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研究
——以大学生消费群体为例

2017-04-17 02:16
关键词:密集度相似性消费者

张 敏

(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研究
——以大学生消费群体为例

张 敏

(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品牌延伸是利用品牌资产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国内外学者有关品牌延伸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相关变量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服务密集度和消费者对品牌延伸评价的测量要素,以大学生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真实品牌的虚拟延伸策略,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延伸产品的不同服务密集度对延伸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低服务密集度延伸产品和高服务密集度延伸产品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服务密集度;品牌延伸;感知相似度;延伸评价

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因素很多,如母品牌感知质量、企业形象、延伸相似度、消费者特征、品牌联想、延伸产品的生产难度、延伸产品价格等,这些因素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这一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主要由Jing Lei&Roger Pruppers(2004)等人进行过这样的研究。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纯粹的有形产品越来越少,大多数都是有形和无形的集合体。对于消费者而言,服务在消费者评价产品质量的过程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因此,企业应努力向消费者提供的不仅仅只是实体产品本身,而应是包括各种服务在内的组合产品。与此同时,由于服务无形性的特点,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感知和判断也更加困难。本文通过对真实品牌进行虚拟延伸,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虚拟延伸产品中的服务成分的多寡对品牌延伸评价的效果的影响。

一、研究文献综述

(一)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Brand Extension)的概念,最早由Tauber(1981)提出,即将现有品牌名称用于企业即将推出的不同类别的新产品上。这种延伸实质上是指的大类延伸,也即授权延伸,[1]Aaker& Keller(1990、1992)的系列研究也是采用这一观点。Keller(2003)的后续研究将品牌延伸的内涵进一步延伸至扩大,认为品牌延伸不仅可以用于大类延伸,还可以用于线延伸。线延伸(Line Extensions)是指同一类别的延伸,是将现有品牌用于同类产品但口味、规格和包装不同的新产品上。符国群(1995)、卢泰宏(1997)、薛可(2003)等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品牌延伸的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都强调品牌延伸是借助现有品牌的声誉和形象推出新产品的重要方式。

品牌延伸是企业利用品牌资产的重要手段。企业借助成功的品牌延伸,可以节约大量的宣传促销费用,利用原有品牌的声誉让消费者迅速接受新产品,降低消费者购买的感知风险和成本,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并且丰富母品牌的联想。不恰当的延伸则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如损害母品牌的形象,引发消费者的消极联想,降低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以及失去良好的市场机会等。因此,企业应该合理利用品牌延伸策略。

Aaker&Keller(1990)认为,消费者对品牌延伸评价主要从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态度上体现出来,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态度:即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感知质量和对延伸产品购买的可能性。[2]Aaker&Keller(1992)综合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出了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因素主要有:母品牌特征、延伸产品特征、消费者特征、延伸相似性以及营销活动特征等。这些因素被不同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且研究均证实这些因素对消费者的品牌延伸评价存在显著的影响。而本文研究的延伸产品的服务密集度也属于延伸产品特征之一,而基于这一视角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

(二)服务密集度

Jing Lei&Roger Pruppers(2004)认为,产品的服务密集度(Service Intensiveness)是指产品中所包含的服务成分的多少。无论哪一种产品都或多或少的包含服务的因素,只是服务因素在整体产品概念中所占比例大小不同而已。例如,虽然联想公司卖的是电脑,但是在提供电脑的同时,也提供免费安装、维修等附加服务。

Jing Lei&Roger Pruppers(2004)在有关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对消费者的延伸评价的研究中,根据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高低,将延伸分为高服务密集度延伸(High intensiveness)和低服务密集度延伸(Low intensiveness),这里的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是指,与原产品相比,延伸产品所包含的服务成分的多少;高服务密集度延伸是指延伸产品所包含的服务成分比原产品多,而低服务密集度是指延伸产品所包含的服务的成分比原产品少。[3]由于服务产品本身的无形性(Intangibility)、易逝性(Perishability)、异质性(Hereogeneity)和不可分离性(Inseparability)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很难准确的对产品作出判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也就存在着购买风险。一种产品包含的服务成分越多,消费者的不确定性就越大,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风险也就越大;反之,一种产品包含的服务成分越少,消费者就可以凭借更多有形因素,更加容易对产品的质量做出判断。不论是名牌产品还是一般产品,都可能存在这样的风险。

