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科两优105

2017-04-15 21:36黄河清胡桂英李省辉
福建稻麦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父本母本稻瘟病

黄河清,胡桂英,李省辉

(1.江西省鄱阳县农业局,江西鄱阳333100;2.江西惠农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宜黄344401)

·新品种·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科两优105

黄河清1,胡桂英2,李省辉2

(1.江西省鄱阳县农业局,江西鄱阳333100;2.江西惠农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宜黄344401)

科两优105是两系不育系科S与L-105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一季稻新品种。表现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性好,抗倒伏,熟期转色好,米质达国优3级,201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17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总结了科两优105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主要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

两系稻;一季稻;科两优105;选育;特征特性;制种技术

1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科两优105是江西惠农种业有限公司利用科S与恢复系L-105配组育成,母本科S由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以Y58S为母本与C815S杂交选育而成,属籼型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恢复系L-105是江西惠农种业有限公司用三系恢 复系蜀恢527与美国品种那蒙特杂交,其F1再与从国际水稻所引进的IR2035进行复式杂交,通过多代系谱法选育而成。2013年科S与自主选育的恢复系L-105进行配组,参加品比试验,杂种优势明显。同年进行制种,品种定名为科两优105。201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6020),2014年参加江西省一季稻组预试,2015年参加江西省一季稻组区试,2016年参加江西省一季稻组区试和生产试验,2017年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产量表现

2015年江西省区试,科两优105平均产量9.52 t/hm2,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5.72%,不显著,第2位;2016年江西省区试,科两优105平均产量9.05 t/hm2,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1.48%,不显著,第11位;2016年江西省生产试验,科两优105平均产量9.05 t/hm2,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1.48%,不显著。

2013年参加福州市晚稻区试,平均产量7.22 t/ hm2,比对照宜优673减产0.76%,差异不显著;2014年续试,平均产量6.49 t/hm2,比对照宜优673减产1.37%,差异不显著。2015年参加福州市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68 t/h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3.23%。

2016年在宁都县长胜镇旱脑村试种1.41 hm2,表现生长繁茂,后期落色好,平均产量达11.59 t/ hm2,较当地主栽品种Y两优1号增产2.24%。同年在大余、会昌、信丰等县试种近1.5万hm2,平均产量达11.40 t/hm2以上,较当地主栽品种Y两优1号增产2%以上。其中大余县左拔镇漂塘村周家昌试种0.64 hm2,产量达11.77 t/hm2。2016年在吉安、抚州、宜春、上饶、九江等市的多个县试种近30 hm2,大面积获得丰产,平均产量均达11.30 t/ hm2以上。

3 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2015年区试全生育期127.7 d,比对照Y两优1号早3.2 d;2016年全生育期127.0 d,比对照Y两优1号早2.7 d。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长直,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高,千粒重较大,熟期转色好。株高126.6 cm,有效穗228.0万/hm2,成穗率49.4%,每穗总粒数172.3粒,每穗实粒数141.9粒,结实率82.4%,千粒重27.6 g。

3.2 抗性表现

2015年江西省区试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9级,感稻瘟病,穗颈瘟平均损失率19.8%,好于对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3.8级。2016年江西省区试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7级,高感稻瘟病,穗颈瘟损失率平均为3.8%,好于对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1.7级。

3.3 米质

2016年江西省区试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0.6%,精米率72.7%,整精米率69.3%,粒长7.1 mm,长宽比3.4,垩白粒率30%,垩白度5.0%,直链淀粉含量15.0%,胶稠度60 mm,透明度2级,碱消值5.5级;米质达国家优质稻谷3级标准。

4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种

在江西种植,播种期宜在5月15日左右,不宜迟播。先用强氯精药水浸6 h,用清水洗净后,用纱布袋将消毒后的种子装好,放在清水中浸2~3 h,取出沥干后催芽。切忌播干谷。秧田播种量150 kg/hm2,大田用种量15 kg/hm2。

4.2 移栽

4.5叶左右开始移栽,秧龄最长不超过23 d,插植密度以20 cm×26.7 cm为佳,每蔸插2~3粒谷秧。2叶1心时及时追肥,秧苗带肥带药移栽。

4.3 肥水管理

底施农家肥15 t/hm2、钙镁磷肥750 kg/hm2及尿素120 kg/hm2。秧苗成活后及时追施尿素150 kg/ hm2。

前期浅水管理,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中期间隙灌溉、湿润管理到成熟

4.4 病虫防治

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种传病害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5 制种技术要点

5.1 播种

根据父母本生育特性及当地气象资料选择适宜时期播种。海南春制,父本1月下旬播种,母本于Ⅰ期父本叶龄2.5片叶时播种,Ⅰ期父本播种5~7 d后播Ⅱ期父本,确保父本花粉两包头,盛花期相遇。

5.2 移栽

本田栽插时,行比2∶(10~12),父本与母本行间距24 cm,父本株行距20 cm×25 cm。母本株行距15 cm×15 cm,丛插1~2粒谷。父母本均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父本秧龄掌握在25~30 d,母本秧龄控制在25 d以内。

5.3 肥水管理

大田应施足基肥,在最后1次耖田时基施45%的复合肥675 kg/hm2左右,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当增减肥料施用量。及时追施分蘖肥,父本栽插7 d后,施45%的复合肥45 kg/hm2与尿素75 kg/ hm2;母本栽后7 d,全田追施45%复合肥150 kg/ hm2、尿素210 kg/hm2与氯化钾105 kg/hm2;在幼穗分化Ⅰ-Ⅲ期,追施穗肥,全田施尿素45 kg/hm2与氯化钾75 kg/hm2。大田水的管理是:有水插秧,返青后薄露灌溉,幼穗分化前晒田,孕穗期间保持寸水,扬花授粉期灌深水降温增湿以利提高结实率,灌浆期间干干湿湿,收割前7 d断水。

5.4 喷施“九二○”

科S对“九二○”比较敏感,“九二○”用量控制在400 g/hm2以内。母本科S抽穗5%时父母本同时喷“九二○”50 g/hm2,母本见穗10%~15%时施用“九二○”150~200 g/hm2,第3次根据实际情况酌施“九二○”80~100 g/hm2,次日父本单独喷“九二○”50 g/hm2,使父本株高略高于母本,有利于人工授粉。注意选择好隔离区,防止串粉,在生产全过程要密切注意除杂保纯。

5.5 病虫防治

制种田肥力高,较容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要更加注意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并及时防治。制种田主要害虫有稻蓟马、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黑粉病、细菌性条斑病等。根据田间情况及当地植保部门的病情预报,选用对口的高效低毒农药及时进行防治。

High-yielding and Quality of Two Lines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Keliangyou105

HUANG He-qing1, HU Gui-ying2, LI Sheng-hui2
(1.Jiangxi Poyang Agriculture Bureau, Poyang, Jiangxi 333100; 2.Jiangxi Huinong Seeds Technology Ltd, Yihuang, Jiangxi 344401)

A new two-lin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Keliangyou105 was 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the dual-purpose gms line Ke S and the restorer line L-105,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wide adaptability, high yield, lodging resistance, good performance in ripe time, and grade-3 edible rice of national standards, which was and registered and released for commercial production by Fujian in 2016 and Jiangxi in 2017. This paper introduced yiel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and seed-producing techniques and of Keliangyou105.

two-line hybrid rice; single crop rice; Keliangyou105;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seed-producing techniques

S511.048

B

1008 - 9799(2017)02 - 0027 - 03

2017 - 04 - 16

黄河清(1967 - ),男,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 mail:992371874@ qq.com)

猜你喜欢
父本母本稻瘟病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