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系列公益学术讲座第三期举行

2017-04-17 10:45
敦煌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唐诗

12月28日上午,“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系列公益学术讲座第三期在敦煌研究院敦煌艺术馆举行。应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的邀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朱玉麒教授、敦煌研究院赵声良副院长分别以《一带一路上的唐风古韵——丝路考古工地与唐诗创作现场》、《敦煌艺术与丝绸之路文化》为题做了学术讲座。

朱玉麒教授以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黑石号”唐代沉船为例,解析了这艘沉船上所装载的长沙铜官窑瓷器上题写的唐诗。他运用对比的方式,生动说明了瓷器上的唐诗与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王维、李商隐之相关诗作的相近点,并推测这批唐诗可能是民间诗人依据名家作品再行创作的成果。另外,朱先生从吐鲁番文献中的《诗经》、废弃的官文书、官文书背后的南朝诗歌、唐代诗人岑参的材料、唐玄宗的詩歌等多方面阐述了吐鲁番文献的重要学术价值。朱先生总结说,大量的丝路考古印证了丝绸之路既是经济贸易之路,也是文化影响和交流之路。

赵声良先生以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和莫高窟第296窟的过桥商队为开篇,讲述了丝路的凿空与繁盛。并强调说,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方与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尤其对中国、印度及中亚诸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赵先生运用类型学的方法,通过大量比对印度、中亚、西亚和中国的一些石窟建筑型制、佛教造像风格、佛教人物的绘画技法、一些装饰图案等,说明西方文化是如何对莫高窟,乃至中国其它石窟产生影响的。赵先生总结说,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佛教艺术,既是丝绸之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融汇的结晶,又是丝绸之路中外文化艺术交融取得成就和所作贡献的记录,从中国佛教艺术中可以摸索丝绸之路文化的发展轨迹。

此次讲座由敦煌研究院张先堂副院长主持。来自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兰州各界的文史爱好者百余人聆听了讲座,大家就感兴趣的话题与两位主讲人进行了互动交流。

(万玛项杰)

猜你喜欢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唐诗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莫高窟,走过千年
唐诗赏读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首签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