Jing Lei&Roger Pruppers(2004)对本国的消费者进行的有关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Service Intensiveness)对品牌延伸评价的研究证实,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高低与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评价好坏呈负相关关系,即延伸产品的服务密集度越高,消费者对该延伸产品的评价越差,反之,则品牌延伸的评价越高。该研究以真实产品为母品牌进行虚拟延伸,选取知名度较高的母品牌的假想延伸产品为研究物,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上述结论。而这一结论对我国企业是否适用值得进一步研究,笔者从不同的母品牌和不同延伸产品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跨文化和跨区域的适应性。

(三)延伸相似度

延伸相似度,简单地说是指延伸产品与原产品的一致性程度。众多研究一致表明,延伸相似度与品牌延伸评价直接相关,且呈正相关关系。延伸产品和原产品相似度产生的基础有诸多方面,如产别类别、品牌概念和品牌联想、品牌强弱程度以及消费者特征等,不同学者从不同方面都做过大量研究。

薛可和余明阳(2003)对延伸相似度进行了界定,认为延伸相似度是指延伸产品在功能用途、包装、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相似程度。[4]Edward Tauber(1988)认为,消费者看待品牌延伸成功或失败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延伸产品与母品牌的相似度。Aaker&Keller(1990)在研究中从三个方面来测量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之间的相似度,分别是: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转移性,他们的研究也证实产品感知相似度与延伸评价呈正相关关系。Broniarczyk和Alba(1994)发现母品牌的关键联想是消费者感知相似性的基础,并且强势品牌的延伸更容易使消费者接受新产品。Keller和Sood(2001)研究总结出延伸产品和母品牌之间的关联性是两者发生关联的重要一环,当延伸产品与母品牌的相似性很高,延伸产品才能有效的利用母品牌的资产。研究还发现,消费者对延伸相似性的感知也对品牌延伸评价起到关键作用。国内学者危华(2013)研究发现高感知匹配性能显著提升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评价。唐建生等(2014)研究发现相似性对服务品牌延伸评价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Jing Lei&Roger Pruppers(2004)研究认为,延伸产品与原有产品在服务成分多少方面存在差异而导致消费者对延伸有不同的态度。延伸产品和原有产品服务成分相似程度也说明了两种产品的相似程度,而延伸相似度是影响消费者对延伸产品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研究模型及假设

(一)研究目的及模型

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与现状,将研究视角放在了对服务密集度影响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评价的研究上。在前述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Jing Lei&Roger Pruppers的研究,以真实品牌的虚拟延伸为例,进一步证实Jing Lei& Roger Pruppers等人的研究结论在不同背景和延伸条件下的普遍适用性。本文拟探讨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和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评价的关系,而服务密集度又分为低服务密集度和高服务密集度,因此,消费者对不同服务密集度的延伸的评价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也是本文探讨问题之一,笔者称之为服务密集度效应。另外,众多研究表明,延伸相似度对品牌延伸评价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试图以延伸相似度作为调节变量,讨论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对消费者的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据此构建本文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服务密集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研究模型

(二)模型中变量的界定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1.品牌延伸评价

延伸评价(Extension Evaluations)主要是通过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态度来衡量,是一个定量尺度的变量。Aaker&Keller(1990)从两个方面来衡量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态度:即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感知质量和对延伸产品购买的可能性,最后取两者的平均值来测量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态度。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感知质量是指消费者对延伸产品质量的总体感觉和评价。Aaker& Keller(1990)认为,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质量感知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原品牌的总体质量的感知。购买延伸产品的可能性是指,如果消费者正准备在延伸产品领域进行购买,其选择延伸产品的可能性。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评价和态度实质上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在于消费者在心理上能否接受延伸产品。因此,如果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质量感知越好,并且购买这一延伸产品的的意愿话,我们就认为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评价就越积极。本研究也是从消费者对延伸产品质量的总体感觉和消费者购买延伸产品的可能性两个方面来测量延伸评价这一变量。

2.服务密集度

服务密集度(Service Intensiveness)这一概念是Jing Lei&Roger Pruppers等(2004)首次提出,这里的服务密集度是指产品中所提供的或包含的服务成分的多少。产品中所包含的服务成分越多,产品的服务密集度就越高,反之,产品中所包含的服务成分越少,产品的服务密集度就越低。因此,服务密集度取决于无形性的程度。相对于原产品而言,如果延伸产品的所包含的服务成分较多,说明该延伸产品的服务密集度高,则该延伸为高服务密集度延伸;相反,若延伸产品包含的服务成分较少,则说明该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低,则该延伸为低服务密集度延伸。本研究模型中对服务密集度的界定依然采用Jing Lei&Roger Pruppers的观点,在模型中它属于一个类别变量,将之分为高服务密集度和低服务密集度两个维度。因此,本研究试图比较消费者对待高服务密集度延伸产品和低服务密集度延伸产品是否会产生不同的态度。

