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4-15 07:44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4期
关键词:原则体系制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401320)

浅析高校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谢廷波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401320)

为了实现“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①”这一总体目标,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响应,掀起了一波建立、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热潮。高校在这内控建设热潮过程中涌现了诸许多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一套完善实用的高校内控体系成了当务之急。

内部控制;高校内控;对策

一、高校内部控制的目标

长期以来,高校的内控制度主要以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等基本目标为目标,主要表现在会计制度中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2012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提出了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该规范将内部控制贯穿于整个经济活动的管理中,通过内控达到管理的完善。内控由原来理解的内部牵制,完善到内部管理控制。

高校的内控制度建设基本都是按照上级部门文件的要求去做,对内控制度的认识深度不够,没有制定明确的内控目标。其实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兼顾效益与公平,为创建高水平内部管理环境服务,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高校内控建立的原则

为保障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合法性原则。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法治校园,依法治校,把高校内控体系作为全体教职员工开展业务的行动指南。

(二) 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高校内控体系系统、全面 。高校内控体系建设可以根据美国 COSO报告的内控五要素进行 全面、系统的分层设计 ,让内部控制渗透到学校的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使人员与业务活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地发挥作用,建成全面的内控体系。

(三) 制衡性原则。在管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制衡性原则要求在完成某项工作时必须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同时内控执行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独立性。

(四) 适应性原则。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应与学校的内外部环境、管理水平等结合,并随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确保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始终保持充沛的活力和强大的适应性。

(五) 成本效益原则。要保证内控的效果就必须设置较多的控制环节 ,高校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必须相应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控制活动的成本。因此,构建高校内控体系要严格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 ,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功能,争取以较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三、 高校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足。学校整体风险的意识相对淡薄,分级管理实施得不够彻底。高校在发展中较多的追求硬件方面的建设,却忽略了后期管理,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 决策环节相对薄弱,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监控力度不强,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等。

(二) 控制活动执行力不够。高校虽成立了资产、基建管理部门,但在专业人才配置不够,管理往往只注重形式,且缺乏主动管理意识,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的认识不足,只注重形式上的合法,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舞弊风险。

(三) 缺乏风险评估与防范意识。目前,高校对内控风险的识别一般都是依赖于内部审计,但内审体系并不完善,许多高校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制度不健全、专业胜任能力不强等原因,导致各岗位忽略了风险评估与防范。管理层与治理层风险意识薄弱导致整个集体风险管理疏松,大多数高校都是风险被动的接受者,对风险管理工作缺乏积极性和系统性。

(四) 信息不对称,交流沟通不畅。沟通在内控执行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沟通不畅将很多时候都会给学校带来损失。高校的各部门间在履行各自职责时,缺少相应的沟通,导致各部门出具的报告口径不一致。

(五) 内部控制监督执行力较弱。缺少以“统一领导”为前提的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制度。我国高校虽有监督机制,但执行力较弱,往往人情事故起主导作用。针对性与执行力欠缺,使得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流于形式。

四、加强高校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立足战略发展的全局高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环境。高校应当设计合理、运行高效的组织架构,才能有的放矢,有目标和方向,保证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与有效实施;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确保对高校的业务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重要标准;大力推进高校的文化建设,倡导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高校精神。

(二)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范体系。结合实际情况,梳理工作流程,找出风险点,并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利用现有软件系统管控风险,对数据获取、指标分析、业务流程等合理设置,预防风险。

(三)加强信息系统与沟通。信息系统的有效传递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察觉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风险扩大,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有效性。建立健全信息的传递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

(四)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建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为学校运行保驾护航。内控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有效的内控可以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制约权利的运行,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应结合自身高校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实际情况,分析当前所面临的社会形势,理顺经济运行秩序,并在运行中不断改进,最终才能逐渐完善并实现管理的科学化。

[1]刘常国,丁海英.基于风险管理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3,(11).

[2]陈永明.构建高校内控体系思路与方法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10):113-115.

[3]赵欣.论高校内控制度的完善[J].中国市场,2017,(9):232-233.

【注解】

①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

谢廷波(1989-),男,汉族,四川隆昌,硕士研究生在读,重庆理工大学,会计,研究方向企业会计与税务管理。

猜你喜欢
原则体系制度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