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齐齐哈尔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2017-04-17 10:04付萌王春梅
理论观察 2016年11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城镇化

付萌+王春梅

[摘 要]本文应用PSR模型对城镇化进程中齐齐哈尔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评价,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未完全挖掘,土地使用结构不合理。齐齐哈尔市应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宏观调控,统筹规划,走高效集约化道路,实现土地资源集约使用的可持续。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齐齐哈尔市;PSR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107 — 02

土地集约利用一词最早由李嘉图在地租中提出,我国对其研究起步晚,直至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城镇规模膨胀与土地后备资源不足间矛盾激化后,国内学者投入到该研究领域〔1〕。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是以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发展可持续为前提,通过投入生产要素、优化运作理念,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2〕。齐齐哈尔市是东北绿色食品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其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齐齐哈尔市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后,可以此为契机,着力平衡发展结构、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因此,本文以齐齐哈尔市为研究区域,运用PSR模型,构建齐齐哈尔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通过综合值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对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究区概况

齐齐哈尔市位于东北的松嫩平原,是黑、吉、蒙3个省区的交汇地带,总面积为42455平方公里,下辖七个区、一个县级市以及八个县,全市总人口达571万人。齐齐哈尔横跨亚欧大陆桥,是黑龙江省西部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经贸于一身的交通枢纽〔3〕。2014年被评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城市后,齐齐哈尔市坚持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商贸物流为核心,统筹推进城镇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而重工业发展引起的土地资源环境恶化亦不容小觑。齐齐哈尔市的土地资源虽并不十分紧缺,但是当前利用情况不容乐观。目前齐齐哈尔市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得不到有效遏制,森林覆盖率有连年减少的势头,草原退化加速,土地污染有增无减。

二、研究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加剧,加重齐齐哈尔市土地承载的压力,直接阻碍该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的进程。因此,本文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为切入点,对城镇化进程中齐齐哈尔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探索。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PSR模型

在对城镇化过程中齐齐哈尔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中,最关键环节之一当属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此环节不仅要考虑到依据科学、可持续性、动态性等原则对土地集约利用有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因素,更要保持数据的实用性、合理性和可获得性。PSR模型是评估资源利用和持续发展并被学术界认可的模型之一〔4〕。PSR模型所代表的压力—状态—响应(P-S-R)能够清晰的反映城镇化进程中齐齐哈尔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过程〔5〕。其中压力指标用以表征造成发展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状态指标用以表征处于可持续发展时的系统状态,响应用以表征为使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策略。因此,选取PSR模型有利于结合齐齐哈尔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结构现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可持续性、动态性原则的基础上,将体系内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目标层用于表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体系的整体水平。准则层包含压力指标、状态指标、相应指标三个层次。指标层则选取了能够体现齐齐哈尔市土地使用状况的17个指标。如表1所示。

(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本文通过调查、收集材料,对齐齐哈尔市1989-2014年时间段《齐齐哈尔市统计年鉴》内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甄别,选取客观展现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输入评价模型,计算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值。

在評价过程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直接影响测算的综合值结果,也直接决定整个测算过程的精确性。为客观还原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状态,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在计算前对每个指标数据进行无量处理后,得到各类指标被赋予的权重值。

由于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各不相同,为了量化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情况,本文把前述17个单独指标整合成一个综合指标,模拟出不同角度系统状况。

式中Wi代表所有单独指标的权重值,i=1,2,3……n。上述四个公式中的指数均取值0-1之间,其中0和1都为极值,分别代表土地不集约利用、土地完全集约利用。

根据公式(1)—(4)计算可得土地节约利用评价指数。

(三)评价结果分析

从评价结果中,可看出25年间齐齐哈尔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波动性,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说明虽然土地集约状况在不断改善,但目前仍处于不集约范围内。因此,城镇化进程中,齐齐哈尔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未完全挖掘。

从单独指标看,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压力指数增大从侧面说明齐齐哈尔市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人口增加,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大量建设用地被无端占用,土地使用结构不合理,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偏小,人地矛盾已不可调和。此外,农用化肥、农用塑料薄膜的过量使用,不仅不能增产创收,反而使得土壤失去养分、土壤酸碱度失衡,生物失去多样性,污染周边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三、结论

本文利用PSR模型理论将齐齐哈尔市现有土地使用结构,作为一个可测度的指标,反映土地集约利用能力。研究表明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承载力间矛盾突出。

针对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齐齐哈尔市应该紧抓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的机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协调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生态各领域,有效盘活闲置资源,走高效集约化道路。其次,要加强土地资源宏观调控,以供需平衡为导向,实现城市土地统一管控,优化土地使用结构,挖掘内部土地使用潜力,完善市区内生态环境。再次,兼顾经济发展与土地承载力,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使得齐齐哈尔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尽快扭转土地不集约的现状,实现土地资源集约使用的可持续〔6〕。

〔参 考 文 献〕

〔1〕金鑫.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J〕.城乡建设,2016,(01):16-18.

〔2〕朱天明,杨桂山.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9,(06):977-983.

〔3〕宋弋,韩天宇,王越.基于生态足迹的齐齐哈尔市土地承载力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08):34-40.

〔4〕陈美球,刘桃菊,黄靓等.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面临的问题〔J〕.生态环境,2004,(04):698-701.

〔5〕史丽君,张绍良.基于PSR框架的徐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01):04-05.

〔6〕邓志,杭艳红,徐智.基于PSR模型的齐齐哈尔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01):62-66.

〔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市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鹤之灵
齐齐哈尔市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现状分析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物理电功率专题练习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王荣才·收藏·
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