求和努力形成了他的自由思想框架。

在人类持久的自由之战中,弗洛姆看到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我们看到,自由一次次地历经挫折获得最后的胜利,但是随后就会出现“逃避自由”的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们认为,这次世界大战是自由之战。一战后民主政权比以往显得强大些。一时间德国人认为,旧的君主制被民主制所取代。但是,没有多久,独裁者又重新登上政治舞台。不少人认为,独裁者的胜利是少数人的狂热造成的。但是,当我们看到对希特勒,德国人举起的手臂如森林般的密集,我们还能认为这是少数人的狂热吗?弗洛姆终于“无可奈何地认识到,几百万德国人渴望放弃自由,就如同他们的父辈曾为之而奋战一样,他们在寻找着逃避自由的方式,而不是想要获得自由”②。我们不否认,专制体制是对自由最大的损害。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不过,纳粹统治时期德国人的狂热,不能完全归咎为纳粹的独裁专制,这是一个“集体罪恶”。它与人的性格结构中的动力因素相关。

也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弗洛姆提出,他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自由”这一概念。“一种意义上讲,自由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是成熟的、全面发展的、有创造性的人的性格中的一部分;我可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自由’人,犹如我可以说一个有爱情的、创造性的、独立的人。事实上,这种意义上的自由人就是一个有爱情、有创造、独立的人。”③这个意义上的自由,不涉及在两种可能的行为之间作出选择,只涉及人的性格结构。第二种意义是在对立的两种可能性中选择其中之一的能力。这种选择指理性与非理性的、善与恶的选择。弗洛姆通常从第二种意义上探讨自由问题。即人在善恶、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作出选择的能力。在二者之间,人可以有自由的选择。但是,事实一次次地证明,人往往是屈从和懦弱的。特别是当理性地选择善需要付出代价时,人通常会作出相反的选择。“每一次屈服和懦弱的行动,都使我变得更软弱,它给更多的屈服行为打开通道,而且最终丧失自由。”④

二、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困境:自由对人的双重影响

自古希腊至今数千年来,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哲学、文化领域,自由始终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代以来,自由与平等、博爱一起成为资产阶级为之浴血奋斗的伟大目标。近代欧英历史的要旨,实际上就是谋求摆脱人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枷锁,争取更广泛的自由。确实,自由是如此的美好,“不自由,毋宁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的价值甚至超过了生命存在本身。但是,弗洛姆通过对现代西方人生存境遇的考察,发现摆脱了前个人主义社会枷锁的现代人,“并没有获得能使他的个人自我得以实现,即他的智力、感情和感官方面的潜力得以发挥这一意义上的积极自由。自由给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但同时又使人陷于孤独、充满忧虑、软弱无力。”“人摆脱了所有精神权威的束缚,获得了自由,但正是这种自由给他带来了孤独和忧虑,使他被一种个人无意义和无权力感压得喘不过气来。”⑤

通过对前个人主义社会(即中世纪)与现代市场社会中人的生存境况的比较考察,弗洛姆进一步阐述了自由对于现代人的双重价值。对于中世纪,人们普遍有两种不同的误解,即理性主义把中世纪看作是完全黑暗的时期,因为中世纪普遍没有个人自由;而一些保守的哲学家则经常将中世纪理想化,认为中世纪的主要特征是团结一致,经济活动服务于人的需求,相互关系坦率真诚而不象现代人那样“人对人是狼”。弗洛姆认为,其实这两幅图画所描写的中世纪的情况都是存在的,“都没有错,错的是都只反应了中世纪的某一端,而未描述另一端”。中世纪与现代社会相比,主要特征是缺乏个人自由。“在其早期,每一个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地位是被固定的。从社会地位看,一个人很少有机会可以从这一阶级转到另一阶级之中;从地理位置看,他也很少有机会可以从这一层次或国家迁移到别的什么地方去。除了少数人例外,绝大多数人必须从生到死厮守在一个地方。甚至人们常常不能穿他们所喜欢穿的衣服,不能吃他们喜欢吃的食物……人的、经济和社会的生活都被所制定的规则和条约所操纵,这些规则和条约实际上控制了一切,没有一个活动领域能例外。”⑥中世纪的这种生活场景,在现代人看来似乎难以忍受,但与拥有更多自由、更多流动的现代人相比,其另一个特点是具有相与感或安全感。由于人一呱呱坠地,在社会中便有了一个明确的、不可改变的和无可怀疑的位置;由于社会的秩序被视为如同一种自然秩序,而人在这一社会秩序中的地位又是确定的,所以中世纪的人就比现代人少了孤独感而多了安全感和归属感。自中世纪结束以来的欧美史,是个人完全“脱颖而出”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个人成长了,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但人类的精神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或带来了人类精神的副产品。在自由中“获益”与自由成为一种“负担”伴随着这一段历史。一方面,人可以自由地行动,独立地思考,成为自己的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必听命与人;另一方面,人被抛到了一个孤独、冷落的世界上,失去了以前他曾享受的那种安全感,失去了以前那种无可非议的所属感,无论在情感还是精神上都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深感孤独与忧虑。

