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资源融合 拓宽英语课堂的宽度

2017-04-17 14:49熊妮娜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英语教学教材

熊妮娜

关于理想课堂的构建,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蕴涵活力的课程教学资源是理想课堂的构建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那么,在基于新理念的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哪些元素可以纳入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视界?英语教师又应如何启动资源创生的实践行为?对此,笔者试图点明三大理念视界、剖析五条实践策略,来诠释自己“促进多维资源的无缝融合、构建英语教学的理想课堂”为观点核心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探索性思考!

一、精用“教材”资源,营构英语教学的“效”度空间

伴随着教学思考的日趋理性,怎样精用教材资源,才能实现其价值功能的最优化,进而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呢?

1.研读“文本结构”,回归英语教学的“文本性”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各地出版和发行了适合本地区的小学英语教材。同时,不少出版社还引进或改编了国外的小学英语教材,以逐渐完善编写的小学英语教材。但是,无论何种版本的教材,其编写均有一个亮点引人注目,那便是突出了英语教学的文本性。

PEP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话题,课时的分配呈开放式,内容的选择呈多纬度。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有的放矢,让文本创新出更多的文本。例如,在教学PEP第一册Animals这一单元时,考虑到这是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学生又比较喜欢表演和合作,于是就设计了故事教学“Rabbit& Tortoise”,把整册书中的重点句型串联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表演故事。

2.变换“呈现方式”,增强英语教学的“自主性”

每套教材的编写都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都融入了编写者的思想和意图。应该说新教材的编写体例给英语教学理想课堂的最终构建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行为支点。然而,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起点、学校地域的不同现状,教材的呈现方式应在课堂现场灵动变换,真正把教材内容转化成自主探究的學习资源。

笔者在使用英语教材时,发现教材对于英语能力较强的孩子来说词汇量偏少,句型安排不太系统。笔者就融合其他教材的一些特点,加入了一些学生喜欢的词汇和小诗。教材中有些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学起来吃不透,为了让教材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笔者经常删换课文中的一些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的情境,这样,学生学起来更容易些。

二、提炼“生活”资源,扩张英语教学的“信”度空间

在使用PEP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课本中的不少抽象性、陈述性的知识都只是用简单的一两个句子一带而过。倘若教师对这些知识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对此只能是机械地记忆,达不到体验理解,更不要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要把目光仅仅停留在作为事实和结论的知识上,而是深入地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生活资源,并把它们与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所以说,“生活”资源也是英语教学赖以依托的重要资源。

1.重现“生活场景”,突出英语教学的“现实性”

在课堂教学的适当时机,巧妙介入“生活场景”,能有效地缩短学生主体与知识客体之间的原有距离,促进学生主体对知识客体的认知建构和情感接纳,同时也能侧面闪现英语学习的现实意味。需要注意的是,进入课堂的“生活场景”必须紧扣知识属性,据此展开的教学活动也必须围绕英语本质,保证在“生活化对话”中突出“英语化思考”。

采取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能激发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结合四个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和谈一谈自己和他人的旅行计划,紧密结合生活交际, 锻炼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2.激活“生活经验”,彰显英语教学的“体验性”

在学习颜色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并制作自己的班旗,涂上颜色,最后选出最受欢迎的设计作为本班班旗;学习房间名称时,可以先让学生查阅各个时期、各个年代、各个国家的房屋构造,做一名房屋设计师,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效果图,并用英语介绍自己的设计;学习There be…句型时,可以让学生设计和装饰理想中的教室,可以是怪异的形状,可以是超前的设计;学习表示健康的用语后,可以让学生设计几幅健康宣传画,并为每幅画写一句精炼的宣传语,评选出几句最佳宣传语贴在校内或者社区里。

在这些活动中,最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开了扩视野的那扇“窗”活动中,营造了学习体验的氛围,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引发了体验欲望,求知的本能带领着他们学习、思考,实践丰富了个体。

三、接纳“文化”资源,累积英语教学的“厚”度空间

多少年来,英语课堂一直都是“单词”、“语法”、“音标”的代名词。这种现象的逐步形成,与传统的英语教学一味注重知识传递、技能训练,而无情漠视“英语”依托的丰厚社会背景、“英语”蕴涵的鲜活文化背景以及“英语”与人类社会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是分不开的。因此,新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应努力挖掘关联英语知识的厚重文化资源,实现英语教学“科学求真”与“人文熏陶”的视界融合。

1.链接“社会文化”,浓郁英语教学的“时代性”

笔者认为,作为立足新理念精神、依附新时期背景的英语教学,理应带着博大包容的人文姿态,去全心眷注时代特质下的社会现实,并精心选择那些蕴涵英语意义、富有思辨价值的社会现象以恰如其分的合理方式呈现于课堂现场,以便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英语知识、适度透析社会现实,从中既增长知识、锤炼思维,还能感悟英语的文化内涵,体味现象的社会根源。随着“超级女声”的热播,节目中一个叫“PK”的环节使“PK”这个词家喻户晓了。在英语课堂上,当笔者宣布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赛时,学生们就纷纷大叫“PK啦!PK啦!”。显然,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了PK这一词,在这里,“PK”具有了社会生命。而这些显形和隐性教学目标的协同达成,均应该归功于教师独具慧眼的资源创生。

这些丰富纷呈的课程资源,或能营构英语教学的“效”度空间,或能扩张英语教学的“信”度空间,或能累积英语教学的“厚”度空间,或能拓展英语教学的“深”度空间,最终必将合力构建英语教学的理想课堂!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英语教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编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