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的深入思考

2017-04-17 12:35胡金强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数学

胡金强

摘 要: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教师得把握教学出发基点: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和谐,持续,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思考数学课程特征,还要抓住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探索有效策略,引发学生学习欲望,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数学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与实施背景下教师追求的基本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对于学生逻辑思维与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并巧妙组织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正确理解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

改革以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主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现状,创新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数学教师应首先重视的重要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在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使学生去想数学“去理解数学,才能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数学人才,才能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

二、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积极开展层次教学

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有层次的,为了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大组,第一组是优等生,即师傅组,其余学生是第二组,即为徒弟组,要求师徒一一对应学习。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分组学习,由师傅带动徒弟。同时,教师要控制好教学进度,把握教学难度,看看哪组师徒合作最好、进步最大,由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还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A组是优等生,B组是中等生,C组是学困生,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小组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一”时,要求C组学生掌握定理一的内容及证明思路,会运用定理一进行简单的证明运算;要求B组学生在掌握C组能力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定理一”和“例1”进行简单的比例式和等积式证明;要求A组学生在掌握C组和B组能力的基础上,能自主分析证明“判定定理一”,并要求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强调自主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教学过程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因此杜绝了学生因为听不懂例题而厌倦学习的现象。

三、兴趣为引,主动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總是平铺直叙,呆板的板书辅助,会给学生人枯燥无味之感,提不起学习兴趣,课堂陷入僵硬、沉闷之境。因此,怎样让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充满趣味,使课堂多些活力,少点沉闷,多些乐趣,少点呆板,让学生心情愉悦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由实际出发,以学生兴趣为引导,选取充满情趣、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营造趣味无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

首先,几何画板诱学。如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课前借助几何画板构造出由若干五彩斑斓的小方格组合成的“勾股树”,课堂上生动演示奇趣无穷的、左右摆动的“勾股树”动画。这样,教学导入方式更有新意,更具趣味,给课题增添色彩与情趣,快速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萌发探索欲望,带着愉悦的心情积极而主动的进入投入学习$开启知识之旅。

其次,故事激发趣味。如分析类比思想时,引入“鲁班造锯”的故事;做数学习题时,引出“数学家的遗嘱”等趣味数学故事。这样,符合初中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可唤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探求欲望,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兴致勃勃的投入学习。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发掘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脍炙人口、富有趣味的数学史、数学故事,巧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吸引力与学习情趣,让学生获取有趣的数学知识,也提高数学能力。另外,游戏中体会数学乐趣。如转盘“转出”概率的应用;数学谜语游戏巩固数学概念与名称;学习“相似三角形”时,带领学生一起玩玩“拼图游戏”,深化理解。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喜欢游戏,爱玩好动的需求,也让学生玩乐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也强化数学思维。

四、通过“实践学习”,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生活的经验有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数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所持的一种教育理念。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给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用数学提供一个机会,搭建一座平台,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有计划有组织地开设数学活动课,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和探索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体验乐趣,培养能力,真正让学生变“学数学”为“用数学”。比如,让学生亲自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任选一条街道的某一段,观察道路两侧还有多少路灯尚未安装?查阅资料,算一只路灯每年要用多少电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你的看法和建议。如果我们学校需要建造一个新的操场,至少需要多大面积?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哪些数据?你准备如何收集这些数据等,这就能很好地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

总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生为本,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设计符合他们认知的教学环节与活动,进而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孙杰远.初中数学课程理念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梁立士.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辽宁教育,2009(3):89.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初中数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