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楚世家》“三王”封地考

2017-04-17 09:44曹天晓
文教资料 2016年34期
关键词:汉水楚国史记

曹天晓

摘 要: 《史记·楚世家》中记载,西周晚期周夷王时期,楚国熊渠先后兴兵讨伐庸、杨粤、鄂三地,并封其三子分别驻守三地,分别僭号为句亶王、鄂王、越章王。后世学者对这几处地名所在争执不休,讫无定论。本文在众多说法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试图探究这三处地方的真正所在,进而对楚国早期这段历史做出推测。

关键词: 《史记》 楚史 地名考

《史记·楚世家》记载:“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①

这一段文字涉及五个地名:庸、杨粤、鄂、句亶、越章。根据上下文可以推知:楚王熊渠先后讨伐了庸、杨粤、鄂三地,然后将长子封在庸或者庸附近,号句亶王,次子分在鄂,号鄂王,三子封在杨粤,号越章王。《吴越春秋》中也有类似记载,《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楚善射者陈音对越王谈论弓矢之道时说:“琴氏传之楚三族,所谓句亶、鄂、章,人号麇侯、翼侯、魏侯也。”②对于这几个地名的所在,除庸在鄂西北竹山县,学者皆无异议外,其它三处、四个地名历来众说纷纭,下面逐一考证。

一、杨粤与越章考

杨粤,索隐云:“有本作‘杨雩,音吁,地名也。今音越。谯周亦作‘杨越”。对于这个“杨粤”或者“杨越”,学界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着眼于“越”,认为它是南方越人的一支。《史记·南越列传》载:“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集解》引三国张晏曰:“扬州之南越。”《正义》云:“夏禹九州岛本属扬州,故云杨越。”再结合“皆在江上楚蛮之地”一句,许多学者认为此杨粤在鄂东南、赣西北一带。钱穆《史记地名考》亦认为“此越与南粤同祖,故南粤亦称杨越。”③

第二种观点着眼于“杨”字,认为此“杨”指汉水中游的杨水,“杨越”即杨水流域的越人。《水经注·沔水》载:“陂水又径郢城南,东北流谓之杨水……杨水又东入华容县……杨水又北径竟陵县西……杨水又北注于沔。”④由此可知杨水流经江陵、华容、竟陵一带,北上注入汉水,流域大概在今荆州、天门一带。

第三种观点认为“杨粤”谐音“钖穴”⑤,“穴”,古为入声质部匣纽。“粤(越)”,古为入声月部匣纽,“粤(越)”与“穴”声同韵近,当可通假。⑥钖穴即鄂西北古麇国之所在,麇国与庸国相邻,皆在鄂西北汉水流域。

以上三种观点皆有道理,此处暂且不论,先看有关“越章”的探讨。

越章,索隐云《系本》作“就章”,《大戴礼·帝系》作“戚章”。或认为“越章”即“杨越”,持此说者甚多;或认为“越”之本字为“戚”,因为“越”与“就”没有关系,但“戚”与“越”、“就”二字皆可通,“‘越是因与戚义近而假借,‘就属从母觉部,与戚音同义近,`可以相通。”⑦故而,讨论“越章”所在,实际上应探究“戚章”之所在。黄锡全认为,根据出土楚简中的“戚郢”来判断,“戚”应当在今江陵城北纪南城遗址一带,此地距漳水不远,“章”指的是漳水,“戚章”即戚地和漳水一带,大致在今江陵县西北一带。⑧这种观点的一个佐证是《吴越春秋》在记述此事时只言“章”而不言“越”,可见“越章”一词的中心语在“章”,即漳水一带⑨。

我们再来看有关“杨粤(越)”的讨论,第二种观点认为杨越在汉水中游杨水流域,即潜江一带,这个地方与江陵毗邻,证实了越章王封于杨越。综上,我们认为杨越指的是汉水中游的杨水流域,即今江陵潜江一带,越章即戚章,指的是漳水流域。

二、鄂地考

鄂,《正义》引刘伯庄语曰:“地名,在楚之西,后徙楚,今东鄂州是也。”又引《括地志》云:“邓州向城县南二十里西鄂故城是楚西鄂。”是为西鄂说。接下来讲到分封鄂王时,《集解》引《九州岛记》曰:“鄂,今武昌。”《正义》引《括地志》云:“武昌县,鄂王旧都。今鄂王神即熊渠子之神也。”是为东鄂说。近些年在随州出土了鄂国贵族墓地,因此有学者又提出了随州说。

