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碚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7-04-15 03:50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北碚区供给农民

刘 浪 秦 庆

(1.西南大学 重庆 400000,2.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 400700)



重庆北碚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刘 浪1秦 庆2

(1.西南大学 重庆 400000,2.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 400700)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下农村地区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助力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重庆,在狠抓“大城市”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大农村”的新时期建设,而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则是“大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而,本文以重庆北碚农村地区为研究目标,综合运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展开研究,以期为重庆其他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困境;对策

文化强国的提出使我国比任何历史时期都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方面,理应受到重视和发展。然而,由于受到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尚且不足,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较为突出。要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健康、良好有序发展,需要充分把握农村地区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攻难关、抓问题、树典型。对个案地区研究,然后经验借鉴与理论推广,助推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水平,创造新风貌。

一、北碚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困境

(一)基层政府理念滞后。在北碚区,由于乡镇(街道)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导致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观念上,镇与镇之间参差不齐。通过到不同乡镇(街道)实地调研,综合对比,笔者发现,对于经济发展相对靠后的乡镇(街道)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在地位上并不相等,而在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问题上,部分农村干部存在下面两种论调。第一类观点是唯物质论,持该观点的农村干部认为,农村物质发展才是重中之重,是优质生活的重要保障;文化层面的意识形态在农村生活生产中可有可无,不应该也没必要重点关注和发展。持第二类观点者认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发展应该由市场来主导,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就行,不需要政府重视。

(二)村民自身局限性。从宏观上看,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较,仍然滞后于城市[2],导致的原因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最直接的原因则是农民自身具有局限性。就北碚区而言,其农村领域的人口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以2016年统计年鉴的标准来看,北碚区农村人口近24万人,其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超过一半,大多数村民仅仅具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与此同时,全区农村地区农业技术人员缺乏,大多数农民都缺乏一技之长。文化程度低也是阻碍村民们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的最大问题,即便是有很多农民朋友渴望学习各类种植或者养殖技术,捧着关于养殖类的书籍,但缺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淀,苦于看不懂书中理论,“一打开书,密密麻麻全是黑色的字,看不了几页就想睡觉”这类情况比比皆是。

(三)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僵化。从北碚区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主体来看,以基层政府为主,供给主体单一是其主要的特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主要是依靠乡政府提供,一方面,乡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府组织,面对广大基层群众,所处理的事务繁杂,且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承担主要任务;另一方面,乡政府财政收入少,财力不足,在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中不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财政的压力自然使其无法提供满足农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过程来看,利益协调困难,整合难度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从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理论上看,大抵有公共生产和非公共生产两种生产模式,其中公共生产又细分为政府直接生产、委托生产和合同外包三种具体的方式[3]。北碚区公共文化产品主要采用公共生产模式下政府直接生产和委托生产两种方式,非公共生产相对不足。

二、完善北碚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对策

(一)强化基层政府意识。提高基层政府对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重要性的认识,应认识和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民共享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内在要求[4]。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其中“共享”理念是我们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本质要求。第二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繁荣村容村貌,催生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村容村貌的繁荣离不开公共文化产品的支持,同样,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有效满足,可以激发个人和群体生产劳动积极性,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第三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但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对于人民幸福指数和有效获得感的提升,精神文化需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提高农民主体意识。首先,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应加强对农民的主体思想宣传工作。北碚区政府应大力对当地农民进行民主观念和国家民主制度的宣传教育,改变村民们的定势思维,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公共文化产品受益者而且还是公共产品的监督者,享有充分的发言权。其次,充分保障农民的主体权利。政府应该尊重农民切实行使自身所享有的文化建设的知情权、决定权以及监督权的同时,还能够得到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障,解决农民行使权利的后顾之忧,使之不再担心权利的行使受到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约。最后,着力提升农民的自我组织意识。北碚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给应该大力发掘和培植农村地区的文化精英,根据当地的文化背景、文化内容和文化需求来组织开展,突出地区特色,传承当地优秀的文化。

(三)构建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一直以来,“自上而下”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造成了公共文化资源的无效供给和大量浪费[5],所以构建科学的需求表达机制,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的决策模式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应该是政府根据公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来确定,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公民需求的表达。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表达是农民根据自身利益需要而提出的要求,而需求表达机制的构建则是对农民恰当地表达自己需求的保障。

(四)创新方式优化服务。区政府着重扮演“中介人”角色,政府釆取补贴和凭单式的新型方式提供公共产品,通过参与平台的构建、政策文本的引领、政策资源的供给来寻求多主体社会力量投入资金建设基层文化活动设施和阵地。诸如,对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盈利组织进行补贴,提高组织积极性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对提供老年人文化娱乐器材的厂商进行补贴,有利于降低厂商的成本,促进文娱设施质量的提高和产品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大力倡导凭单制。凭单制则是指由政府向合格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主体签发凭单,收集整理广大农村村民对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的信息意见,最终选择所需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凭单持有者的自由选择来促使承担统一公共产品生产任务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展开竞争,以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

[1]徐坚.论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J].国际问题研究,2015,(05):1-25+129.

[2]山雪艳,李柯柯.中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实然困境与应然策略[J].农业展望,2014,(02):40-45.

[3]李佳.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创新——基于建构秩序与自生秩序结合的视角[J].长白学刊,2012,(05):147-151.

[4]阙培佩.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综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01):19-23.

[5]夏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6.

刘浪(1993-),男,汉族,四川广安人,行政管理硕士,西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公共组织战略;秦庆(1993-),女,汉族,四川广安人,行政管理硕士,西南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公共网络舆情。

猜你喜欢
北碚区供给农民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前进中的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