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西斯”含义推论

2017-04-15 08:28张星晨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卡塔西斯亚里士多德

张星晨

(长春光华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31)

“卡塔西斯”含义推论

张星晨

(长春光华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31)

卡塔西斯,即拉丁文katharsis的音译。从宗教含义来看,有“净化”的意思,从医学上看,有“宣泄”“发泄”之意。亚里士多德将“卡塔西斯”放入悲剧理论,是否赋予了其他的含义?笔者结合古希腊悲剧文本,通过与中国古典悲剧的比较,并且借用亚里士多德《政治论》中卡塔西斯对音乐的解释来揣测在悲剧理论中“卡塔西斯”的意义。最后得出“卡塔西斯”应具有类似于“抚慰”的含义。

人物;情节;音乐;净化;安抚

关于“卡塔西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与《政治论》中都有提到,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论界对于“卡塔西斯”的定义莫衷是一,但主要有两种解释:“净化”说和“宣泄”说。

“净化”说以钦提奥为代表,取宗教含义“净化”。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定义悲剧时的最后一句话是“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①这里所提到的“净化”,换句话说大体上认为悲剧以怜悯和恐惧为媒介,使人望而生畏,洗净罪恶的思想和欲望。②

“宣泄”说以明屠尔诺为代表,取“宣泄”的医学含义。认为悲剧的怜悯与恐惧之情是以毒攻毒,使观众把病态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在看悲剧的过程中宣泄出去,达到情感和心理的平衡。②这种说法可以用中世纪极端基督教的“苦修”来解释,在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中可以见识到这种“疼痛有益”的修炼方式,通过禁食,荆条笞身等自残行为来修行,使自身恢复平静从而明晰上帝的旨意。苦修打击的是身体,悲剧冲击着灵魂,两者有同样的目的,即“达到情感和心理的平衡”。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关于悲剧的理论:是悲剧主角的“过失说”。“过失说”的含义是指悲剧模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并且这个人要正直善良,因过失而引发悲剧冲突。如《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在命运的捉弄下完成了杀父,夺位,娶母的荒诞行为,最后知道真相后刺瞎双眼自行放逐。

古希腊悲剧是在模仿行动中的人,那么其侧重点是悲剧的发展情节,人物不过是用来为情节服务。但是中国的古典悲剧所着重表现的是悲剧人物,让读者能产生共鸣,甚至落泪。《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与古希腊悲剧主角形象有相同点,即正直,善良,作为童养媳的窦娥早年守寡,专心侍奉婆婆,后遭张驴儿陷害,在昏官的判决下处斩。窦娥在刑场上唱的“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这是对无处伸冤的黑暗社会的无奈控诉。剧中窦娥的形象鲜活生动,可见中国传统悲剧情节的发展是为人物形象添彩,让读者对这样一个可怜的妇女产生同情,再生发出憎恨与悲伤。再观古希腊悲剧,有同情,有恐惧,但唯独少了悲伤与愤怒,所以所“宣泄“并不准确,同情与恐惧有压制作用但没有宣泄作用。这就是在“主情节”与“主人物”对比之下所得出的观点。通过中西悲剧的比较,对于明确“卡塔西斯”的含义有很大帮助。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用卡塔西斯来谈论音乐时这样说:“有些人容易受宗教狂支配,我们可以看见他们听了那种使灵魂激动的音调,在神圣的乐调的影响之下恢复正常状态,仿佛受到了一种医疗,即卡塔西斯作用。至于那些易受怜悯、恐惧及其他情感支配的人也应当受到类似的医疗。”③

既然亚里士多德以“卡塔西斯”来阐明悲剧文学和圣乐,那么这里“卡塔西斯”应该具有单一的确定的含义。先看音乐,准确说是圣乐,我们听基督教音乐,那种稳定且缓慢的节奏,庞大的管风琴的多声部复式伴乐,唱诗班的合唱,带有赞美性的歌词再加之教堂内庄严且温暖的环境,让我们感到自身平静安详,圣洁到一尘不染。不能否认这是净化,但若是把所有基督教环境的因素全部去掉,仅保留音乐,再说“净化”,的确有些过了,并且宗教环境极度的渲染与暗示,在悲剧上并不适用。既然像前文所说,古希腊悲剧弱化人物形象,重视情节发展,并且将情节赋予命运色彩(过失说),因此无论是《俄狄浦斯王》还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都显得富有哲理意味,让人感到庄重肃穆,这与圣乐给人的感受相似。所以“净化”“宣泄”似乎都不太贴切。至于国内的“卡塔西斯”研究,罗念生说:“最好不译,因为意译没有相当字眼。”④同时他又提出“陶怡”一说,的确牵强。朱光潜提出宗教的“净化”和医学的“宣泄”是一回事,⑤这受到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影响,简单的将西方观点综合改造,没有突破,并且宗教净化突出自身活动,医学宣泄是突出外在影响,难以看作是一回事。

考虑到悲剧与圣乐同时可用“卡塔西斯”来解释,那么如上文所说,则应该使用比“净化”程度较弱的词,也许“安抚”会更恰当一些。无论悲剧还是圣乐,以庄严降诸心灵,使狂热和聒噪变成安详与平静,这的确是“安抚”。

再用另一种说明方法。上文第五段在从中西悲剧作品对比分析“宣泄说”的合理性时提到:“古希腊悲剧有同情,有恐惧,但唯独少了(中国古典悲剧的)悲伤与愤怒。”即使有同情与恐惧的情绪,令观众内心平静的作用剂也可以看作是“安抚”。当一种情感生发出来,另一种情感就会衰减,并逐渐趋向平衡,偏于理性的古希腊悲剧将这种情感控制得恰到好处。但中国古典悲剧中,新生发出来的悲伤情感逐渐发展,并代替读者原有情感占据上峰,进而无法达到内心安定的作用。同时新旧情感的调节是随情节发展的缓慢过程,那么是否将“卡塔西斯”译成“安抚”会更准确一些?

当然,如题目所说,一切的论点都是基于推断而形成的,在未知的情况下就现有的条件推断出最可能的情况。所以通过文本特点明晰“卡塔西斯”所对应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明确对待古希腊悲剧应有的态度。这就是本篇论文的意义所在。

【注释】

①罗念生(译).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译后记),1962.

②马新国.西方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出版社,2012-5-1.

④罗念生.卡塔西斯笺释——亚里士多德论悲剧的作用(剧本).中国知网,1961年11期.

⑤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张星晨(1994-),男,汉族,山西太原,本科,长春光华学院,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卡塔西斯亚里士多德
卡塔卡利
鹰击长空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链状卡塔型苯图的反强迫数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欲擒故纵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