考虑到《史记·楚世家》云此三地“皆在江上楚蛮之地”,西鄂说即南阳说不足为信,还剩下东鄂说和随州说。

根据禹鼎记载,大概在西周晚期时随州的鄂国因联合淮夷、东夷反叛被周人灭国。⑩在此之前鄂国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因此它不太可能遭到楚国征伐。另外,根据“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这句来判断,庸、杨粤、鄂三地应当是顺路的,而且鄂距离楚国当时的都城比较远。前面已经论证过,庸在汉水上游的鄂西北竹山一带,杨粤在汉水中游的潜江、江陵一带,那么楚军沿汉水而下,再进入长江,正可到达鄂东南的武昌,即现在的鄂州地区,而随州远在北方的涢水流域,并不顺路,可见熊渠所伐之鄂当为鄂东南地区的东鄂。李学勤在《论周初的鄂国》一文中也认为鄂国当在“扼居江汉会合处的湖北鄂城”{11}。

三、句亶考

句亶,《集解》引张莹曰:“今江陵也。”索隐云《系本》“亶”作“袒”。由于张莹之说缺乏根据,后世学者多未从其说,而认为句亶与庸地有关,至少应在庸国附近区域。

如赵逵夫先生就认为,句亶“当在庸以北的汉水边上”,并进一步推测在钖穴以东、句澨以西的汉水边,即古麇国地域。{12}叶植先生认为句亶就是《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师次于句澨,使庐戢黎侵庸”{13}的句澨,即今丹江口市西北至郧县一带。{14}黄锡全先生从文字音韵学的角度提供了新的证据,他认为“句”字是有实义的,山名、水名的词头常用“句”字,《说文》:“句,曲也,从口丩声。”段玉裁注曰:“凡地名有句字者,皆谓山川纡曲,如句容、句章、句余、高句骊皆是也。”{15}而“亶”、“袒”二字古属定母元部,“澨”字古属禅母月部,古舌面音读如舌头音,韵部元月对转,因此“亶”、“袒”、“澨”三字古音相近可通,句亶、句袒即句澨。“句”为弯曲之地,“澨”为水边之地,则句澨为水邊弯曲之地。{16}此说颇为有理。黄凤春先生进一步指出,句亶即鄂西北汉水南岸的郧县辽瓦店子。{17}

结合卫星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辽瓦店子是在汉水南岸一处弯曲的地方(见附图一),而且2005-2009年这里发掘出大面积文化遗存,自新石器时代的石家河文化一直绵延到唐宋时期。夏商时期的遗存明显与北方中原同期文化相同,到了西周晚期,这里的文化面貌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以鬲、盂、罐、豆为组合的典型楚遗存占据了主导地位,春秋时期几乎全部是典型的楚器。”{18}这个发现恰恰符合西周晚期熊渠伐庸后封长子康于此的猜测,且此地西距麇国钖穴仅三十公里,南距庸国都城八十公里,皆有水路可通,沿着汉水东南而下,可直达楚国当时的政治中心丹淅之会{19},再继续前行,可至杨越、鄂国,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楚国在此封王,既可扼住麇、庸二国的咽喉要道,又可以此为根据地向东北方的中原地区开拓,还能够以汉水为交通线快速补充兵员、物资,甚得地利之便。

四、楚国伐三地封三王史实推测

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可已初步确定,杨越指的是汉水中游的杨水流域,即今江陵潜江一带,越章即戚章,指的是漳水流域;鄂在今鄂东南地区;句亶在今鄂西北汉水南岸的郧县辽瓦店子。

结合传世文献记载,及近年来楚地的考古发现成果,我们基本可以弄清熊渠伐三地、封三王这段史事:西周晚期夷王之世,周室衰微,楚国熊渠崛起于丹淅之会,紧邻它的是西边的麇国和庸国。为了稳定后方,熊渠兴兵溯汉水而上,经句亶(今辽瓦店子)进入堵河流域讨伐庸国,尽管这次战争没有灭掉庸国,但给庸国以严重警告,并在庸国的水路咽喉之地句亶建立军事堡垒,封长子熊无康为句亶王驻守在此,以防范庸国和麇国。稳定了西边的势力以后,楚军顺汉水而下,到了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在这里的杨水流域生活着一群越人,他们被称为“杨越(粤)”,楚军征服了杨越,并在戚地(今江陵一带)和漳水之间建立军事堡垒,封中子熊红(一说名熊挚)为戚章王驻守在此,这也为后来楚国迁都江陵、开发江汉平原奠定了基础。征服了杨越之后,楚军继续沿汉水向东,来到了江汉会合之地,即今天的鄂东南一带,这里虽然地方偏远,但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铜矿产区之一,早在商代这里已经有铜矿开采冶炼活动了。熊渠征服了这里的鄂国势力之后,封三子熊执疵(一说名熊疵)为鄂王驻守于此。熊渠自称蛮夷,封三子为王,这分明是与周王朝分庭抗礼。但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楚国后因惧怕暴虐的周厉王前来征伐,于是自去王号。

