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与实践

2017-04-17 22:02罗星凯
中国科技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比赛项目兴华运动会

罗星凯

引言

考试评价,是中国教育一个公认的痛点和改革难点。以科技教育为例,我们应该很看重的一些核心素养,比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很难在高利害的考试中得到体现,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往往得不到真正落实。学校的科技课程,如果是考试科目,就成为教与学都应试的一个学科,如果不考试或占分偏少,就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学科,一个被随便挤占的“副科”,一个发配教师的“闲科”。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早已成为各界共识和国家战略,因此这样的评价之痛,实际上已经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之痛。

在这种情况下,将目光投向科技类竞赛,通过竞赛推动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很自然的解困之道。可没曾想,这样的思路同样免不了耍承受评价之痛的困扰,以至于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典型代表的科技类竞赛活动,不得不进入“后加分时代”,以至于让人担心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热情会断崖式地下降,更有专家则认为“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将加分杠杆撤离青少年科技创新赛场,无异于因噎废食。”

其实,靠加分杠杆所撬动的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热情,同样是一种应试的产物,而非价值认同的内生结果。从应试到应赛,遭遇的是同样的评价之痛。而若换一个角度考虑,没有了加分之类杠杆的撬动,那些在竞赛不再具有高利害性质的情况下仍然有参与热情的学校和学生,不正是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为己任的科技类竞赛最可靠、最应该看重的“粉丝”吗?如果因为担心“粉丝”规模不够大而只想着借助外在的功利驱动,而不苦练内功增加自身魅力,即使能换来超旺的人气,与“僵尸粉”的虚假热情又有何异?

因此,如果将注意力聚焦于竞赛内容的研究、创新和竞赛组织管理的改进上,借此不断提升活动的内在吸引力,对于推动指向核心素养的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来说,进入“加分后时代”虽是挑战,更是机遇。

兴华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思考中,由笔者主持的兴华科学技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简称“兴华平台”)牵头打造,其核心思想就是借鉴体育运动会的竞赛模式,通过有科技含量和探究空间的真实问题解决竞赛活动,使参与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综合科技素养得以充分展现,而且能被客观、准确地记录和评价,使各个层次的科技运动会比赛活动,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表现性评价实验平台,推动指向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探究学习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常态,甚至打造成为一種新型的群众科技文化娱乐活动。经过几年的努力,科技运动会逐渐从设想走向了实施方案,从实验室、课堂和学校的小规模试验走向了区域性的大规模测试赛,效果令人鼓舞。特别是参赛选手在紧张、忙碌的比赛中透着的愉快和兴奋,以及活动一开始就很快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多方面的支持,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也加深了我们对于活动意义的认识,比赛项目研发的理念和技术创新方向得以进一步明确。应《中国科技教育》杂志之约,本文将仍在不断深入研究中、实验中的想法和做法和盘托出,以飨读者,同时也希望引来更多同道的合作和支持,协同为青少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一科技核心素养的展现与评价,创造一个能真正推动科技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实验平台。

实践活动育人:青少年科技运动会设计的思想基础和逻辑起点

一项科技竞赛活动,刻意取名为运动会,背后确有我们作为设计者的一番深意。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体育活动育人价值的认识,是对科技实践活动育人价值的认识,是对实践活动育人这一体育和科技教育所共有本质的认识。兴华青少年科技运动会从理念的顶层设计,到具体的比赛项目研发,以至于赛制规则的设置,均建立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围绕着这一逻辑起点展开。

关于体育的育人价值,早在1919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观点。他不仅认为体育能增进德育的培养,“凡道德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一切道德,殆皆非赢弱之人所能实行者。苟欲实践道德,宣力国家,以尽人生之天职,其必体育始矣。”而且认为体育能促进智力的发展,“人之智慧学术,皆由人之脑质运用之力而出,故脑力盛则智力富,身体弱则脑力衰,新教育之所以注意体操运动,实基于此。”更是从观念文化的高度认识和提倡开展竞技活动和运动会,认为它所负载的价值在深层结构上影响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对于培养青少年团结合作、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等多方面的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的育人价值,他在那个时代认识到的境界,就已经与今天的素质教育思想毫无二致:“健全身体,实为教育上重要任务。健全的方法,运动最重要。每种运动,对于身体有其特殊的效力;而种种规則,又可以养成勇、正直、服善、爱群诸美德。”

