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早期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启蒙意识

2017-04-17 19:05彭瀚锟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1期

彭瀚锟

摘 要:丁玲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家,在丁玲的早期创作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非常具有代表作。本文主要针对丁玲早期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启蒙意识进行分析。

关键词:丁玲早期小说;女性人物形象;启蒙意识

丁玲是中国共产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梦珂》,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在丁玲的早期创作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非常具有代表作。

一、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在丁玲早期的小说中,知识女性的形象通常比较绝望,而传统的女性则是困惑。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女性的思想会十分容易受到影响,她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经常怀有“外表大于内涵”的态度。她们的梦想与现实差距较大,由于社会的影响,她们梦想最终以破灭收尾。她们在融入这个新社会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生活产生质疑。就如《阿毛姑娘》中的阿毛一般,“她懂得了是什么东西把同样的人分成了许多阶段”,她提出了“看轻女人,同时就把一切女人的造化之功,加之于男子了”的观点。比起那些知识女性绝望的人生,阿毛这类传统的女性给读者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影响。

以阿毛为例,从她加入陆家开始,身边的一切新鲜事物让她激动,但是时间一长,这种激动平白增加一些伤感与惆怅。她希望过上那些知识女性拥有的生活,同时想要一个体贴关心自己的丈夫。但是她逐渐明白,这些梦想其实很难实现。阿毛眼中的新女性,都具有艳丽的外表、大方的举止,尤其是她们身衣着绚烂、光彩照人,使得她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所以,阿毛决定追寻这些梦想。从女性角度分析,阿毛为梦想奋斗是正确的、积极的。但是,阿毛的这些梦想在那个时代是不被允许的。当婆家的人发现之后,阿毛免不了地受到了恶语相加与皮肉之苦。但这些改变不了她的梦想,她依然对那些“天仙姑娘”般的生活充满憧憬。直到有一天,她的精神世界崩溃了,她也没有活下去的意义,自杀了。阿毛从懵懂无知变得无限憧憬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是什么让她发生改变,又是什么泯灭了她的梦想!她不满足传统女性的生活,不安于现状。在那个思想解放、观念自主的时代,阿毛这样的传统女性又该何去何从?这些问题让丁玲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二、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启蒙色彩

每一次的改革都无法涵蓋到各个方面,而对传统女性的思想启蒙也是这样。总是有许多女性,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她们都不去关注,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在女性思想解放革命中,知识女性处于绝望的处境中,传统女性则面临着极大的思想困惑,而第三种女性,则在风流生活中走向沉沦灭亡。丁玲对女性观念的思考深遂让她拥有了全新的创作视角。她从整个社会背景下出发,通过刻画一个小人物的生活,从而深入挖掘整个社会的问题,这也是她作品的成功之处。在她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对女性思想启蒙的坚持与努力,同时又以一个女性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笔下女性形象细腻的内心活动。但是,她对男性形象的描写则比较平淡。

丁玲作品中的男性常常成为女性陪衬的对象,他们有着光鲜照人的外表,但是内心却黑暗无比。除了潇洒快活的花花公子,还有思想腐朽、固执己见的农夫。她笔下的这些男人,没有一个可以真正读懂女性的内心。女性思想的解放与男性密切相联,男性麻木与冷漠就标志了女性人生的悲哀。梦坷的表哥晓淞,莎菲爱慕的对象凌吉士,阿毛梦中的“高个子”都是仪表非凡,相貌堂堂的青年才俊,但是最后都被主人翁抛弃。还有像祖武、苇弟、陆小二这样的男性,不是粗野,就是幼稚,他们的麻木无知伤害了身边的女性。丁玲之所以要创作出这样的男性形象,就是想要将女性启蒙与解放的重任推向整个社会,特别突出,女性解放不仅仅是女性的任务,同时也与男性密切相关。这样女性的启蒙就不只是说说而已,从而形成一场持久、整个社会参与的持久战。所以,丁玲被称为是女性思想启蒙的勇士。

三、结语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白露首先从“女权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研究丁玲的小说创作。但现在为止,对丁玲小说中女性启蒙的研究此起彼伏。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丁玲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特殊之处,比起“五四”时期的女作家,丁玲的创作更加深入;比起同时代的作家,丁玲的作品更加能够全面地展示出时代的特征,并且也努力继承了“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而与男作家相比较,丁玲的作品又更加贴近女性的内心。丁玲的创作始终是以女性思想启蒙为主题,希望女性思想可以得到真正的解放。

参考文献:

[1] 王兰. 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变奏——论丁玲延安时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 名作欣赏. 2012(03).

[2] 亚思明. 体制之内 文学之外——1949至1953年间的丁玲[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01).

[3] 王晓平. 从左翼文化工作者到“党的知识分子”——论丁玲最重要转折期的小说[J]. 职大学报.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