最后我们需要解释下《吴越春秋》中楚国三侯名称的问题。《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云:“琴氏传之楚三族,所谓句亶、鄂、章,人号麇侯、翼侯、魏侯也。”句亶王封在麇国都城钖穴以东几十公里处,因此名曰麇侯;赵逵夫先生认为汉水入江处的鲁山,又名翼际山,或许与翼侯之名有关系。{20}至于魏侯,黄锡全先生认为,这里的“魏”应读作“夔”或“归”。古音“魏”属疑母微部,“归”属见母微部,“夔”属群母脂部,三字音近相通。{21}《史记·楚世家》楚成王三十九年“灭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集解》引服虔曰:“夔,楚熊渠之孙,熊挚之后。夔在巫山之阳,秭归乡是也。”《索引》曰:“谯周作‘灭归,归即夔之地,名归乡也。”可见熊挚的确封于夔,而夔地在今秭归以东,与本文所考证的越章在荆州、潜江一带正相合。

注释:

①[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第5册,中华书局2014年版,3043页。下文多次引用《史记·楚世家》,不再一一出注.

②[汉]赵晔《吴越春秋》,二十五别史第六种,齐鲁书社2000年版,128页.

③钱穆《史记地名考下》,钱宾四先生全集35,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1450页.

④[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669-670页.

⑤叶植.试论楚熊渠称王事所涉及到的历史地望问题[A].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4集[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95-405.

⑥陈朝霞.楚国西部疆域演变与民族融合[D].武汉大学,2011:62.

⑦黄锡全.楚地“句亶”、“越章”新探[J].人文杂志,1991(02):82-85.

⑧黄锡全.楚地“句亶”、“越章”新探[J].人文杂志,1991(02):82-85.

⑨赵逵夫.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兼论三闾大夫的职掌)[J].先秦、秦汉史.1986(8):41-52.

⑩赵炳清.楚国疆域变迁之研究[D].复旦大学,2013:81.

{11}李学勤.论周初的鄂国[J].中华文史论丛.2008(4).

{12}赵逵夫.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兼论三闾大夫的职掌)[J].先秦、秦汉史.1986(8):41-52.

{1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2009年版,618页.

{14}叶植.试论楚熊渠称王事所涉及到的历史地望问题[A].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4集[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95-405.

{1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88页.

{16}黄锡全.楚地“句亶”、“越章”新探[J].人文杂志,1991(02):82-85.

{17}黄凤春.郧县辽瓦店子与楚句亶王—楚熊渠分封三王地理的检讨之一[J].江汉考古,2010(02):82-87.

{18}黄凤春.郧县辽瓦店子与楚句亶王—楚熊渠分封三王地理的检讨之一[J].江汉考古,2010(02):82-87.

{19}有关楚国早期政治中心的变迁,参见清华简《楚居》的研究成果:高崇文.清华简《楚居》所载楚早期居地辨析[J].江汉考古,2011,04:61-66+76;黄灵庚.清华战国竹简《楚居》笺疏[J].中华文史论丛,2012(01):53-106+395;

{20}趙逵夫.屈氏先世與句亶王熊伯庸(兼論三閭大夫的職掌)[J].先秦、秦漢史.1986(8):41-52.

{21}黃錫全.楚地“句亶”、“越章”新探[J].人文雜誌,1991(02):82-85.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2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4](汉)赵晔撰.二十五别史6吴越春秋[M].济南:齐鲁书社.2000.

[5](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钱穆著.钱宾四先生全集35史记地名考下[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7]赵逵夫.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兼论三闾大夫的职掌)[J].先秦、秦汉史.1986(8):41-52.

[8]黄锡全.楚地“句亶”、“越章”新探[J].人文杂志,1991(02):82-85.

[9]叶植.试论楚熊渠称王事所涉及到的历史地望问题[A].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4集[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95-405.

[10]李学勤.论周初的鄂国[J].中华文史论丛.2008(4).

[11]黄凤春.郧县辽瓦店子与楚句亶王—楚熊渠分封三王地理的检讨之一[J].江汉考古,2010(02):82-87.

[12]高崇文.清华简《楚居》所载楚早期居地辨析[J].江汉考古,2011(04):61-66+76.

[13]陈朝霞.楚国西部疆域演变与民族融合[D].武汉大学,2011.

[14]赵炳清.楚國疆域变迁之研究[D].复旦大学,2013.

附图一:句亶、庸、麇地理形势图

附图二:楚国三王封地形势图

猜你喜欢
汉水楚国史记
碧血丹心铸青史 汉水浩荡祭英魂
少年品读 史记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歌曲:龟山苍苍汉水汤汤
小燕子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