如前所述,服务相比较有形产品而言,更难让人对其质量做出准确衡量。企业进行品牌延伸时,若延伸产品包含的服务成分较原产品多,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评价就越发困难,这样就有可能造成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延伸前后产品属性不一致的看法。Berry(1986)认为,对于有形产品来说,消费者不需要依赖服务提供商的声誉,自己就可以评价产品。但对于服务而言,由于服务提供商在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时间上的差异,这可能会对消费者服务质量的感知产生重大影响。Levitt(1981)、Berry(1986)等人认为企业对服务产品营销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将无形有形化,增加服务的有形成分,使用外在的有形的暗示,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据此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设:

H1:延伸产品的服务密集度与品牌延伸的评价呈负相关关系

消费者通常认为,同等服务密集度的延伸前后的感知相似性较高,这里的同等服务密集度延伸是指延伸产品和母品牌所提供或包含的服务成分的数量的相同或相似的延伸。而原产品和延伸产品之间不同密集程度会造成消费者对延伸产品和原产品之间较低相似性的感知。由于较高的不确定性引起感知风险的增加,继而会导致消费者不满意的评价和对企业不利的行为。相反,如果是购买一个较原产品服务密集度低的延伸产品,消费者在产品质量的评价过程中就因为无形性成分少而不太担心购买风险,从而做出对企业有利的购买行为和评价。据此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H2:消费者对低服务密集度延伸产品和高服务密集度延伸产品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3.感知相似度

感知相似度(Perceived Similarity)是指消费者对延伸产品与原产品之间相似性程度的感知,也称之为延伸一致性或者延伸契合度。Edward Tauber(1988)将延伸产品与原品牌的相似性(Similarity)看作是衡量品牌延伸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Aaker&Keller(1990)将延伸产品和原产品的相似度分为三个维度,即互补性、替代性和转移性。互补性即延伸产品在某些功能方面可以补充原产品的某些不足之处;替代性是指延伸产品可以在某些功能方面与原产品相同,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原产品的功能;而转移性是指原产品的优势联想能否顺利地传递给延伸产品。唐建生(2014)认为延伸相似性分为品牌层面的相似和产品层面的相似,品牌层面的相似性可以用品牌概念、品牌形象、品牌联想来衡量,产品层面的相似性则同Aaker&Keller的测量维度一致。[5]本文也沿用Aaker&Keller对于感知相似度的测量体系,来探讨在虚拟延伸环境下感知相似度对延伸评价的影响。

对于延伸相似度的衡量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但都是基于延伸产品与原核心品牌之间的关系,而且众多研究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果,那就是延伸相似度与延伸评价正相关,即母品牌和延伸产品之间的相似度越高,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评价越好。另外,前述提到,对于不同服务密集度的延伸,消费感知到的延伸产品与原产品之间的相似性会存在差异,因此,笔者在研究服务密集度对消费者的延伸评价的影响时,考虑延伸相似性带来的调节作用,即研究在不同延伸相似性水平下,高服务密集度延伸与低服务密集度延伸对延伸评价的影响的差异性。据此,提出本研究的第三个假设:

H3:在不同延伸相似性水平下,服务密集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三、实验设计

(一)刺激物的选取

为了便于研究的开展,结合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变量,本研究考虑选用目前市场上一种知名的品牌作为母品牌,该品牌拟虚构4个延伸产品。笔者选取8名在校大学生,要求按熟悉度和可延伸能力两方面,说出他们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一种品牌,包括该品牌所属的类别、品牌名称和最有可能的四种延伸产品。最后综合小组每个成员的意见和选择,本研究选用的原产品品牌和假想延伸产品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品牌及假想延伸品牌

(二)量表设计

根据Aaker和Keller的研究,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态度来测量,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形成本研究的测量量表,采用7级李克特量表(1-完全反对,7-完全赞同)。对于品牌延伸评价的测量,我们采用Aaker和Keller的测量量表,一是延伸产品的感知质量,二是购买延伸产品的可能性。对于感知相似度和服务密集度的测量,本研究借鉴了Jing Lei、Roger Pruppers等人在2004年提出的测量量表。如表2所示:

表2 测量量表及问卷说明

笔者为了检验本研究刺激物选择的恰当性,进行了预测试。预测试阶段另外选取了30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从产品熟悉度、延伸产品与原品牌之间感知相似度、服务密集度等属性方面来检验所选刺激物的合理性。采用如表2所示的7级李克特量表,最后的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母品牌熟悉度均值为6.2,四种延伸产品在熟悉度的平均得分均在4分以上,而且高感知相似度和低感知相似度有显著差异,高服务密集度和低服务密集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判断刺激物的选取是合理的。

