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诗歌教学初探

2017-04-17 16:08李开翠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意象诗人

李开翠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新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选编了大量的现代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共选编了 12首现代诗歌,九年级下册6首现代诗歌,可见现代诗歌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或许现代诗歌让学生难学缺乏兴趣,使用修辞种类多,理解起来费劲,读了之后也不知所云,加之不少老师对诗歌探究有限,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很难做到通过诗歌教学来有效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积极探究现代诗歌教学模式,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代诗歌教学部分让学生学有所得,实实在在受到高尚情操与文学素养的熏陶,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个体的独特的鉴赏经验,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那么,如何适应新教材的变革,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事现代诗歌教学呢? 下面我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现代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诵读,整体感知

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诗歌特别适合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去读。 诵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准字音是诵读的前提,其次是读准节奏和处理重音,最后是读出语气。诵读也因诗体,诗歌的内容,诗歌表达的感情的不同,读的方法也不同。如光未然的《黄河颂》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所以指导学生诵读时应注意这首诗是自由体的新诗。要体会作者寄托在诗中的感情,就一定要处理好节奏与重音。节奏的缓急和语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都是由诗歌表达的情感所决定。一是根据情感的需要确定语速。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出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所以《黄河颂》就应读得快一些。二是要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及音长音短,一般来说,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重读。

二、感受意象,品味语言

诗歌与其他的文学性文体不同,它蕴涵着文字之外的深意,文字的符号下附载着意象,暗含着哲理,流动着音韵,跃动着情趣。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是用形象来思维,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的。这一创作规律决定了学习和欣赏诗歌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诗道贵在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以读促品,指导学生捕捉意象,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这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诗歌的情感,而情感是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的。意象就诗歌中是饱含诗人感情,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席慕容的《乡愁》中,“笛”、“月亮”、“挥手”等意象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没有年轮的树”则形象的抒发了诗人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之情。又譬如《星星变奏曲》,其中最主要的的意象就是“星星”,一般来讲“星星”象征了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而在这首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亮的微弱光明,借此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的追求的理想。另外用“夜、冰雪”等意象用来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整首诗诗意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如果学生能捕捉到意象,自然也就领会了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探讨“星星”的意义,也就是探讨了诗歌的主题,教学难点会迎刃而解。

三、分析比较,领悟诗意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但一些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因此诗歌的教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新旧的迁移,通过比较分析来提高诗歌学习的效果呢。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是不是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思乡的古诗,如李白的《静夜思》、崔颢的《黄鹤楼》,然后体会诗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在学生熟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再比较本首诗和前边的诗的不同之处,《乡愁》还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渴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这样是不是收到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效果呢。又如教学《雨说》是不是可以联系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描写春雨的语句,通过分析比较来增强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广度和深度。

比较分析,领悟诗意也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教诗歌和学生学诗歌,并非是就诗论诗,这样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我们学了诗歌后,在师生的共同协作下,要对不同的诗歌及其作者意图作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比如说从结构上作比较、从作者的写作风格上作比较、体会出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感情寄托。这样,才能使学生脱离现有的诗歌,去体会赏析另外的诗歌。通过比较分析,能使学生增进认识,使他们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仿写练习,学以致用

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读写联系,学用结合。通过阅读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深化阅读,现代诗歌教学同样也符合这个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如学习《金色花》和《纸船》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表达对父母的爱。有的写到:“母亲,您对儿子的爱,就像一本没有页码的大书,永远也读不完。”有的写到:“母亲,香喷喷的饭菜吃在我口,剩菜剩饭被你吃下;美丽的新衣穿在我身,多年的旧衣你独自‘享受。”有的学生是边读边流泪。也许学生此时的创作还很稚嫩,但就是这一次次真情的释放,培养了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这正是语文人文性的很好的体现。

五、课外拓展,實践提高

在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和文章主题相关联的问题、活动等来对文章进行主题延伸,也可以寻找一些和所学文章主题相近的文章对比分析,以加深学生对相同主题文章的把握。比如学习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戴望舒另外一首《狱中题壁》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找一些其他作者写的相关的主题的诗歌,引导学生自己谈感受,对比着进行分析理解。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扩大阅读视野,还可以加深对此类主题作品的理解,锻炼分析能力,丰富学生的个体体验,学习效果会好很多。另外也可以通过学习歌词来学习诗歌,方文山的歌词写的特别好,学生很喜欢。“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歌词欣赏中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也可以模仿着写。还可以采取诗歌研讨活动:如冰心的《纸船》,船──舟是古今中外诗人笔下永远的意象,课外搜集有关写船(舟)的诗歌作品,共同探讨舟的文化意义。这样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欣赏新诗,从中积累、感悟和体验,必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总之,现代诗歌的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力于诵读、背诵,少做无为的分析,指导学生重在品味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意象、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开创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益。除了在观念、方法与思维方式上要有新的追求与突破外,还应努力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文学修养和语言修养。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意象诗人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
“玉人”意象蠡测
现代诗歌教学新探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