到如今,无论是体育教育研究还是实践,体育的育人价值仍然是绕不开的话题。从体育教育专家,到著名运动员,情感、个性和社会化发展都是人们考查体育育人价值谈及最多的角度。体育运动,通过给身心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提供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使公正、民主、协作、团结、友谊、谦虚、诚实等良好道德观念在活动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形成,成为“学生思想品德构成中内在的、稳定的,已经转化为情操或素质的品格。这些品格不仅能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发展,而且能使学生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态度去认识和适应社会。”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说:“体育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冠军的头衔和光环,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小敬畏竞争、敬畏规則,更好地约束自己;体育是释放人的天性的重要途径,体育就是玩,就是协作,就是坚持;体育能带来快乐,能直达人心;体育可以带来健康,无论你有再大的权力,再多的财富,身体才是本。”

表面上看不过是一些肢体活动的体育运动,育人价值竟然如此之高、如此之全面,这必有其基本的教育原理。在笔者看来,其原理就是受教育者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基本的机制保障。因为体育运动是一种学习者或活动参与者高度自主的实践活动,作为一个体育活动的学习者,即使你的老师再德高望重、学贯中西,哪怕你的教练再出类拔萃、技压群雄,都不可能靠口口相传将本领传给你,更不能代替你去做哪怕是一个动作、半个回合,学习者的亲身实践和勤学苦练,没有任何办法被替代、被省去。反观青少年科技教育,虽然我们看到了太多的越俎代庖,看到了太多的纸上谈兵、能省就省,但就科技和教育的本质来说,不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吗?学习者亲身实践的体验之所以被替代、被省去,盖因我们评价学习水平用的是纸笔测验,那看起来完全就是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样核心素养级别的水平于不顾,实际上是因为缺失像体育那样基于实践、基于实际表现的评价方式和手段。

认识到这个层面,将科技与运动结合,借鉴运动会的经验举办科技实践竞赛活动,我们就没有理由过分担心由于运动化、游戏化而淹没了活动的科技内涵。体育与科技教育在实践活动育人这一根本的教育宗旨上一致了,评价的实际指向就不会偏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样的核心素养太远,而那不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吗?如此一来,剩下需要攻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高水平地研发比赛项目和认真细致地组织好比赛活动了。要真正将科技运动会的设计思想落到实处,并非易事,需要在持续的探索中不断积累和升华实践智慧,提高创新研发与创新实践的水平。

标准客观,路径开放,手脑并用,现场PK: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比赛项目开发与设置的基本原则

任何竞赛活动,成绩评定都是核心环节。体育比赛最大的特点,是成绩均由裁判根据客观细致的评分规則或标准当场直接评出,即使像体操这类项目难免有些受裁判的主观因素影响,但总体上说,体育比赛的成绩评定具有标准客观性和结果实时性的特点,绝大多数情况下,比赛结束的时刻,几乎也是被当事各方和现场观众认可的结果公布的时刻。在整个社会诚信水平、相互信任程度尚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这样的设计思路(加上参赛者本人耍现场竞技)用于科技竞赛活动,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也是科技运动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水火箭实时测高系统”的研发,就是兴华科技运动会为实现比赛项目评分标准客观性和结果实时性所做的最有代表性的工作之一。

水火箭,有别于以火药燃烧作为动力来源的通常火箭,采用的是水和壓缩空气作动力,这一创意,让水火箭成为了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一个科技活动项目,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测量水火箭的飞行参数自然成了不少研究者攻关的课题。兴华平台研发的水火箭飞行高度实时测量和显示系统,实现了对飞行全过程中水火箭高度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显示,由于在成绩评定标准客观性和结果实时性方面的这一技术突破,“水火箭比高”被首批纳入兴华青少年科技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突破了成绩评定标准的客观性和结果的实时性这一难关,比赛规則中,除了诸如安全等一些必须考虑的因素外,不再对水火箭飞行的其他参数作出限制性规定,从而将如何使水火箭飞得更高的具体方式方法和技术路线完全放开,留给参赛者尽情发挥和创造。一个本来就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科技活动项目,加上这样一些技术创新的发展和引人人胜的设计,犹如锦上添花,使水火箭比高成为迄今为止兴华青少年科技运动会中人气最旺的比赛项目。