表3 预测试中熟悉度、服务密集度和相似度的评分

(三)实验设计和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实验采用2×2实验设计,采用Jun、Mazumdar和Raj的技术分层法,第一个变量是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分为高服务密集度和低服务密集度两个维度,这样分类是为了控制延伸产品相对于原品牌的服务密集度水平。第二个变量是感知相似度,用来描述延伸产品与原品牌之间的相似性程度的高低,分为高感知相似度和低感知相似度两个维度。

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以淮北师范大学相山校区和滨湖校区师生为抽样单位,采取随机化的原则抽样,预选取220名实验对象,并随机平均分到四个不同的实验组,每个组55人,四个组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的虚拟延伸产品。实验首先告诉被试者此次试验设计的目的是获得消费者对一些具体产品所使用的特定品牌名称的可能的反应。实验采用组间研究设计的方法,为四个实验组分别设计四份问卷,在发放问卷给实验组之前,笔者将母品牌名称及所属产品类别告诉给每个组。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将母品牌产品的有形和无形的成分明确提出来,然后每个实验组分别收到一个关于延伸产品的描述,描述的开头给出了将原品牌名称延伸至新产品的原因的简要解释,然后要求被试者对问卷作答。

问卷的发放通过现场发放和网络发放的形式进行,每种延伸产品的测量对应一份问卷,每类问卷共发放55份,共发放问卷55×4=220份,因为在发放问卷之前,笔者对样本群体很好地进行了关于完成问卷对完成本论文的重要的诠释,因而,对样本的把握很好,最后顺利回收绝大部分问卷,去除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1%。

四、实证分析

(一)量表信度与效度

研究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来对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评价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7654,感知相似性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00,服务密集度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40。以上信度的α系数都在0.6以上,说明本研究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另外,根据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得出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评价量表测量项目的KMO值为0.500,解释方差百分比为81.271%;感知相似性量表测量项目的KMO值为0.616,解释方差百分比为63.682%;服务密集度量表测量项目的KMO值为0.500,解释方差百分比为84.330%。以上量表测量项目P值显著为0,各因子载荷均大于0.5。以上数据表明,量表的测量是有效的。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主要对本研究所涉及的各个变量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了解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包括变量的最高值、最低值、变量均值、方差等,从而为后面的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做好铺垫。

表4 母品牌和延伸产品熟悉度数据统计

表5 延伸产品感知相似度的描述性统计

表6 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的描述性统计

表7 延伸评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表4的结果可以发现,在预测试中,所选母品牌和延伸产品的熟悉度均大于4,符合所选品牌和产品具有较高熟悉度的要求。表5和表6结果发现,冷冻食品属于高感知相似度和低服务密集度的延伸产品;主题公园属于高感知相似度和高延伸服务密集度的产品;营养饼干属于低感知相似度和低服务密集度的延伸产品;照片冲洗属于低感知相似度和高服务密集度的延伸产品。再次证明,预测试中消费者所选延伸产品基本上是可信的。表7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四种延伸产品的评价都很高,这可能说明被试者对麦当劳公司即将推出这四种新产品充满期待。

(三)假设检验

本研究采用SPSS11.5分析软件,对假设提出的问题进行检验。对于假设1,采用相关分析的结果如表8所示,服务密集度与延伸评价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26,p值在0.01显著水平下为0,假设H1成立。

表8 服务密集度和延伸评价的相关关系

对于假设2,比较消费者对高服务密集度延伸产品和低服务密集度延伸产品两种态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可以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进行检验。从表9可以看出,低服务密集度延伸产品(冷冻食品和营养饼干)的延伸评价均值为4.985,高服务密集度延伸产品(照片冲洗和主题公园)的延伸评价均值为4.395,F值为27.597,显著性水平为0.000,因此,假设2得到证明。这一结论也验证了Jing Lei,Roger Pruppers等人这一结论的跨文化适应性。

表9 不同服务密集度延伸评价的方差分析结果

对于假设3,考虑相似性水平在消费者评价不同服务密集度的延伸时的调节作用,分析延伸相似性水平和服务密集度对延伸评价是否存在交互影响的可能。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不同相似性水平下服务密集度高低对延伸评价的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Dependent Variable:延伸评价均值