三、解决当代人生存困境的具体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我们的心理方面带来了更为深刻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众文化和商品文化逐渐趋于平庸,信仰和价值也逐渐缺失,以及无处不在的异化现象,己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困境。

我们本着回归到人,观照人的自身,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的原则,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克服国人的心理困境,具体途径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应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提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⑦在发展市场经济、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想提高人民的幸福感,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起点,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知的思维能力及对幸福的感知能力,不断增强民众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关爱精神,激发人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快乐中进行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幸福。弗洛姆指出,要想感受爱就要学会给予,“给予”是要同别人分享自己的欢乐、兴趣、知识、理解、幽默、悲伤等等,绝不仅仅指物质上的意义。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人们可以积极自由的参与活动,人们团结友爱,富有创造性。随着中国逐步实现小康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了一定水平,此时国民精神上的和谐幸福的需求逐渐提高,所以健全的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国民幸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保障,是我们的现阶段目标,也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

第二,加强社会关爱。弗洛姆认为,爱是使人既保持独立而又不感到孤独的良方,是连接自由与安全的纽带,也是现代人走出生存困境的关键。所谓爱,不是指把自身消融在另外一个人中,也不是指占有另外一个人,而是自发的肯定他人,在维护个人的自我的基础上,使自己与他人融为一体。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追求利益化的现代社会中,人被当成手段,成为人们焦虑的根源。我们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原则。然而,现实中的人们与爱渐行渐远,社会中爱心缺失,袖手旁观、见死不救、伤害亲人、虐杀动物等事件越来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的价值观的扭曲,对爱的漠视和道德的缺失。因此,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和爱的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构及社会关爱的加强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这一点上,弗洛姆强调我们文化的主要理想和规范主要通过教育来完成,我国教育理念的建构、健全人格的培养可以从弗洛姆的爱的理论中提取经验。所W,在教育方面要做的就是:首先,教育者要具有爱也,让孩子能够在爱中成长。其次,要教育学生去爱,以爱拥抱世界。再次,培养学生爱的能力。相信,通过教育能培养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第三,创造自由的行动空间。自由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要素,自由的空间也是人们创新型思维的基本条件。现当代,自由的新视觉表现为创造性工作,即当人们破除束缚,在自由的环境下思维放松的发挥,对世界探索中造出以前没有的事物。这种创造性工作可以给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留出自由的空间,为其搭好自由的舞台。同时,人是创业创新的关键所在,尊重人才、实现人的自由、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让人们在创业创新中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也实现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

【注释】

①王丽群.法克祸学派心理机制批判的理论及当代启示[J].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②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许合平,朱士群译,范进校[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③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许合平,朱士群译,范进校[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④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许合平,朱士群译,范进校[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⑤弗洛姆.逃避自由[M].工人出版社,1987:11.

⑥弗洛姆.逃避自由[M].工人出版社,1987:61.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第46卷)(上):106.

猜你喜欢
弗洛姆中世纪现代人
中世纪欧洲艺术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现代人的避难所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智珠
浅谈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与人的孤独——对其代表作《逃避自由》的分析
不乐多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