总结这样的项目开发思想,可以归纳为“标准客观,路径开放,手脑并用,现场PK”,经过近几年持续的应用探索,已成为兴华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比赛项目开发与设置的基本原則。著名物理教育家、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现场考察了比赛活动后,对项目开发与应用的方向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样就将“玩”变成了科学探究,因此在教育上很有意义。此外,由于所有比赛项目均要求参赛选手到现场亲手制作和操作实施,给比赛结果平添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使参赛选手之间的PK成为一种对选手更全面和综合素质的考验,由此衍生出不少动人的育人和成长故事。用赛场一个观众评价的说法,就是这些项目看起来简单,其实里面大有文章。在不少参赛学生的指导教师看来,兴华青少年科技运动会的项目,通过挑战性评价标准的设计,将创造性发挥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了选手,使他们的聪明才智、知识技能和实践智慧有了充分施展的机会,而挑战的结果又受到临场发挥等偶然因素的影响,使得争取优异成绩的过程成为对选手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考验。

趣味性、普及性、探究性: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比赛项目设计总体思路

考察现实的青少年科技类竞赛活动,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令人遗憾,那就是参与面不广,而且活动内容与学校科技课程学习联系并不直接和紧密。鉴于此,经长期观察调研和认真分析研究,我们确定将趣味性、普及性和探究性作为兴华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比赛项目设计的总体思路。通俗地说,就是耍开发“人人想玩、人人能玩、人人爱玩”的科技类综合实践探究学习活动,让孩子们不仅在玩中学,而且变得越来越爱学、越来越会学,更在玩中学会如何与对手相处、与队友合作,学会如何面对成败得失,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学习者。在实现这样的目标方面,“铁丝陀螺”项目的开发和应用,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

“铁丝陀螺”起源于日本Takao Sakai教授上世纪80年代发明的“回形针陀螺”(Paper-Clip Top),用一枚小小的再简单不过的回形针,也就是一段固定长度的铁丝,居然可以做成一个可以转很久的陀螺。知名玩具物理学家、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的Ucke博士上世纪末开始将它推介给国际物理教育界同行,因此被不少物理教育工作者所熟知,作为一个典型的低成本、高智慧的创意物理实验所欣赏。2012年以来,在承担广西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创新实验任务的过程中,由于看重其富含科技创意和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特点,笔者尝试着将其应用于师资培训中,反响之好超过预期。特别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后极大地激发起了高中学生的科技实践学习和创造热情。自2015年开始,铁丝陀螺作为比赛项目多次应用于兴华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活动之后,其趣味性、普及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得到了极大发挥,成为最具人气、最引入围观的比赛项目。许多专家看过后认为,这样的项目看起来简单易行,深究起来却很有科技含量、很有教育价值,通过这样小中见大的项目,真正实现了科技探究玩中学。

中小学的科学课、技术课,本来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最能释放孩子天性的课程,可在现实中,厌学同样成了比较普遍的现象,成绩平平的孩子厌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乐学。个中原因,除了前述的评价之痛以外,实际上还与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兴华青少年科技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旨在通过富有创意的挑战性活动设计,实现科技实践学习活动的游戏化,使科技实践探究活动变得引人人胜,让人着迷。对于如此高远目标的实现,2016年11月和12月分别举行的首届广西青少年科技运动会和首届兴华国际青少年科技运动会上参赛选手热情高涨的表现,给了我们作为承办者很大的鼓舞和信心。虽然,作为运动会比赛有获奖的诱惑,但实际上参赛的选手大部分都是不能获奖的。明知如此,为什么两次比赛都有那么多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呢?这就是一种内在的需要。科技运动会充满趣味的项目,满足的是人的天性,科技运动,手脑并用,成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在需要。就像体育运动一样,冠军必然是凤毛麟角,但参与运动却是每个人健康生活的需要。因此,兴华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正是通过有趣的项目设计,使科技探究学习与才艺竞技巧妙融合,将科学实践学习变成了一个学生主动投入过程,成为高度自主化的学习过程。

结语

科技类综合实践探究学习活动,在呵护学习者对身边世界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真实问题的探究意识、兴趣和能力,发展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育人价值。一群不甘心充当应试工具复制机器的科技教育工作者,在兴华平台的组织协调下逐步创立的兴华青少年科技运动会,之所以能成功实施并加速发展,主要就是因为找准了社会的真正需要,并致力于从回归人的天性及科学和教育本质的层面丰富活动的内涵和价值,因而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在内的社会支持。未来,更多的比赛项目创意开发、技术攻关将会持续进行,一年一度的比赛内容和规則也都会更新调整,唯有理念只会不断提升,而不能倒退。期待更多同仁协同开拓,共创科技素养教育的未来。

猜你喜欢
比赛项目兴华运动会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熊口余生
我要参加运动会
电竞种植记
历史性突破,武术成为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咏霜
锤子剪刀布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与众不同的运动会
Olympic Sports(奥运比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