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7-04-17 14:54张世忠鲁卓慧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强化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张世忠?鲁卓慧

摘 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对人才质量的新的要求,核心素养是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必然条件,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重视的是学生的生存质量,本文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取向来探讨下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强化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改革对人才质量标准的重新定位,目前我国在核心素养研究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核心素养内涵还没有精准定位,而国外对这块的研究比较丰富。英国继续教育联盟是最早进行核心素养课程设计的组织,曾列出一百多个关键能力;澳大利亚梅耶委员会在1992年的时候就致力于研究核心素养,在内涵、构成、评价准则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并提出了七大核心素养分支;到了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该项目研制的核心素养为世界各国建立本土化核心素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模型;2006年,欧洲联盟采用了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提出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欧盟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八大核心素养。从国外核心素养研究成果能够发现,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三方面:第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学生经过教育培养后要拥有怎样的素养和能力,成为怎样的人才;第二,核心素养的内容是包含多方面的,比如解决问题、人际交往、信息处理等素养;第三,核心素养通过思想基础、具体内容、呈现方式三位整合的方式呈现,侧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及生存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总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获得全面提升,提高社会生存力的素质,养成终身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2.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教育能够培养人才,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带来教育改革,所以课程改革符合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国际教育核心素养重点关注创新素养、科学技术素养等内容,这也体现了科技进步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的遴选都会涉及到这方面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等内容,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些素养都是关于学生自我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核心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只有地基稳固才能决定楼房的高度和坚韧度。国际上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让学生拥有社会生存必备的能力之外,还涉及到了职业发展、生活规划、解决冲突等学生个人品质与素养的内容,让学生今后能够更加和谐的融入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质

1.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教育不能将学生养成书呆子,只知道死读书在当前社会是不利于发展的,所以要將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要让学生练就良好的体魄,才能更好的进入学习。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也能够学习到合作、团结、竞争、坚韧等良好的品质。比如校园足球,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与体育精神与竞争意识。除了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外,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运动结束后会自己整理器材、收拾东西,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习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在今后步入社会后更加独立,自力更生,不会过分依赖父母,运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团结向上的精神。

2.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阶段性的,学生在今后的人生要不断超越自己就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终生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学习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任务,教师与家长的要求下不得不完成学习,学生就是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教育的状态。学校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要加强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敢提问,勤于问为什么。比如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要急着把知识结论和盘托出,要先让学生展开疑问,然后根据学生的疑问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解决疑问。还可以多用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用小组学习模式、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让学生能够对课堂教学产生新鲜感,保持高度的兴趣度。

3.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人是生活在社会下,学生最终是要买入更高的学校,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人要在社会中更好的发展和生存,就要适应社会,要了解社会,学会共处与改变,当在社会中遇到各种问题都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甚至能够利用自己的能力与创造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课程改革要注重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要让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别人,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学会怎么与人沟通交流。目前很多学生都是独身子女,这些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现象,这就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情绪,加强团队意识,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比如可以设置1+X的课程,采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既落实了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有超于教材,将当前知识点与其他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和自主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除了在课程事实上,要体现教师的专业领域的整合以外,还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以外,会主动思考,自己领会新的知识,拓展思维,学生要敢于探索,勤于问为什么,而不是对现有的知识结论死记硬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悟性都不一样,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启迪.高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6,(06).

[2]王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设想[J].人才资源开发,2016,(09).

[3]朱全中.以核心素养引领学校课程改革——以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10).

[4]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09).

作者简介:张世忠(1977-12),性别:男,籍贯:河北衡水人,民 族:汉,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教育硕士,研究方向:班主任工作与生命化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鲁卓慧(1977-12),性别:女,籍贯:天津人,民 族:汉 ,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班主任工作与生命化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猜你喜欢
强化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