表10中分析结果,相似度组一栏中,1代表的是高相似性水平组,2代表的是低相似性水平组。在密集度组这一栏中,1代表是低密集度组,2代表的是高密集度组。从两组均值对比,可以看出,在高相似性水平的延伸情况下,延伸产品的服务密集度越低,则延伸评价值越高(5.1500),延伸产品的服务密集度越高,则延伸评价值越低(4.4100)。在低相似性水平的延伸情况下,当延伸产品的服务密集度越低,延伸评价值越高(4.8200);当延伸产品的服务密集度越高时,延伸评价值越低(4.3800)。此结果说明,无论延伸产品与原产品的相似性水平如何,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越低,消费者的延伸评价就越好,反之,延伸产品的服务密集度越高,消费者的延伸评价就越差。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高相似性延伸还是低相似性延伸,服务密集度的高低和消费者延伸评价均呈反向变化关系,这进一步证明了假设1的成立。

表11 不同相似性水平下服务密集度高低对延伸评价的影响的方差分析Dependent Variable:延伸评价均值

通过表11的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服务密集度高低对延伸评价的主效应显著(F=27.932,P=.000),但延伸相似性水平对延伸产品评价的影响不显著(0.108〉0.050),并且延伸相似性水平高低和服务密集度高低的交互效应也不显著(0.181〉0.050)。因此,延伸相似性对不同服务密集度延伸评价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假设3不成立。

五、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是在中国市场环境下研究服务密集度对消费者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以真实品牌麦当劳为例,采用虚拟延伸的方式,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证实了延伸产品服务密集度的高低与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评价存在反向关系,即延伸产品的服务密集度越低,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评价就会越积极,反之,就会越消极。其次,研究还证明了消费者对高服务密集度延伸产品和低服务密集度延伸产品的态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当延伸产品所包含的服务成分高于原产品时,消费者就会感觉难以判断延伸产品质量,从而会产生较差的评价;反之,当延伸产品包含的服务成分少于原产品时,消费者能更好判断延伸产品的质量,从而产生较为积极的评价。最后,研究还证实了延伸相似性对不同服务密集度的延伸评价起着调节作用,并和服务密集度对延伸评价产生交互影响,但交互效应并不显著。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Jing Lei&Roger Pruppers的研究,对研究模型和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整,进一步验证了他们研究结论的合理性和跨文化适应性。

(二)研究不足及建议

目前国内外有关品牌延伸评价的研究主要以真实的延伸产品为主,而本研究以真实品牌的虚拟延伸产品为研究对象,为相关企业开发新的可能产品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首先,企业在进行不同服务密集程度的品牌延伸时,要把握好“度”。其次,针对不同服务密集度偏好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品牌延伸策略,实行差异化营销。再者,品牌延伸成功的关键是要树立强大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建立强势品牌。最后,要注意成功的品牌延伸可以使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交相辉映,相互促进。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本研究选取的母品牌仅局限于麦当劳快餐食品,快速食品是否在整个行业里面具有代表性值得怀疑。而且本研究采用的这些延伸产品在市场上暂时还不存在,那么对这些不存在的产品的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研究结论的适用性也存在很大的疑问,后续的研究可以尝试选用其他领域和行业的消费品进行研究,例如房地产、证券、银行业等大宗产品和电子产品等。其次,本研究样本仅限于在校学生和部分教师,样本可能不具有代表性,无法代表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因此,后续的研究可以考虑将样本扩展至大学校园以外。最后,在某些变量维度的划分上,也存在着不合理的作法。例如,本研究对服务密集度划分为高服务密集度和低服务密集度两种维度,可能还存在同等密集度这种情形,因此在研究结果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1]TauberE.M.BrandFranchiseExtension:NewProduct Benefit from Existing Brand Name[J].Business Horizons, 1981,24(2):36-41.

[2]Aaker David A.,Kevin Lane Keller.Consumer Evaluations of Brand Extens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0,54(1): 27-41.

[3]Jing Lei,Roger Pruppers.Service Intensiveness and Brand Extension Evaluations[J].Marketing Periodical,2004,6(3): 243-255.

[4]薛可,余明阳.品牌延伸:资产价值转移与理论模型创建[J].南开管理评论,2003(3):54-60.

[5]唐建生,王宝茹,郑春东.母品牌与延伸产品个性一致性对延伸评价的影响[J].上海管理科学,2014,36(3):17-21.

责任编校 秋晨

版权声明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以及其他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上述各项权利的报酬已包含于稿酬之中。如有特殊要求,请来稿时说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F713

A

2095-0683(2017)01-0062-09

2016-12-08

张敏(1983-),男,湖北武汉人,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密集度相似性消费者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某大口径火炮系列杀爆弹地面密集度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武器弹药密集度试验分组的蒙特卡洛模拟研究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知识付费消费者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累积海冰密集度及其在认识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