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视阈中的反贫困研究

2017-04-15 05:42刘璐瑶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产力贫困人口精准

刘璐瑶

(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123)

共享发展视阈中的反贫困研究

刘璐瑶

(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123)

新时期我国的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我国当下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尤其是在共享发展的视阈下,要采取措施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打赢新一轮的脱贫攻坚战。本文分析了共享发展视阈中反贫困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如: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社会制度供给不足等,并针对困境对其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共享发展;反贫困;精准扶贫;困境;对策

贫困问题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主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积极应对当前收入差距拉大、合理回应人民诉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举措。从共享发展的视角出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把反贫困工作做得更加突出,有利于完善国家反贫困战略体系,为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难题贡献力量,增进人民福祉,更好地促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其与反贫困的内在联系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

2015年10月26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提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关于共享发展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明确而深刻的阐释,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1]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随着社会收入差距的矛盾问题的凸显,国内外学者也对中国贫困问题做了相应的研究,但从这些比较中可以发现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仍有待完善。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审视扶贫开发,他指出,“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这些论述深刻阐明,脱贫攻坚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人民福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贫困”的相关解读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学说的产生缘起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阶级情怀和艰苦奋斗密不可分,与当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历史条件紧密相关。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时代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贫困根源进行了揭露: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贫困问题产生的总根源,其中,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的分离导致的贫困是绝对贫困,因为这种贫困是“不可避免的、无法掩饰的、绝对不可抗拒的贫困”。二是剩余价值规律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化。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和一切环节,资本家的发财致富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呈正相关关系。三是劳动异化致使贫困问题具有普遍性。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劳动异化体现在劳动与劳动者相分离、劳动者与其创造的财富相分离。马克思明确指出:“在社会的增长状态中,工人的毁灭和贫困化是他的劳动的产物和他生产的财富的产物。就是说,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2]四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加剧了贫困问题的严重性。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是机器排挤工人,大量的工作岗位被机器替代后,工人失业就会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必然会导致现役工人生活水平的下降,会加剧工人的贫困程度。[3]

(三)共享发展与反贫困之间的逻辑关系

共享发展的理念展示出的是一种动态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和客体,使人民真正地参与到发展的全过程是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做好反贫困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提高社会的共享度则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4]共享发展与反贫困这二者都是以人民为中心,落脚点在于使人民群众真正受益。共享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同享有;反贫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正是共享发展理念的生动表现,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提供就业机会与空间,缩小贫困人口数量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环节。共享发展是目标方向,反贫困工作是中间过程,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有机体,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二、共享发展视阈中反贫困面临的困境

贫困问题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我国,扶贫攻坚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反贫困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面上的扶贫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是目前进入到攻坚阶段,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需要我们精准识别、重点应对。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并明确提出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即“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但是,现如今在社会上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均衡和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的现实因素,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领域困难重重,不少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后出现返贫现象,我国的反贫困工作仍需进一步努力。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其中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作用于劳动对象之上,使其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贫困人口大多集中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距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欠发达且通讯设施较落后的地区,受这些自然条件的制约,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当地资源,促进其生产力的发展,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在社会主义制度内,共享发展是要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的。生产力越发展,实现共享发展的条件就越充分,社会剩余劳动时间就越多,而剩余劳动时间会生产出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

习近平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所讲:“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去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10月17日发表了《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改革开放30多年来,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7%,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扶贫机制创新迈出重大步伐,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基本权利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减贫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数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少。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占据一定的比例,再加上不少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后出现返贫的现象,我国目前的精准扶贫工作仍面临一定的困境。

(三)社会制度供给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中国的大规模贫困现象基本消失,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也发生着改变,其中制度供给不足是不可忽视的因素。①如:教育制度方面重城轻乡,贫困地区的知识和人才的相对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户籍制度方面限制人口流动,具有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特色,城乡不同的社会资源配置会加大社会的贫富差距程度;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尚待完善,法律性保障、财政资金的投入少,再加上医疗卫生保障的低水平,使得农村地区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甚至是“看不起病”的现象的发生,使部分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些现存的制度供给不足因素都是我国目前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阻力,这反映出反贫困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共享发展的实现任重道远。

三、共享发展视阈中反贫困对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中国社会的反贫困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新时期我国的反贫困工作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制约,在共享发展的视阈下,要采取措施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打赢新一轮的脱贫攻坚战。

(一)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落实共享发展,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层面的事情:一是不断做大“蛋糕”,二是分好“蛋糕”。要做大“蛋糕”,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创新驱动和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和精神产品。[5]中国作为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贫困,最终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要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组织发展生产,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而分好“蛋糕”则是属于分配环节,涉及到生产关系层面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促进社会公平,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收入和出路方面缩小贫富差距。

(二)精准扶贫,降低贫困地区农户返贫率,缩减贫困人口规模

精准扶贫就是“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6]作为有组织的扶贫事业,要把握好扶贫的精准度。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精准识别与帮扶,同时配合政府的“5个一批”政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异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降低贫困地区农户的返贫率,提高扶贫的实效性。针对少数贫困人口中存在的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干部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使其在思想上脱贫,真正做到扶贫先扶志,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三)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坚守脱贫的底线,提高社会的共享度

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依靠的是教育制度,在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贫困地区注入新的教育资源与人才活力。以此来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就业的质量和水平。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保障并平衡地方政府财力,加大对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其权益享有,进一步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促进社会保障的公平分配,坚守脱贫的底线,更好地提高社会的共享度。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32.

[3]郑志龙,丁辉侠,孙远太,李婉婷.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贫困治理制度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习近平.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0.

[5]刘凤义.中国经济学如何研究共享发展[J].中国经济学新论,2016(8).

[6]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17.

[7]李少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及其指导意义[J].理论探讨,2006(1).

[8]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9]刘武根,艾四林.论共享发展理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

刘璐瑶(1994-),女,汉族,河南人,苏州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猜你喜欢
生产力贫困人口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隐形贫困人口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精准扶贫二首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